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秋谨 《传承》2004,(5):16-17
邓小平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后,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重要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认识现今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8年后,我们党内逐步确立了邓小平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1981年十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3.
一、界定现阶段“实际”和“实事”,将思想路线落到实处 第一,抓住中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国情。实事求是的出发点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当务之急便是弄清楚什么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邓小平做的一件大事情便是向全党明确什么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实际”。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  相似文献   

4.
陈利军 《湖湘论坛》2004,17(3):12-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的科学概括。这一理论凝聚着邓小平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辩证关系的深沉思考。  一、“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 ]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他反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为什么要特别突出这一价值取向、强调现代化要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呢?首先,这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贯穿在《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奋斗纲领、奋斗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而且深刻地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保证。他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一直致力于建立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以体现这一制度的优势。他认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首要标准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共同富裕则是体现制度优势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最终目标是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研究邓小平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是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通过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理论与中国21世纪的命运刘解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后一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那么,作为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 1978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和 1992年南巡讲话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解放思想的两部伟大“宣言书” ,奠定了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 ,奠定了我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基础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指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邓小平中国社会发展思想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结论。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思想原则,这一点不能动摇。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没有出路。中国发展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突出的任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  相似文献   

11.
ON the evening of July 30,1977, Deng Xiaoping attended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International Football Friendship Invitational Tournament held at Beijing Workers' Stadium. It was his first public appearance following a third political comeback. As a football lover, Deng looked calm and detached, dragging on a stream of cigarettes as he enjoyed the  相似文献   

12.
13.
全球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文化虽历经多次转型,但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邓小平文化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的奠基者、英明的开启者和艰辛的推动者.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是其法制建设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内容.邓小平经济法治的核心思想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多种经济成分共存.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法律思想和邓小平的经济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15.
葛彬 《长江论坛》2004,(5):50-53
邓小平语言不仅有语言学意义,而且有文化学的意义,这就是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蕴上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体现在言简意丰,自信地运筹战略思维;朴实直白,自信地策划改革方略;力拔千钧,自信地捍卫国家主权;机智睿哲,自信地表达内在激情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执政风险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犯错误的风险;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不力的风险;精神污染的风险;腐败变质的风险;脱离群众的风险以及西方国家威胁、制裁与和平演变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基本对策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空间格局、金融人才、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金融发展的体制目标是建立真正的银行,政策目标是稳定物价;金融发展的模式包括金融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渐进式改革三个组成部分;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思想主要是加强金融发展极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邓小平还提倡通过干中学培养金融人才、引进国外智力、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邓小平的金融发展思想是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它的创立和形成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物质基础薄弱这一现实,贴近改革开放的实践,把握当前时代特点,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鲜活的内容,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