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中胜 《当代贵州》2022,(51):64-65
<正>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积极复制推广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做法,协助黔西南州打造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等5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2.
谌思宇 《当代贵州》2022,(25):21-22
<正>贵州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广袤田畴间,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生产实现加速度,产品销售进入快车道,农村发展装上了“智慧眼”,乡村振兴有了“智慧心”,一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相似文献   

3.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4.
普安县江西坡镇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小组“微治理”,通过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推行“微教育”、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引领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一、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村民小组延伸,形成了“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包括以村民小组、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为核心的“微组织”,以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微服务”,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或“道德大讲堂”等载体推行“微教育”,推行诚信村民管理办法实行“微管理”,以群众监督为主体强化“微监督”。  相似文献   

5.
谭远磊 《学习月刊》2022,(10):14-15
<正>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检察机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优势,依法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湖北省咸丰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服务中心工作为导向,以公益诉讼为重要抓手,用好“心”功夫,搭起公益诉讼“连心桥”,全力服务全县乡村振兴大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民和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以“五个突出”为抓手,着力构建“党建示范带动、党群同心联动、产业升级推动”的工作格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突出“政治自觉”,压实乡村振兴“责任链”。坚决扛牢乡村振兴县、乡、村三级书记主体责任,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书记项目”“常委项目”和“一把手工程”,县委常委会及时专题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青团》2024,(5):35-36
<正>团张家界市慈利县委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深挖青年“智慧”、动员青春“力量”,通过选定站点、协议共建、健全机制,以培育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探索打造了“校地合作·青春建功”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衔接校园与田园探索打造“校地合作”发展模式校地共商选定站点。2021年7月,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团县委主动对接、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8.
向淳 《当代贵州》2023,(20):46-47
<正>“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贵州鸡蛋连续多年在大湾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2022年全省牛羊产业带动农户82.5万户、户均增收2.3万元;2022年镇宁自治县蜂糖李产业总产值达26.1亿元、带动上万户群众走上致富路……“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迁西县委组织部在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持续激活思想、组织、产业、载体、先锋等五个要素,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湖南省委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做出了具体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相似文献   

11.
张宇堃  吴昊 《新长征》2022,(8):48-49
<正>白山市浑江区委聚焦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在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工作中,探索推行“四轮驱动”机制,着力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高位推动,压实创建责任。严格落实“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要求,设定村党组织“保三争四”的创建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厚植家国情怀,心系“三农”大局,注重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的经验解析和总结推广,共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探索出“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乡村振兴经验,具有典型意义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于家务回族乡地处通州区南部,是民族之乡、生态之乡、文化之乡,也是新兴的种业之乡。乡党委持续抓好“种业”这个一产中的“高精尖”,扎实推进现代种业振兴发展,以“小种子”绘就乡村振兴“芯”画卷,着力将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农业产业板块的发展样板。  相似文献   

14.
刘跃  王永懿 《当代贵州》2022,(29):36-37
<正>晨雾,在茶山间缓缓流淌;鸟鸣,从村落中阵阵传来。沿着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蜿蜒而下,不经意间,一块纪念石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一人高的石头上刻着“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12个大字。这里,是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纪念石所在处便是当地布依族同胞心中的茶源圣地——茶神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青团》2024,(5):24-25
<正>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清华大学于全国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项目。基于站点网络,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思政育人、实践育人载体平台,建立了“思政育人引领、实体站点切入、课程体系构建、全员资源汇聚、全过程贯通培养、全方位平台支撑”的思政育人与培养机制。“乡村振兴工作站”公益实践项目通过改造乡村中闲置、废弃的房屋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站点,满足师生扎根乡村开展长期驻点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正在贵州大地上生动演绎。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邹雪 《当代贵州》2024,(19):66-67
<正>“文化+旅居”是乡村生活的新气象,必将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有着厚重农耕文明的村庄,吸引着背包客纷至沓来,或长租数月或短憩数天。乡村旅游悄然变为乡村旅居,这是乡村旅游在新时代的升级版,是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旅游的融合版,是慢生活、慢旅游的乡愁版。“文化+旅居”是乡村生活的新气象,必将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绿色,是生命的原色,发展的底色,希望的成色。黔西南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乡村振兴工作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起来,在村容村貌塑造、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质、人居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静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的路径和方式,不断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涌现出义龙新区楼纳村、兴仁市鲤鱼村、普安县联盟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树乡风文明,如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通道,在破与立之间,既扮美了乡村,又畅通了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长期以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杨柳湾镇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厚植乡村人才成长土壤,积极引导人才奔向乡村一线,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一、党建引领,压实人才振兴“责任链”明晰责任、压实责任、严考责任是确保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人才振兴工作也不例外。一是坚持党管人才。杨柳湾镇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一名党委成员主管人才工作,构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