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旅游的出现,为时尚短,无论在实业界还是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不统一,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滥用倾向.分析生态旅游的起源及其发展,总结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脉络,批判吸收了目前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确定生态旅游的学术性概念,并且探索性地提出在操作层面上政府和相关组织要将学术性概念可量化的指标量化,从而引导生态旅游的实际操作,规范生态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2.
李燕 《人民论坛》2013,(5):236-237
自二十世纪末,"生态旅游"概念提出并不断发展丰富,席卷全球的极速发展态势已使其成为当下世界旅游业的新潮流。中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质,文章以品牌构建五要素的"1-3-l"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旅游开发实际,深入探究目前中国生态旅游的品牌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性是一种普世追求的价值理想。本文通过对中外哲学伦理思想史中关于德性概念及其内涵的梳理,对德性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生命视角整合提出了德性的基本概念,即德性是指人的以道德为核心具有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并把德性的内涵归纳为真、善、美的统合。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界在绿色壁垒的概念上存在争议,出现了各种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定义。通过对文献中各种绿色壁垒的概念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鉴别之后,可以得出绿色壁垒的较为合理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绿色壁垒通过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方式对贸易产生了抑制效应,这一抑制效应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5.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传统的宪法概念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又没有形成新的主流学说。学者们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对宪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形成了争论。宪法概念反映了宪法的本质属性,应当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普适性的宪法概念,也正是这个标准使得传统宪法三要素受到质疑。当然,宪法概念的得出绝非轻而易举,需要学者们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准确揭示刑事政策的概念与特征,对于制定与实施科学的刑事政策,发挥刑事政策在国家刑事法治中的指导性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刑事政策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多重性;目标的明确性;时空的有限性;措施和手段的合理性;政策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试析技术性侦查概念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侦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技术性侦查。技术性侦查本质是一种以物证技术及信息为基础并以证据为中心的侦查方式。对技术性侦查的概念可从历史渊源、学理依据、诉讼法理以及实践依据四方面加以剖析。剖析技术性侦查的概念,有利于理解技术性侦查系统,促进技术性侦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对时代特点、国际世情、中国国情等的深刻认识与自我觉醒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概括;从狭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条件、规律、目的及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自身的性质、探索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条件、初步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规律、指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排斥”概念内涵及其本土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丧失其公民权利,无法参与正常活动或参与不足,导致被边化及情感疏离的机制和过程。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边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能够深刻解释社会弱势群体边化的机制和过程的社会排斥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接受并运用。但在“社会排斥”本土化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社会排斥”概念界定不清,分析框架不明确,理论的本土化不足等问题。因此,对“社会排斥”概念和理论需要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提高对本土问题的解释力,从而更好地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政策,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现代意义的恐怖主义犯罪经历了由老式恐怖主义犯罪向新型恐怖主义犯罪的转化过程,新型恐怖主义犯罪在性质和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恐怖活动犯罪由恐怖主义犯罪转换而来,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恐怖活动犯罪属于集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11.
宗教生态旅游与21世纪人类文明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旅游自古以来就与宗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宗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人类跨入21世纪发展旅游业并对人类如何完善自身、创建新型文明思考的产物.与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重视人类自我完善相适应,宗教生态旅游尤其是佛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旅游资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为找到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进行管理体制理论上的探究十分必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相较于文化体制来说,更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话语体系,也使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向更加明确。厘清文化事业、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及制度、体制、机制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弄清文化体制、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比较研究世界各国政府如何管理、促进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市场繁荣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增全  艾虹 《人民论坛》2011,(9):208-209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哲学概念。借助历史和现实的多项成果,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哲学概念的动态性进行了再次思考,认为哲学的概念、内涵应该被界定为:它是人类在研究世界本原、存在的根源问题,以及后人不断的追诉而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人类探寻处于现实存在中的最大普遍性的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前沿》2008,(10):138-141
生态旅游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绿色旅游消费,生态旅游要健康发展,必须以强有力的法律为保障。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旅游资源保护薄弱,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空白,因此,要保持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深刻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立 《传承》2011,(3):82-83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阐明生态旅游概念、特征以及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旅游对于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缓解居民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拓宽保护区的融资途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并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实施有效管理与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监管监测、开展宣传教育、健全资金支撑体系等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哲学概念。借助历史和现实的多项成果,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哲学概念的动态性进行了再次思考,认为哲学的概念、内涵应该被界定为:它是人类在研究世界本原、存在的根源问题,以及后人不断的追诉而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人类探寻处于现实存在中的最大普遍性的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连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以及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从而,使生态旅游实践沿着规范、健康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