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定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谈谈领导干部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从来重视干部的理论学习。1938年,毛泽东同志讲过一段著名的话:“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历史的发展正同这段话的逻辑相一致。抗日战争时期,全党在整风运动中加强理论学习,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高建民 《前进》2007,(9):11-13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陈东明 《当代建设》2003,(3):28-29,43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研究政策,制定措施,明确任务,从不同方面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光荣任务,更是我们从事村镇建设工作同志的光荣任务。我们要积极地把小城镇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小城镇建设工作全局,用小城镇建设工作成效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一、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这就…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07,(3):83-85
党中央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宏伟目标,如何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首先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而领导干部如果自身缺乏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质,就不能把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就不能很好地带领广大群众去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顾全大局正是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高度重视党性教育的政党。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是与党的建设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密切相连的。当前,党员领导干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国内改革任务。我们党正处于"四大考验"的环境之中,但部分党员对此缺乏警觉性。如果我们党没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主动地学习外国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关起门来搞建设,党的事业就不能兴旺发达,人民就不能富裕,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是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份庄严的"历史契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一、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目标,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党章规定,党员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义务,这其中就包括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从党员私营企业出资人与党的统一战线的关系上说,党员不是统战对象,党员私营企业出资人也不是统战对象,而是重要的统战工作者.因此,必须按照党员标准要求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私营企业出资人的身份而降低要求.由于他们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同属新的社会阶层,相互联系便利,彼此交往广泛,了解更为全面,所以要注意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和拓展.发展既贯通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也贯通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十六大的主题归根到底聚集在发展上.把握住了"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世 瞩目,影响深远。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我们坚信,肩负着人民希望与重托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完成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热切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全面小康的核心在"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少和一步都不能迟"的全面小康,又体现在涉及领域是全面的,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2.
周文彰  岳凤兰 《前进》2020,(10):20-24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接力之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科学谋划。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造福人民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之责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反复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争取解放和民族独立而努力奋斗。建国前夕他告诫●全党,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并使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14.
李鸿 《创造》2003,(9):14-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自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立党为公的宗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因而才得到了人民的衷心爱戴。今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新要求。经过80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连续执政50多年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使党有了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员…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 "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目标."四个全面"是党总结多年发展历程所得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既有长远的历史渊源,也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持久的推动力."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意义,体现在事关人民福祉的小康社会的建设上, 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 体现在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 体现在"打老虎拍苍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将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的机构改革、领导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以后进一步提出并得到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等思想和实践的成果熔于一炉,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飞跃。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显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成卫珍 《湖湘论坛》2003,16(5):12-13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还花大量篇幅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联系 ,对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和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十七大结束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从历史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精辟概括;从现实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从未来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5)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我们知道,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久经磨难,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压迫、奴役,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经过长期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