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盟军援助中国抗战的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共产党的全部正规军总计127万,其中不少部队武器依旧是土制枪支和大刀长矛;即使属于正规军的主力部队,轻武器十分简陋,重武器严重匮乏。而且,共产党没有一艘军舰和一架战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解放战争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抵抗了历史没有"如果"。可对于"九一八"之夜,我们不妨"如果"一下:如果抵抗了,会怎样?事变当时,日军在东北有正规军1个师团和6个独立守备队,约1.4万人,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余人,另有警察3000多人。东北军有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其中仅北大营的7旅就有7000多人。另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很多人慕名来到成都市安仁镇,参观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中的抗战系列馆。谁能想到,这个中国唯一分布着30座各色博物馆、拥有1000多万件藏品的"博物馆小镇",是由一个人缔造的。他曾官居副市长,却为了恢复民族记忆甘当"破烂王",辞官后"捡"出了价值不菲的财富,又悉数捐给国家。这位热血"馆奴"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4.
1942年冬天,日伪军2万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残酷的"拉网合围大扫荡"。敌后抗日军民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海阳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自制土雷大显神威,谱写了一部壮烈的抗日史诗,在胶东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伯父张恨水在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里,创作作品高达3700万字,其中有800万字是抗战作品。如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大江东去》,反映常德保卫战的《虎贲万岁》,介绍家乡游击队奇袭日军的《巷战之夜》,抨击国民党当局贪腐的《八十一梦》,歌颂八路军抗日事迹的《水浒新传》,以及战后反思的《巴山夜雨》等,因此,他被誉为"抗战文学第一人"。而这些抗战作  相似文献   

6.
广闻博览     
<正>【抗战数字】3500万人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1995年统计的最低限)。1945年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做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帖》指出,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1000多万军民所受伤亡损害。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2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4L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4L美元。  相似文献   

8.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65年前,中国人民历经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纪念这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对于我们牢  相似文献   

10.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近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的体现。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很多人至今没有弄清楚。实际上,"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早在2005年就已经被中国学术界认定。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相似文献   

12.
曾被毛泽东誉为"人民音乐 家"的冼星海,在武汉以歌曲为武 器,号召和鼓励人民坚持抗战,留 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他与钱韵玲一段"夫唱妇随"的情 缘,至今令人回荡衷肠。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 动侵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在 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危机的时 候,中国人民迅速投入了抗日救 亡运动。这年冬天,冼星海与洪深 率领上海演剧流动救亡二队辗转 抵达武汉。冼星海到武汉宣传抗 日救国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江城 的大街小巷,武汉各抗日救亡团 体竞相聘请这位音乐界杰出人士 担任歌咏"顾问"。钱韵玲所在汉 口教师抗日联谊会也聘请冼星海 作为该会的歌咏"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左权和戴安澜这两位黄埔高材生饮恨疆场,也是抗战中牺牲的数以十万计的黄埔师生缩影。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资料显示,黄埔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000多人,相比之抗战期间入校受训的20万学生,"黄埔系"在抗战中的牺牲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4.
我家住在吉林省金川县小孤山子.1936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杨靖宇司令的队伍来到我们屯堡,他站在一老乡住院当中,给大家宣讲抗日的道理.他说:"乡亲们,没有国哪有家啊!现在国碎家破,小鬼子侵占咱东三省,不把咱中国人当人看待,欺压、奴役咱到了极点,有志气的青年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参加抗战、抗战……"  相似文献   

15.
<正>60多年前,一位叫贝熙业的法国医生,在中国书写了一段传奇。因为种种原因,他的这段传奇经历,直到今天才在人们的眼前清晰起来:贝熙业曾在中国度过41个年头,历经民国的动荡、抗战的烽火、新中国的诞生,自称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以精湛的医术给孙中山、袁世凯等风云人物看过病,也为普通百姓免费治过病;他力推赴法国勤工俭学运动,给周恩来等人当过体检医生;他开辟自行车"驼峰航线",为  相似文献   

16.
战斗在山西抗日前线的归国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抗战 8年的艰苦历程中,情系中华的海外华侨华人,秉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纷纷成立各种救亡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支持祖国抗战;还有数万热血华侨青年,冲破重重障碍,回国参军参战,其中许多人为国捐躯. 1995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侨将军"叶飞应中国侨联之约,曾为抗日战争胜利 50周年题词:"抗战史迹,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7.
正凡是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熟悉"模范边区晋察冀"这个光辉的名字,都了解其创始人聂荣臻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和他的战友们经过艰苦努力,在华北敌后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使之成为敌后抗战最早、最坚强的堡垒,成为新中国的雏形。7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河北的许多地方还流传着聂荣臻司令员生动而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之后,留在南方八省十五个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20万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掩护了主力红军长征,而且保存了党在南方的组织,保持了党的政治影响,保存了党的骨干力量,保持了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保存了红军游击队的基本力量,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组建新四年的红色源流,  相似文献   

19.
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是两场颇多可比之处的战争.它们都是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战场都在淞沪地区,且均系双方兵力逐次增加、中国占有人数优势、日本占有技术装备优势的阵地战.然而,这两场战争的军事得失,却差距颇大。其中的原因何在,值得深入研究。(一)两次微沪抗战有着基本相同的国际环境,即被国民政府想象为有力盟友的英美等国,均无意制止日军进攻上海,甚至吝于给中国抗敌以道义上的支持。一二八抗战时,英美虽然对日军侵沪感到不安,却始终未采取足以使日本感到沉重压力的强硬姿态。八一三抗战时,英美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和创业史上,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是其全面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抗战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党员人数由3万余人发展至120万人,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也由5万多人增加到340万人,为夺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中国共产党是以什么"法宝"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中实现壮大的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