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瑶 《当代贵州》2023,(18):12-13
<正>贵州始终秉承保护长江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职责与使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作取得突出实效,交出了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亮眼答卷。以绿作笔,山河添彩。行走黔贵大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清澈的流水,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一组组数据印证着贵州“行路青山外,游走绿水间”已从愿景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强村富民     
孙蕙 《当代贵州》2024,(10):20-21
<正>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2023年,贵州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挥好“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强村富民。政策加持、干群团结、组织给力。放眼黔贵大地,产业兴旺获丰收、村集体喜算收入账、群众入股有分红、干群更有获得感。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乡村环境美起来、群众荷包鼓起来、幸福生活甜起来。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画卷正铺展开来。  相似文献   

3.
隆太良 《当代党员》2022,(Z1):114-115
<正>季春时节,万物葱茏。红黄绿,这些大自然中的浓烈色彩,伴随春耕春播的开展,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广阔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画卷背后,是石柱聚焦“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全力打好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动能提升、绿色转型主动仗,打造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塑造“两群”绿色协同发展新典范,创建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板,树立成渝地区康养经济新标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科学谋划。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贵州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当代贵州杂志社、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在贵州代表团驻地北京国谊宾馆,推出"多彩贵州·美丽乡村"摄影展,通过30余幅精美图片展示了全省九市州和贵安新区的生态美、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碧水涟涟、青山隐隐、红墙碧瓦、山环水绕……黔贵大地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得到了参会代表、  相似文献   

5.
<正>牢记殷殷嘱托,贵州儿女奋勇“黔”行,谱写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感受花茂村的欢声笑语,徜徉化屋江畔的青山绿水,体验金元社区的智慧生活……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让我们一起“一”小见大看贵州!百姓富生态美,黔山贵水绘新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调研,给各族干部群众送来美好祝福和党中央的关怀慰问,为贵州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尚志市是以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赵尚志、赵一曼在这里血洒大地,红色经典名著《暴风骤雨》在这里应时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暴风骤雨》原型地的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樊凌伊  刘娟 《当代贵州》2022,(38):54-55
<正>贵阳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定不移抓产业、抓粮食、抓巩固、抓“五治”、抓创新,广大农户重农务农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充分释放,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青麦今渐黄,稻穗卷起千层浪。秋收时节,黔贵大地,粮丰农稳;广袤田野,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城里人愿意到乡村来、本地人愿意留在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论,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坚持绿色转型发展,走生态振兴道路,激活“人、地、钱”资源要素,绘就了乡村振兴的醉美画卷。岳石洪村位于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东南部,座落在“三楚第一山”东方山脚下,全村12个自然湾,820余人,四面环山,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8%。该村铜铁矿资源丰富,最早采矿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岳石洪村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矿山经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使命的"绿色战役"正在黔中大地全面展开。一场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使命的"绿色战役"正在黔中大地全面展开。这一年,贵安新区的山更青,水更净,乡村更美,生态城市效应更凸显,"开门见青山,推窗见绿水"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从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24,(1):42-43
<正>“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考察时,同当地群众亲切交流。妙峰山镇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总书记的关切转化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动力,统筹推进灾后高质量重建和乡村振兴,全面共绘美好妙峰新画卷。  相似文献   

11.
<正>梦想的种子正在希望的田野里发芽。这幅乡村“蝶变”的画卷徐徐在我的眼前展开。晨曦亲吻着大地,那本是一张千百年因贫困起皱的苦脸。直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打赢了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稻花香里说丰年,从此乡亲们的笑声常常回荡在青山之间。这幅画卷上,能嗅到归燕衔泥的芬芳,金融服务赋能革命老区年年花胜去年红,返乡创业青年与时代机遇握手,品牌产业化留住了乡愁。依托专业播撒乡村振兴“金种子”  相似文献   

12.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22-23
<正>广东民营企业响应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号召,在粤黔两地工商联、乡村振兴局的动员引导下,在贵州投资办厂、采购销售农特产品、吸纳劳动力就业、捐资助学等,跨省域深度参与贵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向淳  周婷 《当代贵州》2023,(Z3):36-37
<正>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号角声中,黔贵大地广袤乡村活力奔涌,一派好“丰”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强化产业振兴助农增收,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14.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8-19
<正>贵州借鉴广东“四小园”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庭院方寸地变成增收聚宝盆,农村“小花园”成为旅游打卡点,“四小园”的土特产卖到大湾区。2023年以来,粤黔两省以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为目标,复制广东省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成功经验,开展“我在贵州有个园”认捐认建活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庭院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共绘“和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画卷。  相似文献   

15.
正普定创新"一村一公司",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农村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举目千山绿,黔贵大地正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安顺市普定县创新"一村一公司"模式,整合资金1.72亿元,对全县每村(居)投入100万成立产业公司,按照县级总公司指导、乡级分公司把关、村级子公司经营的方式,做大产业扶贫"蛋糕",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  相似文献   

16.
曾媛 《当代党员》2022,(14):16-18
<正>初夏时节,大足区万古镇升斗村的一片水田旁人头攒动,伴随着“嗡嗡”的声响,一架装满肥料的无人机在操作员的操作下起飞,盘旋在水田上空,播撒化肥。短短几分钟时间,无人机5次起飞、降落,顺利完成播撒任务。这样的场景只是重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巴渝大地,一幅美丽富饶、文明和谐、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一条条乡村道路平整畅通,  相似文献   

17.
王瑶 《当代贵州》2023,(29):24-25
<正>坚决向污染宣战,我省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黔贵大地,青山环抱,绿水逶迤。2022年初,国发[2022] 2号文件出台,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我省抢抓机遇,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维护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18.
<正>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通过探索和实践,部镇联动改革试点成效显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收入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生态小镇缓缓走来。青山如屏、稻香弥漫、村容整洁。初秋的土地坳镇,宛如一幅绚丽迷人的丹青画卷。沿G326国道经安坡、木坪、五七村公路沿线,遍植竹子、红豆杉、桂花等树苗1万多棵,绿色篱笆形成了山乡绿色生态长廊。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贵州省分公司融入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借助邮政网络渠道和物流优势积极开展“黔货出山精准扶贫”工作. “小黄姜不愁卖了!” “赤水冬笋出山啦!” “梵净山金香橘进城了!” 2016年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贵州省分公司融入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借助邮政网络渠道和物流优势,积极开展“黔货出山精准扶贫”工作,一股扶贫绿色力量犹如星星之火,在黔中大地蔓延.  相似文献   

20.
韦倩  胡家林 《当代贵州》2022,(Z2):74-75
<正>贵州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锚定基本民生这颗“定盘星”,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前景正在黔贵大地徐徐铺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