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消解了我国传统经济学范式的解释力,也对西方经济理论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栏刊发的一组笔谈,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理性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以及财富的本质等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旨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消解了我国传统经济学范式的解释力,也对西方经济理论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栏刊发的一组笔谈,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理性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以及财富的本质等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旨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消解了我国传统经济学范式的解释力,也对西方经济理论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栏刊发的一组笔谈,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理性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以及财富的本质等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旨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雨辰 《长江论坛》2023,(3):16-26+2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很多学者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和实践特征等方面有了深刻论述。其实,科学发展观蕴涵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突破,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否定和批判,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最富创造性、最具影响力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念,也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创新,是把握这个理论的关键。笔者以为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是邓小…  相似文献   

7.
史娜 《前沿》2010,(3):61-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社会的经济价值观领域也开始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内在的诚信观、契约观和竞争意识等价值观的觉醒和发扬,使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价值观的外在影响。本文根据"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的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公民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基本成功,但是这跟未来的现代经济价值观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雷勇 《前沿》2008,(9):26-29
费尔巴哈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且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本主义哲学。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它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拯救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对宗教的批判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
高石磊 《求索》2013,(12):129-131
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优势与“失灵”弊病悖论性并存,于是,在“反思改革”中.有学者将其称之为“伪市场经济”。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历经了以下阶段.并呈现出各自经济哲学思辨:市场效率发展体制彰显人性从压抑向张扬的飞跃.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凸显政府的“社会集体理性”.庇古福利经济理论体现发展的“普惠”性社会本质.生态平衡发展体制指引市场经济向可持续径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本质上服务于对既有市场经济体系的保养和维修,无涉如何创建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想靠照搬这样的理论来发展自己的市场经济并实现经济赶超,是很难成功的。将市场经济的制度本质限定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模式,是欧美历史留在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地域文化烙印,这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阶段性现象。当代市场经济超越欧美文化圈和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蓬勃扩展,使市场经济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多文化现象。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成功发展,则证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间没有必然关联,这对西方既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构成了挑战。中国的发展经验将能为丰富和深化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做出独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唐小芹 《求索》2008,(10):150-151
行政程序法定化必然和周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存在着功能上的依赖关系,其生长尤其受到经济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曾为西方国家行政程序法定化造就了必要的经济生态环境,从计划到市场这一经济模式的转型也为我国行政程序法定化创设了现实的经济生态环境。站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高度来看,我国行政程序法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经济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目的在于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从而指导人类经济活动。从哲学的视角来理解经济理论的合理性,有助于认识经济理论存在的条件和依据,更好地把握其合理性的本质,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存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由于存在主义哲学把人的存在抽象化、片面化和神秘化,导致对人的本质存在缺乏科学的认识。从马克思哲学视野中来思考当代西方存在主义人的本质观,对深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的美本质研究有其独特的哲学背景,具体而言,西方哲学史有一条“本体论──认识论──本体论”的脉络。以此为基础,西方美学对美本质的研究也就有着浓厚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的历史气氛和文化传统,当代西方美学的主观性、相对性和非理性倾向并未从根本上走出西方哲学的二元论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为避免少走弯路,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分享改革成果以及总结改革经验上,都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认识,用理论来指导。而这一理论是反映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如何进行结合的理论,它不是以往公有制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简单相加,既非产生于西方经济学,也不等同于传统经济学。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对市场经济选择的理论基础是对个别劳动差别的承认与实现;而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理论根源在于该进市场的没有全都进市场和不该进市场的进了市场。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哲学与市场经济──论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对《资本论》失误的弥补胡义成本文探讨邓小平同志(以下简称“邓”)在审视市场时首先施用生产力标准及其对传统社会主义价值判据的重组,意在从经济哲学的层面描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当代经济学对市场功能的科学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人们对市场功能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深入探讨市场功能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功能的基本观点自从亚·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成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以来,对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溢美之词就从未从西方经济理论中消失过。其间  相似文献   

19.
鲁杰 《理论月刊》2003,(6):115-116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伦理道德关于经济伦理的理论,试图把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和西方经济伦理观的精华,纳入到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中,从而阐明转型时期应树立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20.
语言哲学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领域,从20世纪初建立以来的西方语言哲学逾百年,其间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形成了若干语言哲学流派,也发生了多次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当代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重点梳理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三次转向:语言本体研究上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的语言转向、语言跨学科研究上的认知转向,以及语言研究单位上的语篇转向,显示西方语言哲学研究转向对语言研究有着重大影响。每一次的西方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都是反映人类对自我的逐步加深,并掀起了新一轮的语言研究高潮从而对语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为我们从事语言研究、逼近语言现象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