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死刑程序的正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刑程序正当化的要求应高于非死刑案件,主要表现在对死刑的适用应有更严格的程序,对于面对死刑的人应赋予更多的诉讼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从审判程序、诉讼权利、证明标准等方面确立了死刑案件程序正当化的最低标准。参照这一标准,并针对我国有关死刑程序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即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可分为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应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和执行程序,应区分死刑案件和非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还要加强面对死刑的人强制辩护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泽勇 《法学》2005,(1):70-78
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可以从现代民事诉讼对程序保障和纠纷解决效率两方面的追求中得到解释。通过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三种审前准备程序模式的考察,文章指出基于民事审判活动自身的规律,法官在审前准备阶段的适当介入是必要的;对争点整理的忽视、当事人收集证据手段的匮乏和证据失权制度的阙如,是制约我国审前准备程序充实化的三个因素;审前准备活动的限度与法官在审前阶段的介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国外的经验显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两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法律思想的结晶,程序正当化在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不言而喻。在当前程序正当化和人权的价值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及死刑复核权的收回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势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问题,指出其不足并对其完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文兵 《法制与社会》2010,(31):133-134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对立案监督上,并没有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存在众多的问题,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立案监督的盲区。本文在认识这些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立案监督职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益衡量论是民法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如何确定利益衡量的标准及能否确保得到妥当性的结论是利益衡量论面临的难题。利益衡量正当化的重点应转移到"消极的"规定上——探索容易导致法官恣意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规则,即"起于形式,落于实质。"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司法行为的正当化改革方面,首要是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的标准,包括司法错误论、司法价值论与司法效果论.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判断的场域,包括司法正当与大局正当,个案正当与整体正当,实质正当与形式正当,程序正当与结果正当.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行动体系的模式,就是刑事司法行为的目标体系、规则体系、主体体系、资源体系、交换体系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7.
魏晓靖 《法制与社会》2013,(23):209+211
刑事诉讼法尽管对立案监督的条件、范围、程序进行了规定,但在良好设置意愿下,仅仅只有短短一百来字的规定,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人民检察院主动监督能力有限;监督的范围有限;缺乏监督的具体程序构建,这些问题导致立案监督难以全面、有效的实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政法学刊》2017,(4):5-11
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主体设置不合理且缺乏完善的审查和救济程序,亟需对刑事再审启动程序进行正当化改革。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正当化应当遵循决定者中立、控辩平等对抗和程序公开以及区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设置明确再审事由等五项原则,重点从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决定主体和审查、救济程序两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立案监督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立案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点工作之一,正确行使立案监督权,对打击和惩罚犯罪,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司法公正,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事立案监督的现状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严宇翔 《行政与法》2006,(5):122-124
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是检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检察监督形象,提高检察机关权威、整体推进检察监督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6,(6):87-93
我国的立案程序移植于前苏联。其预设功能为屏蔽功能、分流功能和统计功能。但是,固有的程序缺陷使这三项功能并未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考察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两种模式。随机型启动模式和程序型启动模式中的"初查模式"不仅符合诉讼规律,而且完善的配套机制也有助于刑事诉讼启动程序功能的发挥。公安部印发的《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为我国刑事立案程序真正发挥应有功能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关键环节,它对规范刑事立案权的正确行使,纠正立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司法实践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检察机关实施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取得的预期法律效果。主要从我国立法关于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的程序规定入手,对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范围、标准以及具体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和现实需要,从其价值实现角度提出立法必须明确刑事立案监督对象、完善刑事立案监督范围、建立专门刑事立案监督部门、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程序、完善刑事立案监督标准等。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关于立案监督的条文,使检察机关行使立案监督权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通过几年的司法实践,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理论工作者加强了对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司法实践工作者也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推进了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但是,《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较笼统,1998年12月16日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刑事立案监督进行了细化,但仍然不够具体。影响了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刑事立案…  相似文献   

14.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法理上,检察监督的原则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但司法实践中对刑事上诉案件的检察监督却几近缺位,形成监督盲区。在中央要求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的背景下,如何探索完善刑事上诉案件检察监督程序,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强化刑事立案监督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97刑诉法 )第87条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力 ,即立案监督权 ,它是我国继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及执行监督之后 ,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又一项独立的检察权 ,填补了以往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阶段监督的空白 ,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使检察监督能够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整个过程。不断提高对刑事立案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 ,并加强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和探讨 ,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 ,进而为促进司法公正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6.
赵信会  韩清 《河北法学》2012,30(9):62-67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证明妨碍制度,但由于对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缺乏系统的研究,对证明妨碍制度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的研究也较欠缺.于此证明妨碍的适用更多地交由裁判者自由裁量,可能出现的结果即是裁量权的滥用.必须以证明妨碍的法理为基础对证明妨碍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周标龙 《行政与法》2012,(2):104-107
我国刑事诉讼法构建了制约和监督两种权力监控机制以保障权力的合法行使。权力制约在限制侦查权、起诉权和审判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检察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在刑事诉讼中强化检察监督不仅会形成不合理的审判结构,而且不符合警检关系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制约则更具有优势。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权力监控理论需要转型,应从监督论走向制约论。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可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经十届人大十四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鉴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司法鉴定事业的改革渗透着司法鉴定人多少的探索与艰辛,厚载着司法鉴定人多少的期望与梦想。《决定》的出台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它彰显了科学真理和人民意志的至高无上。在公平与正义、科学与法治努力惠及全社会的今天,如何全面提高司法鉴定监管水平,确保司法鉴定公正高效,已成为司法行政机关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司法鉴定中,强调程序人道价值是必要的。在刑事司法鉴定程序人道体现在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启动权,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鉴定事项的知恶权;对鉴定结论的质证权,鉴定辅助人的援助权等。这些权利的实现,就是程序人道的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