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工会国际,旧称赤色工会国际或赤色职工国际。它既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建立的各国进步工会的联合组织,又是20世纪20~30年代国际革命工会运动的领导中心。因此,对红色工会国际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一脉相承的,是指导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在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群众路线;保障职工的政治权利,坚持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工会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同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团结等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工运思想.  相似文献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国工人运动随即转入低潮。其原因是:第一,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第二,由于白区工人运动长期处在“左”倾错误的支配下;第三,由于受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的影响。刘少奇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年中,从事白区工作有六年多,他不断总结白区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从我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正确开展白区工人运动的一系列策略,批判了“左”倾错误,对白区工人运动走上正确轨道起了重要作用。1936年10月,上海的日本纱厂四万工人罢工,就是在刘少奇同志的白区工人运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的百年诞辰。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万众景仰的工运领袖。他的革命生涯是和工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会由被压迫阶级的群众组织变为统治阶级的群众组织,党内发生了关于工会工作方针任务的原则性争论。针对这场争论,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投身革命不久就全力从事工人运动,他具有雄才大略和大智大勇,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来指导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工人运动一系列的观点和思想原则,成为指导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工人运动史》是由我院工人运动史系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集体编写的(于文霞副教授任主编)一本工会系统院校的教材。国际工人运动史是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全部活动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史包括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量内容,但它又比国际共运史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这本《国际工人运动史》是在利用国内和国外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吸收有关专著和论文的最新研究成果写成的。它是目前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全面地论述国际工人运动史的救科书。该书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涉及范围广,内容也比较丰富。全书从工人阶级的产生、独立工人运动兴起,一直写到本世纪七十  相似文献   

7.
独立工人运动,意指无产阶级自觉地、直接地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最初的独立工人运动,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实际开端,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历史任务。可见,探究与阐明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国际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它的专门学说如工会学的创立)来讲,都是必须首先予以阐明的基本问题。反映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的法、英、德等国几次工人起义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此时会进一步激化?如何理解这几次起义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详明而确当的阐释,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作出切合实际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图依据史实和经典作家的有关言论,对此重要问题作些比较认真的探究,以求有助于对它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工人运动史》,是为了了解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历史的发展概况,掌握工人运动的基本理论,吸取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的伟大的历史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总的授课时数:72学时。上编国际工人运动史第一章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优秀成果的结晶。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所以,它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的目标,阐明了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战略与策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和思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表明,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并运用于本国革命或建设的实际,他们  相似文献   

10.
在以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冲击下,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世界工会运动的整体环境和令人堪忧的形势要求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工会。应在对比研究中,分析把握中国工会运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就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个时期看,工会的改革是怎样切实代表职工利益,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定职责,使工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前,我省工运方面的外事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省总工会的国际工作主要以接待为上,从解放初期到1985年,我省工会系统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工会代表团1182批次,计3040人次,工会国际工作已成为我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国际工运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和国际工人阶级为实现本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而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当代国际工运史恰恰探寻的是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所以时代色彩十分浓烈。因此,在当代国际工运的教学中,必须矢志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努力推进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落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本刊特邀评论员一百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人阶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我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祝词中说:“我们应当认真吸取工人运动正反两方而的经验教训,按照党的十三大精神,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作为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使工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象赵紫阳这样明确和完整地提出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创造性地发挥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必须坚持“两种保护”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15.
厘清基本概念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深化新时代中国工会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工会章程》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这两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境中,工人阶级是主要靠劳动收入获得生活资料来源的社会阶级,承担着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和方向。基于这两个基本概念,围绕“什么是工人阶级、什么是工会”“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什么是中国工会”“中国工会干什么”“中国工会怎样干”“中国工会如何发展”这五个问题,推进工会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是新时代工会学研究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广大工会干部和亿万职工群众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光辉著作,倍感亲切。邓小平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邓小平工运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工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中国工会的国际活动作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刘少奇同志从1922年就开始从事中国工人运动。长期从事与...  相似文献   

18.
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风风雨雨、披荆斩棘,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后直到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才认识到各国的革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本国的方针政策,不能照搬别国经验。革命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具有中国的特色,革命事业就发展。犯了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错误,革命就受到挫折,以至失败。检查总结我国20年代、30年代生硬地照搬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模式,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同我国国情结合好,结果犯了“右倾”和“左倾”路线的错误,使我国革命受到严重损失,丢掉了红色根据地,白区党的组织几乎全部遭到破坏。直到1935年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时,毛泽东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路线才开始取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是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一股社会政治思潮。在我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都有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仅就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和早期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不同特点作一个比较。笔者认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政治思潮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历史年代,社会环境的不同,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形成方式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任何一个政治派别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新纪元。党从成立之日起,即把工人运动作为党的核心问题。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是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主要讨论了开展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问题,规定了党在工人运动中的方针、任务、政策、方法和要求;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或工厂工会,党要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应该警惕,勿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玩物,要派党员到工会中参加工作。决议还要求迅速组织工人学校,开办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性,使学校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决议详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