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新阶段。新时代要求我们从逻辑结构上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之间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不仅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的相互结合上,而且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结构的相结合上。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体现出百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表现为对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关系认识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认识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深入分析百年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演变历程与党对社会矛盾认识逻辑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内涵,深刻理解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为理论基石,以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为理论镜鉴,以现代化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演绎为理论升华;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的伟大飞跃;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渐进式展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主体框架”的实践演进,特写式映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运行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方世南  马婧 《唯实》2023,(10):13-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管网治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促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和价值遵循,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对于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一新思想的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深深蕴含着"中国逻辑"。"中国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内在规律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的深层逻辑。人们普遍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这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处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头,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向、新进展,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军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根本遵循,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贯通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实践和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晓峰 《世纪桥》2010,(3):26-27
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构建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构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本文在追溯黑格尔及马恩关于逻辑起点问题的理论探讨前提下,运用实事求是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符合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规定的同时,还应该能体现中国人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阶段,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9.
实践矛盾观的出场逻辑,是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参照。实践矛盾观的理论形态展示着本然、实然与应然的三重逻辑形态。实践矛盾观的本然逻辑体现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实践矛盾观的应然逻辑体现的是主观如何更好地符合客观的理论诉求,而在实践矛盾观的本然逻辑与应然逻辑之间,还有一个理论和实践二元分离的实然逻辑。实践矛盾观的应然逻辑既是对实然逻辑之"主客分离"的反思和超越,又是对本然逻辑之"人的能动认识"的强化,是理论的完备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理论。实践矛盾观的逻辑形态显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解构和建构相统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相继提出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之间无论是其历史过程的承接,还是逻辑推导的演进,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的高度统一,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成功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东建  雷朋 《前线》2022,(1):19-2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旨归,彰显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逻辑。把握好《决议》的三个逻辑,助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刘靖北 《理论导报》2022,(11):7-10+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基于理论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筑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根”;基于历史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萌生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之“脉”;基于实践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轫于中国城镇化实践之“中”。全面把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把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所体现的逻辑意蕴。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4)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涵盖了根本目标、形势判断、发展动力、方法路径、政治保证等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6.
《理论建设》2022,(1):19-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标准主要包括:以新实践问题的破解所体现的导向标准,以新创新能力的塑造所体现的主体标准,以新话语体系的建立所体现的形式标准,以新系统结构的建构所体现的内容标准,以新战略意蕴的产生所体现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是一个互为联系、逻辑严密的统一整体,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新的飞跃"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祝黄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又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科学和价值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民族逻辑与时代逻辑、现实逻辑与未来逻辑的有机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和民族特点相结合,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科学智慧和真理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这一新发展思想必须对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作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中国化的创新研究》一书,正是秉持了以上根本研究理路,从深度阐释新发展思想体现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出发,既论证了新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创新和升华,又论述了新发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指导作用,从而丰富了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行研究的维度,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劳模精神对塑造劳动者品格,培育"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劳动氛围,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其生成逻辑来讲,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其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其理论源头,传统的劳动精神文化为其提供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实践基础、理论源泉、文化传统三个维度对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进行考察,不仅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还实现了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