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张老师,我家今年被评为和谐小康家庭,你就帮我写副家和万事兴的春联吧"、"我家儿子今年要考大学,你也看着帮我写一副……"离春节还有十来天,农六师芳草湖东河坝社区的张炳明已经开始忙着帮大家写春联了。每年春节,左邻右舍都喜欢叫张炳明帮着写几幅春联,不是为了省几个钱,而是可以亲自看着写春联、想对子,更深地感受到春节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3.
董国宾 《党课》2020,(1):98-99
父亲没文化,但我家的春联都是由父亲拟,拟好了再找人写。很多人都很好奇:“你父亲不识字,怎会拟春联?”那年土地分到了户,从此农民不再吃大锅饭,家家户户都有了二亩地,农民有了自主权,粮食产量自然提高了。春节的时候,母亲说:“找人写副春联吧。”父亲想了想,说:“春联,我自己来拟。”全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4.
张昆 《江淮》2011,(9):28
乡下,每年春节都有写春联的习惯,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多年以来,父亲自编自写的春联不计其数,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有三副,它们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群众翻了身","年年不忘共产党,举杯敬祝邓老总","胡总书记就是好,惠民政策暖人心"。每每想起它们,心中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高考期间,流行一个段子:父亲跟儿子说:"考试别紧张啊,后台都给你找好了,挺硬的,但程序还是得走一下!"儿子问:"老爸,你找的后台是谁啊?"父亲说:"观音菩萨……"笑过之后,我想扯一扯所谓的"关系"。中国是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法治化、文明化程度再推进多少年,这一点恐怕也很难改变。原来在广东某地工作时,当地人有个习惯,若是谁谁发生摩擦纠纷,比如车刮了蹭了,当事人第一反应不是报  相似文献   

6.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7.
村支书巧用对联教育人紫阳县金川乡三元村党支部书记樊荣森,年年为村民写春联,论人而佳作,巧用对联启发、教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今年50岁的樊支书,酷爱文学,一手好字墨。每年春节的前10天,他都为村民写春联。1992年春节.三组村民赵××请他写春联,他见...  相似文献   

8.
学书心路     
提毛笔涂鸦已30多年了。五六岁起,祖父每天一边给我讲历史故事,一边严格按规则教我写毛笔字,尽管在上学后毛笔字一直是全班写得好的,祖父还是非常不满意我的随意任性和不合规矩。从上初中起,父亲在春节之前给村里人写春联,鼓励我也大胆放手去写,写得不好,先贴到自家门上,刻意培养我书写的兴趣和锻炼  相似文献   

9.
N年前在非洲的时侯,一天我带着儿子到中国同事家串门.告别的时侯,刚能识几个字的儿子看见我这位朋友家门扇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带钥匙、关煤气,切记!!!"儿子不解地问:"这是谁写的?"我答:"就是这位叔叔啊!"儿子又问:"那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给他自己看的啦!"儿子还是不明白:"他自己都知道,还用给自己写吗?"这当然是孩子的逻辑,大人事情多.  相似文献   

10.
<正>刘铁男和刘德成父子俩因为共同受贿而身陷囹圄,涉案金额竟高达3558万元。刘铁男一再表示"是我的贪婪、我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孩子",刘德成的问题"根子在我,责任在我"。是什么影响了孩子?对此,作为儿子的刘德成则更有切身的体会:"从小,父亲就给我灌输做人要学会走捷径,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相似文献   

11.
徐朝 《奋斗》2020,(2):74-75
“先贴门笺次挂钱,撒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过春节,贴春联、粘挂钱,这是北方地区民间的一大习俗。挂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人们追求美好愿望,祈福纳安,希望丰衣足食,喜庆吉祥,避瘟驱邪之物。  相似文献   

12.
"省里来的干部种核桃很认真,很规范。""我家得到了刘部长写的两幅春联。""我家第一次拍了全家福"……1月16日,武定县插甸乡乐茂河村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带领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来到村里和群众一起种核桃树,为群众写春联、照全家福。村民们兴奋地谈论着:"省里来的干部种核桃很认真,很规范。""我家得到了刘部长写的两幅春联。""我家第一次拍了全家福"……  相似文献   

13.
父亲没文化,请来教书先生教两个儿子学文化。一次父亲问教书先生,您看我这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将来谁有孝心谁出息大呢?先生笑而不答,拿出两个苹果,一个是青的而且还有一大块麻点;一个是红彤彤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先生对两个孩子喊道:"你们两个过来吃苹果。"小儿子抢先把那个红彤彤的苹果拿在了手里。先生对小儿  相似文献   

14.
文波 《先锋队》2016,(6):34
春节剪贴窗花、张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节前夕,太原市各大社区以"小剪纸大廉政"和"廉政春联送居民"为主旨的剪窗花、写春联活动,将廉洁文化元素融入春联、窗花之中,剪纸和书法爱好者巧剪飞舞,挥毫疾书,既让人  相似文献   

15.
父爱与爱父     
<正>今年6月18日是父亲节,这是感恩父亲的节日。身为父亲的我,在抚养孩子的若干细节都一一品尝之后,才知道了为父之难,难在每一个节点都不能省略。体味到难,才更加思念自己的父亲。父殁多年,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隐隐作痛。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白鹿原》中有个情节,鹿子霖将儿子骗回家成亲,儿子反抗包办婚姻。鹿子霖感到  相似文献   

16.
我家里的年货都已置办齐了,你瞧,虾、牛肉、带鱼……样样不缺。昨天,六师文联的同志还为我写了3副春联。"1月16日,六师芳草湖农场二十二连职工郭安五高兴地对笔者说,"我妈把窗花也剪好了,鸡爪子卤好了、牛肉丸子也炸好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连队‘两委’的帮助,我才脱了贫,这两年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相似文献   

17.
正父辈之爱似我们身上温暖的外衣和贴身的背心,如影随形,丝丝环绕。从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尽孝的幸福,也汲取到了爱的力量。奶奶今年93岁,心智清明,健康和乐。爷爷于2010年才去世,享年91岁。初识我家的人,知道后都说:你家真是好福气,老爷子、老太太如此高寿,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熟悉我家的人都夸老太太真是福气好,儿子仁孝照顾周全,老人安享晚年。而对他人的议论,父亲却很淡然道:照顾好父母,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在父母有生之年,当儿女的能多陪伴一天,多尽孝一刻,就是他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光。父亲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今年已是  相似文献   

18.
正我家里的年货都已置办齐了,你瞧,虾、牛肉、带鱼……样样不缺。昨天,六师文联的同志还为我写了3副春联。"1月16日,六师芳草湖农场二十二连职工郭安五高兴地对笔者说,"我妈把窗花也剪好了,鸡爪子卤好了、牛肉丸子也炸好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连队‘两委’的帮助,我才脱了贫,这两年的日子越来越好了。"2019年,郭安五种植的50亩  相似文献   

19.
许光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许延滨。为了管教孩子,他给儿子立了三条规定:第一,延滨一上学就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去接送孩子,让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小延滨是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立下的三条规矩,他  相似文献   

20.
正我非常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人认为,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才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有个故事说的是: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那个方向一看,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人一静谧,能静思反省,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