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这次去京开会,住在职工之家,恰好与文洁若先生住处一路之隔,于是给文老打了个电话,想去看看她老人家。文老一听,高兴地说,你来呀,正好刚出了本新书。下午跑去拿来了。此书是上海三联书店新出的《冰心与萧乾》。  相似文献   

2.
三张倩影     
1928年,十八岁的萧乾在汕头角石中学任教时,结识一位名叫萧曙雯的女学生。二人心心相印,灵犀互通,诚挚地爱恋着。不料,校长从中插足,声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对萧乾狠下毒手。姑娘断然斥绝了这个恶棍,同时劝说萧乾赶紧离开,以免遭到暗算。本来,她是准备同萧乾一道乘船逃离的;  相似文献   

3.
2月11日,深受海峡两岸同胞热爱和尊敬的老一辈作家萧乾先生病逝。第2天台北各大报纸纷纷发布消息,刊登照片,表示哀悼。报道中提到萧老早在30年代就步入文坛,是“二次大战中国唯一驰骋欧洲战场的著名记者”,“晚年仍笔耕不辍”,“给后人留下400余万字的作品”等光辉业绩。台北一家报纸以《人间独有一萧乾》为题发表文章,赞誉萧乾是“心胸旷达”的“文坛音宿”;特别提到他1946年去台湾采访时,“见识到当时诸多不得人心的政策,发出铿锵有力的批判之声”。有些记者回忆赴北京采访时,看到萧老在病榻上的音容谈吐,无限缅怀。台湾文学…  相似文献   

4.
日前拜读了《南方周末》上刊登的文洁若先生的《从一次性木筷谈起》。作者以他丰富的阅历和深思远瞩,一方面将问题放在半个多世纪的中、日关系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剖析,鞭辟向里,发人警省;一方面则从“应为子孙万代造福”的强烈“忧患意识”出发,发出了“救救森林!”...  相似文献   

5.
萧乾与奇书《尤利西斯》梅朵“我活一天,就写一天”。在北京闹市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住着蜚声海内外的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当我试图将这极平常的居住环境,与年届85高龄还在翻译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前辈作家划等号的时候,萧老出现了:我竟没能在他脸上找...  相似文献   

6.
在同辽海出版社签订出版《世相写真图》的合同时,我又想到了萧乾──这位长我二十九岁的老人。《世相写真图》是我同丁聪先生十七年合作作品的总集,而我们的合作长期得到了萧乾先生的关注与鼓励。在他生命的最后对分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中,有一篇就是对我们创作的评论──《珠联璧合》。这是他在医院里背着医生护士偷偷写成的。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早已超出了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而是提出了社会应当怎样对待讽刺文学的大问题。他之所以关注我们的创作,我想,也正是为此。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历来的文学传统是压制讽刺的…  相似文献   

7.
难忘萧乾     
萧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人士、原中央文史馆馆长。著名作家王火用他那感人的笔触记述了萧老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往事。教过我课的教师,剩下的本来就越来越少!在1999年1月27日刚度过90华诞的萧乾教师,2月11日就因病去世。几十年来常同我保持着联系和交往情深谊重的老师,从此就永别了。这不能不使我常陷在一种悲伤与怀念的情感之中。六月里离北京来英国之前,我和起凤又到复外21楼教师住处去了一次,是为了对教师的去世再作一次凭吊。面对老师微笑的照片。我们默默鞠躬。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落泪。要我不动感情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半个世纪,老记者萧乾亲身经历了第二次欧战的全过程,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9.
景仰萧乾久矣。但拜识萧乾,却在我读过他那唯一的长篇小说《梦之谷》之后大约半个世纪。此刻,萧老已经跨进了他辉煌的暮年,仍在以他八旬的高龄“吐剩下的丝(文学)”。萧老是我的前辈;虽然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副董事长以及中国作协理事等头衔,但我一直仍把他视为一位被公认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古旧书业的姻缘,我与著名记者、作家萧乾先生成为忘年之交。平淡而真诚的往来,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先生对文化、对晚辈的古道热肠。先生辞世将满一月,我的念叨就算是对先生持续不已的一份怀念吧! 1992年的一天下午,中国书店的师傅为萧乾先生寻觅到几部他本人的早期著作,于是我有幸借送书之机第一次来到木樨地路北楼宇中那间拥挤的  相似文献   

11.
84岁的萧乾老人坐在他三里河公寓的书房里,正谈笑风生地向笔者讲述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往事。 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文学家、杰出的记者和出色的翻译家,在他60年的文学与新闻生涯中,曾创作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文学作品与载入史册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与作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文学编辑,收到今年第2期《前进论坛》,最吸引我的自然是杜连成先生的美文《我的作家梦》。此文详细描述了他年轻时到坐落于东总布胡同45号的中国作家协会去拜访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情景:“我是慕名而去,因为我读了不少郭小川的诗,尤其是长句子诗:《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诗人热情地接待了我”,“谈话的时间不长,当时又有一位作家进来,郭小川介绍是萧乾。”人所共知,萧乾先生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挨整,被打成“右派分子”,丢了《文艺报》副主编的职务,从此也就调离作…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大智者离我们而去了。当得知萧乾先生仙逝的消息后,他慈祥的笑容,稀疏的白发,智慧的目光,娓娓略带沙哑的声音,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对萧先生敬仰已久,但一直未有机缘相见,直到一天萧先生来到我的诊所。一身医院的蓝白条住院衣,外罩一件蓝色的羽绒服。老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首先告诉我,他住院已久,院方不同意他看中医,此次是以散步名义偷跑出来,请原谅他着装不整。大概怕耽误其他病人,他拿出自己事先写好的“病历”,边给我看边扼要说明病情。希望中医治疗后达到什么效果,要求明确。初次见面,给我的…  相似文献   

14.
3月1日,第七届《海峡情》征文评选揭晓暨颁奖大会在北京大观园酒店隆重举行.王光英、蔡子民、张克辉、林丽韫、同向荣、李焕之、萧乾、林一心、张楚琨等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来自海峡两岸、香港和海外的嘉宾、获奖者2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这一年一届的盛会.  相似文献   

15.
李城外 《世纪行》2007,(9):43-48
1969年至1974年,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原文化部在湖北成宁创办“五七”干校,六千余名文化界领导干部和作家、艺术家、出版家、翻译家、文博专家及家属下放鄂南向阳湖,度过了几年“脱胎换骨”的艰难岁月。尤其是当年的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被“一窝端”(其中包括冯雪峰、冰心、沈从文、萧乾、陈白尘、张光年、臧克家、楼适夷、郭小川、韦君宜、严文井等众多文学大家),可谓名流云集,空前绝后。向阳湖已成为这些文学大家们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节笔墨凝重的篇章。十多年来,中国作协会员、成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致力于干校文化研究。为了铭记历史,本刊选载一组李城外采访向阳湖文学名家的口述实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爱荷华的秋天是美丽的。清澈的爱荷华河从小城的中心流过,大片的绿地和树林带来了遍地的绿意。这个美国中西部小城的景色是许多海峡两岸的作家们曾经吟咏过的,它在美国的名气似乎远不如在中国来得大。风景之美一定要有人的记忆来充实,爱荷华之于中国的作家就是如此。在这座不起眼的美丽宁静的小城之中,曾住过近百个著名的海峡两岸的中国作家。城以人名,作家的手中有笔不会闲下来。于是乎这座小城的名声就走进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无论是丁玲、艾青、萧乾、王蒙直到刘素拉、残雪等祖国大陆作家,还是余光中、陈映真、郑愁予等台湾作家…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理论月刊》2012,(6):159-163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在"文革"时作为文化部的干校,曾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其中不乏冰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省委书记李鸿忠曾指出:"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阳湖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社会史、思想史乃至文学史的研究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散木 《同舟共进》2008,(1):49-51
邵燕祥先生的新作《试论假话未必不可讲》(《同舟共进》2007年第10期)很有意思,我把它当作当年巴金、萧乾等讨论在我们的具体语境下,"真话"该不该讲、抑或能不能讲的一个继续。说真话抑或说假话,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问题。在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赵高"指鹿为马"、最高领袖提倡"五不怕"甚至鼓励出"海瑞"而实际上唯恐"海瑞"出的语境下,说真话抑或说假话是对人的"智慧"和"历练"的一种考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案要案多,案件增长快;青少年暴力犯罪相当突出;复合型暴力犯罪为重要特征;暴力犯罪范围扩大、新型犯罪增多;犯罪手段趋向智能化。公安侦查部门应相应加强以下工作;构建集中统一的反暴力犯罪的指挥系统、作战体系;加强情报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制定防暴预案,以利于发案时快速处置;增强科技意识,提高技侦水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速战速决;以审讯为突破口,扩大战果。  相似文献   

20.
高俊峰 《前进》2000,(5):46-47
山西夏县禹王乡,曾是大禹建都的宝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君贤相,人才辈出。特别是近几年,禹王乡更展大禹古都的雄风,再现温公故里的风采,在河东大地树起了崭新的形象。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座座教学楼拨地而起;条条柏油路通向四方;万亩农业开发全区领先;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粮食生产连获丰收;水利建设全省十佳;计生工作全省示范;农经工作全省领先;地委授予“红旗党委”、“文明乡镇”光荣称号;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总收入突破了两亿大关,1998年实现了小康乡。一桩桩、一件件成就的取得用禹王人自己的话说:“多亏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