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10年年底"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以来,阿拉伯世界的中东国家陷入巨大的政治变局和社会动荡之中。自2011年起,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自由军"和政府军交火,叙利亚国内战争爆发。及至目前,战争和冲突并没有停息的迹象。在反对派和政府军背后,一直有着美俄大国的影子。伊斯兰极端势力"伊斯兰国"的加入,以及随之相关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震动着整个世界。美俄的外部势力的干预,将叙利亚作为大国利益的博弈场,使得叙利亚局势更为复杂,前景难以预料。理解叙利亚问题,分析美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博弈,将有助于做出预见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自5月1日布什总统宣布美 国在伊拉克作战行动结束后,布什内阁的要员就展开了引人注目的外交攻势:继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了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英国等国之后,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了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等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问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国家;这期间,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克劳福德私人牧场会晤了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白宫会晤了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鲍威尔还将于5月中旬访问中东和欧洲……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1,(30)
国内 李鹏总理圆满结束对中东、海湾六国的友好访问 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等中东、海湾六国的友好访问,于7月15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由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灾情、汛情的汇报,研究部署了抗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地区秩序失序、大国中东政策调整、动荡国家治理能力低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脆弱性和阿拉伯世界碎片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地区乱局为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提供了空间,叙利亚危机的爆发成为地区恐怖主义势力迅猛发展的关键节点。以"伊斯兰国"组织和"支持阵线"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势力便是在此背景下发展壮大的。  相似文献   

5.
大马士革专电 叙利亚外长沙雷3月12日对记者说,美国关于解决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新建议“是不能接受的”。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会晤舒尔茨时明确表示,叙利亚不能接受美国的部分和分阶段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叙利亚认为全面解决中  相似文献   

6.
<正>避免巴沙尔政权崩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向俄罗斯领导层发出书面请求,希望俄出兵打击"伊斯兰国"组织。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说:"此事关系到叙利亚的生死存亡,(出兵)是为了避免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政治分析家索比亚宁表示:"叙利亚的国家机构遭受重创,(如不采取行动,)两个月后叙利亚就会崩溃。"而"伊斯兰国"组织的人力、财力和军力却在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萨里姆·奥贝德的名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但他象白求恩、斯诺、斯特朗一样,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情谊。奥贝德教授一九二一年生于叙利亚,毕业于贝鲁特美国大学文学系,曾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国会议员、叙利亚全国作家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撰写了不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为题材的诗歌、散文、小说和历史著作,是叙利亚著名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8.
叙利亚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邻国,也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又是反对以色列最坚定的阿拉伯国家。它对巴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的立场及其应对中东局势恶化的策略对事态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色列国的创建人本·古里安曾经说过:“没有埃及,以色列不会面临战争;没有叙利亚,以色列不会实现和平。”可见,叙利亚在实现中东和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东局势继续紧张、复杂、动荡。阿以矛盾在深化,阿拉伯国家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分歧也在继续发展。两个超级大国剧烈争夺,在实际上划分势力范围。人们认为,中东一时不会打大战,也不会太平,将继续是一个局部战争和动乱不已、充满矛盾和对抗的世界热点地区之一。 记者最近去中东五国(埃及、约且、叙利亚、黎巴嫩和突尼斯)采访,深感当地朝野人士对中东局势的症结有着清楚的认识,越来越要求依靠阿拉伯自身力量和增强团结来解决中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黄凌 《民主》2012,(5):38-39
在广阔的阿拉伯原野上旅行,无边无际黄沙覆盖的大地上,你会看到叙利亚西北部有一大片布满芬芳果园和茂密森林的绿洲,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绿色海滩"的拉塔基亚。拉塔基亚是叙利亚西北部的海港城市,也是从欧洲经土耳其陆路的最后一站。几天的"绿色海滩"旅程,让我深深陶醉在阿拉伯高原的中古迷情之中,回味起来,意韵深长。  相似文献   

11.
首先,叙利亚是俄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之一。倘若莫斯科在紧要关头背弃大马士革,那将是对所有其他伙伴发出的信号:不能指望克里姆林宫。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14):28-28
解决叙利亚危机困难重重,大国、多国的博弈在加剧。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学者马克·皮里尼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带来了地区格局的变化,同时也把土耳其推向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开罗专电 国务院总理李鹏将于7月上、中旬对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以进一步巩固、加强和发展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李鹏总理的这次中东之行,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和阿拉伯各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关系和友谊。丝绸之路是中国同西亚各国以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国的创始人本—古里安说:“没有埃及,以色列不会面临战争;没有叙利亚,以色列不会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5.
乐艳娜  田晓航 《求知》2013,(11):61-63
从埃及清场行动到叙利亚化武危机,国际社会又一次为中东乱局所困扰。从2010年12月开始的被西方舆论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西亚北非动乱,没有给这片已经充满族群教派争斗、社会经济矛盾的地区带来预想的春天,反而在久拖未决、反复激化的巴以问题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动荡名单:伊拉克、伊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16.
开罗专电 为期3天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第96届例会9月12日在开罗闭幕。会议欢迎今年10月召开中东问题国际和会,并责成阿盟秘书长马吉德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5个阿以冲突前线国家之间进行协调,以便形成阿拉伯对待中东问题的统一立场。会议还呼吁恢复阿拉伯团结,以便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阿盟例会每半年举行一次,它的召开原来只是寻常之事,但是96届阿盟例会的召开却是既寻常又不寻常。 寻常的是96届例会在规定的会期内召开,没有延期或中途休会。不寻常的是例会开在阿拉伯国家团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去年2月中旬,埃及、约旦、伊拉克、阿拉伯也门4国元首在巴格达签署协议,宣告阿拉伯合作委员会成立;紧接着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5国首脑在马拉喀什签署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成立条约和分阶段实现马格里布一体化的文件。 这两个新的阿拉伯地区性集团是阿拉伯世界团结合作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结果。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22个国家近两亿人口的阿拉伯民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海湾战后的4次中东之行中,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今,贝克在叙利亚宣布接受美国召开中东和平会议的建议之后匆匆第五次来到中东。这一次,对贝克来说,机遇是比较好的。因为,阿拉伯国家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再次作出巨大努力。 7月17日,首站叙利亚。贝克同阿萨德总统会谈后说,阿萨德无条件接受美国建议是“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3月8日至17日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以色列、叙利亚以及苏联和土耳其进行了访问,重点是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磋商海湾战后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有关问题。但据《纽约时报》报道,贝克此行对解决中东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海湾战争实际上并未给(解决)阿拉伯以色列问题带来多少新思想”。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阿以问题突出了。在海湾危机期间,一些阿拉伯国家曾批评美国政府在对待以色列侵略和伊拉克侵略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而美国政府要员为了拉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也曾多次许诺:在解决了伊拉克问题之后,美国将竭尽全力解  相似文献   

20.
许梅 《瞭望》1991,(26)
7月2日至14日,李鹏总理将先后访问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这是海湾战争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出访中东,必将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和加强中国与中东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合作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