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以部镇联动改革整镇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为契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全县推动乡村振兴蹚开了路子、做出了示范。秋阳高照,走进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木坪村、关怀村,美景如画。道路沿线、建筑物围墙、农家小院、文化广场,一幅幅传递正能量的乡村文化墙绘成为美丽乡村的新风景。沿安坡村、木坪村、五七村一路前行,公路两旁种满竹子、红豆杉、桂花树等,绿色篱笆随处可见,山乡绿色生态长廊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建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响应建阳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号召,以联社党委为中心,融入业务抓党建,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四大保障、四项工程、三种机制"构建助推美丽乡村党建模式,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一、精心构建四大保障,引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靠先进思想统领发展。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阳联社党委要求全体员工要牢牢树立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宗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金融职业道德观,大力弘扬"信用为  相似文献   

3.
《江淮》2012,(9):1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方向,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努力将我省广大乡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政府主  相似文献   

4.
吕培亮 《当代贵州》2022,(52):48-49
<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乡村内涵式发展路子,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激活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围绕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积极推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相似文献   

5.
正连日来,沿河自治县出动全县5000余名帮扶干部,聚焦主攻方向,发挥职能优势,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全面打响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一是送"年货"表心意伴真情。在土地坳镇马场坝村,县委组织部帮扶干部杨进了解到包保户鲁加河家在外务工  相似文献   

6.
吕捷 《理论导报》2023,(1):37-38
<正>在近期召开的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始终贯穿其中。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7.
梁健 《当代贵州》2022,(Z5):38-3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当前,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8.
王振青 《江淮》2012,(9):38-39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基石。颍上县陈桥镇三王村推进美好农村建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08年,三王村被评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发展农村经济,为美好乡村"造血"。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树立品牌意识;发展订单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2009年,三王村同与隆平高科合作的颍上县利民专业合  相似文献   

9.
正我叫万志靖,是沿河自治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2018年7月,我主动申请到板场镇大坨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又被调整到土地坳镇五四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组长。驻村以来,我通过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生活、住房、教育、医疗等情况,并逐一建立台账,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在五四  相似文献   

10.
<正>黔西南州以实施7个省级、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为抓手,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围绕“三个着力”、汇聚“三方力量”、实施“六项行动”,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产业更兴旺、乡村更宜居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强村富民     
孙蕙 《当代贵州》2024,(10):20-21
<正>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2023年,贵州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挥好“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强村富民。政策加持、干群团结、组织给力。放眼黔贵大地,产业兴旺获丰收、村集体喜算收入账、群众入股有分红、干群更有获得感。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乡村环境美起来、群众荷包鼓起来、幸福生活甜起来。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画卷正铺展开来。  相似文献   

12.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4,(16):50-52
<正>近年来,遵义市紧扣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要素,出台了《关于创建“五强组织”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组织功能强、人才队伍强、集体经济强、治理能力强、要素保障强的“五强组织”创建,积极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时代路径,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石家庄市深泽县围绕“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深泽全域乡村振兴发展布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初步探索出一条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具有深泽特色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正平塘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精准发力,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生态良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平塘县委、县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抓特抓的重要工作。自2017年12月16日印发《"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  相似文献   

15.
<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通过延伸乡村产业链条、聚焦绿色生态农业、推进科技创新赋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要支持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16.
<正>春日暖阳里,笔者走进铜梁区的乡村,这里草长莺飞、万物并秀,处处是一派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景象。近年来,铜梁区牢牢把握“三农”工作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稳住农业基本盘,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把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基层组织、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发力,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书写乡村振兴崭新答卷,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正>绿色,是生命的原色,发展的底色,希望的成色。黔西南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乡村振兴工作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起来,在村容村貌塑造、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质、人居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静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的路径和方式,不断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涌现出义龙新区楼纳村、兴仁市鲤鱼村、普安县联盟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树乡风文明,如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通道,在破与立之间,既扮美了乡村,又畅通了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嘉祥县委、政府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愿景,持续新旧动能转换,激发了新动能,创立了新业态,培育了新主体,进一步加快了乡村旅游业向全域的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新景     
<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贵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个方面,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人,过去已经习惯了散漫的生活,煤渣乱倒,垃圾乱扔也没有谁觉得不妥,要建设"靓丽"新村,一切习惯都要改,要规范,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慢慢养成好习惯。贵州省将重点落实乡村"绿化、净化、硬化、亮化、气化、文化、便民化、安全化、数据化、产业化"十化要求,推进全省形成点线面、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标准;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建制村通畅率、建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