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被广泛地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对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原型理论和翻译性质进行分析,翻译的等效性、习语翻译、语言的模糊性以及翻译的标准和原型理论间的联系得以厘清。原型理论与翻译关系的研究能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深化对翻译本体的认识,有效地指导翻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师生翻译教学意识薄弱、错误理解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翻译教学的开展和效果。教师应充分认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对翻译教学的错误理解,并改进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安托瓦纳.贝尔曼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翻译批评学家。他的后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成果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全球掀起了解构主义大潮。他也成为翻译文化转向的领军人物。本文从贝尔曼的主要作品《异域的审判》和《翻译批判论:约翰.唐》入手,阐述了贝尔曼对翻译研究的发展。他把后结构主义引入翻译领域,开创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并通过后结构主义视角,重新审视翻译的批评标准和翻译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翻译单位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复杂且众说纷纭的问题。国内外翻译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划分翻译单位的方法。一般而言包括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语篇等。确定合适恰当的翻译单位无论是对翻译本身还是翻译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提出以句子作为合理的翻译单位,并对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的可行性做了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通过探讨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CAT)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专业翻译公司的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和特点,探索能够充分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新途径。并指出将翻译项目管理引入翻译教学中,并更好的为翻译教学服务,是具有现实意义并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自贝尔曼以来,翻译伦理成为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但短暂的繁荣之后,翻译伦理研究进入了相对的低谷期,近年未能出现重大突破和新的理论建树。分析现有的主流翻译伦理研究与思想,可以发现它们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内涵与方法缺乏统一性,各研究未形成合力。作为伦理学的特殊分支,翻译伦理可以从伦理学学科发展、架构、概念和研究方法中汲取营养,构建翻译伦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即从元翻译伦理、规范翻译伦理和美德翻译伦理三个方面描述翻译伦理研究的全貌,确定翻译伦理研究的对象、内涵和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发德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136-137,148
从三国时代算起,近两千年的中国翻译史给后世译者留下了丰厚的翻译大家的译学经验和学说。而从公元前三世纪算起的西方两千多年的翻译史形成了较为完备系统的翻译理论。继承我国优秀的翻译传统,吸纳西方译论的精华,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就能开拓创新,不断把中国的翻译研究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是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笔者试图通过初步探究鲁迅的直译翻译法、以及其坚持的"信"的翻译原则,表明鲁迅深刻的翻译思想已涉及到翻译的多个方面。鲁迅的翻译理论不但对当时的译界有重大影响,对今天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告翻译涉及诸多因素,当前的广告翻译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没有一个统一的广告翻译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广告翻译有必要寻求自身的理论依据,制定符合自身的翻译原则和标准。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填补了这一空缺。语言交际实际上是一个明示一推理过程,其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广告以及广告翻译都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广告翻译的核心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掌握好最佳关联策略,即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的本质及语言学基础谈翻译教学内容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的本质及语言学基础出发对翻译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往的活动,其本质就是交往传播。同时,翻译活动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因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而不足以作为翻译的语言学基础,应该将言语语言学作为翻译的语言学基础。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语言构成性规则与协调性规则,使翻译活动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在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的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艺术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罪状中的“帮助”应予去掉;变造证据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隐匿证据属于毁灭证据行为;教唆、指使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远程通信。作者在文中就小型局域网的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做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刑法第312条所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许多问题的界定上不甚明了,引发了理论界以及实务部门较多争议。通过对构成要件诸方面的重新解析,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对象以及罪数形态等存在较多疑惑之处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对司法适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可能使用EJB组件的系统时,做出正确决定的第一步是要能透彻的理解EJB组件的特性,从而懂得如何确定EJB技术是否适合该应用,包括选择EJB组件作为一种实现手段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否则,别的技术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