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一个时期以来,在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淡化,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什么是批评、为什么批评、怎样批评"这些基本道理懂得的少,做到的更少。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破了以往许多领导班子盛行的"表扬与自我表扬""一团和气"的状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地、普遍地开展起来,进行了充满"辣味"的批评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严格  相似文献   

2.
<正>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好人主义"盛行,人们习惯于"表扬与自我表扬",保持表面上"一团和气"。许多人对于"什么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怎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些基本道理懂得的少,做到的更少。有人觉得,"好人主义"就是爱做"老好人",不愿得罪人,利人利己,没什么不好。"好人主义"好不好?"好人主义"不好。答案必须十分明确。"好人主义"是党内政治生活中一种消极有害的思想。"好人主义"在表现上,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无原则的自由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面对事业损  相似文献   

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健全党的肌体,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街村党委有16个支部,240多名党员。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按照党章规定,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做到了组织、时间、人员、内容四落实,不走过场,不做样子。经常是村里在放映电影,党员却在上党课,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讲。党员每月过三次组织生活,除了学习和上党课外,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村党委在民主生活会上,不搞“表扬与自我表扬”,而是抱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4,(1):70-7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有力武器。民主生活会,就是充分展示这一武器威力的重要平台。可是,面对朝夕相处的上级和同事,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考量,一些党员干部在“人情关”前,不敢运用这一武器,于是乎,对上级放“礼炮”,对平级放“空炮”,对自己放“哑炮”,如此“放炮”的结果,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走过场,甚至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  相似文献   

5.
呼唤真诚的批评乔璞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民主评议党员.还是评议干部,几乎成了“你好我好他好”和“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演讲会,而对同志或自己的缺点却避而不谈,互相粉饰标榜,笔者深为这一不良现象担忧。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和改善党...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相当多的单位、相当多的党员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尽如人意,甚至歪曲变形:批评他人,苦心于委婉措辞,搞语言文字游戏,尽说些不着边际、不痛不痒的话,甚至把批评庸俗化,对别人的优点,转换角度,当做缺点来批评,严肃的批评竟变成丑陋的溜须拍马。自我批评,言不由衷,不接触思想实际,往往是先谈一番成绩之后,逢场作戏般地提出一两条诸如“工作方法欠妥”、“实践经验不足”、“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来搪塞,为自己开脱。早在几年前,群众就把这种滑稽现象戏称为“表扬与自我表扬”。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  相似文献   

7.
一、我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困难。目前,我区各级公安机关普遍存在党内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够深入。“批评”轻描淡写,“自我批评”避重就轻,基本起不到教育、鼓舞、激励、推动、团结的效果,影响了党内监督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8.
姬建民 《党课》2014,(19):106-108
打从“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庸俗政客之风流行开来,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日渐式微。吹吹拍拍、自我标榜盛行,谔谔之士稀缺,从团结愿望出发的批评意见更为罕见,甚至就迮一些贪官忏悔时也说“假如当时有人提点一下、敲敲警钟,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社会上有一些人用“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的顺口溜来讽刺那些忘记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干部,并借以表示对这些行为的不满情绪。 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消除群众心中的不满情绪呢?最近翻阅过去的报刊,在1990年第三期《半月谈》杂志上找到了一剂良方。这就是江苏淮阴县小营乡党委在各村建立“农民议事会”,每月集中议事两  相似文献   

10.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清除自身机体上的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 ,保持强大生机活力的有力武器 ,也是当前党的干部开展“三讲”活动的保障。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党内批评的空气逐渐淡薄了 ,不但在会议上面对面的批评在不少单位已基本销声匿迹 ,甚至在党的生活会上 ,自我批评也变成了“自我表扬”、“自我开脱”和“自我逃避”。在新闻传媒上 ,点名批评也越来越难 ,于是报刊批评中出现了“隐名匿姓式”、“隔靴搔痒式”、“避重就轻式”等新名堂。难怪不少群众感叹“批评的失落和退化”。批评何以“失落”和“退化”…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作风”;是指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正逐渐消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却在滋生蔓延,三大作风被“新三大作风”所替代,即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新三大作风”之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走向腐败的现实,可…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考察干部中,当问及考察对象的优点时,答者滔滔不绝,都是溢美之词,而当问及被考察对象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答者顿时语塞,或说没发现,或说不清楚,或说没缺点。”其实,不仅仅是干部考察中有这种现象,在党内民主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现象。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赞扬的话说得多,而批评的话说得少或几乎没有,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根本不着要害,有的甚至把批评变作了表扬。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党和人民出力流汗,可以说是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按照党章要求,县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一年要过两次民主生活会。这是从团结愿望出发,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团结同志,克服缺点,改进工作的需要;是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实行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自我批评不认真,互相批评难开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偏重于谈工作,讲情况,报报帐,接触自身思想实际少;二是讲客观,发牢骚,为自己申辩,不能严于解剖自己;三是互相批评变为评功摆好,讲对方缺点“弯弯曲曲”,名为批评,实则表扬;提意见,“隔靴抓痒”,只讲现象和含蓄意见,不讲实质和肯定意见。因此,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依笔者看,应在找出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谨防,民主生活会祝福声中的折扣□薛占胜召开民主生活会,好像应该抛弃“万事如意”的老黄历了。不是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众口一辞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整个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歌功颂德”厅;甚至,还成了为数不少的人“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  相似文献   

15.
郑云 《唯实》1994,(10)
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内发扬民主、开展正确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种好形式.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在民主生活会中的角色特征是至关重要的.要使民主生活会不流于形式而确有成效,“一把手”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端正思想并战胜自我.一般地说,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成绩总是主要方面,缺点错误总是次要方面.但在民主生活上,主要是谈缺点、摆错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表扬的话少了,批评的话多了,因此“一把手”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心理准备不充分,就可能产生一种“一年忙到头,辛辛苦苦、好  相似文献   

1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好传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之一,但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敢、不愿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名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是搞表扬与自我表扬、吹捧与自我吹捧。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赏罚十忌     
赏与罚,作为扶正祛邪、扬善抑恶的两剂良药,有时似乎双双失灵,原因何在?大凡药品,都有其忌。若犯忌而用,不但不能除病,甚至可以除命,赏罚失灵,与此同理。所以,赏罚亦有所忌:一忌不公。或当赏不赏,当罚不罚,出于好恶,随意赏罚;或赏罚之用,亲疏迥异,对“亲”赏重而罚轻,对“疏”罚重而赏轻。如此赏罚,难服众心。二忌不重。赏如贺喜之礼,虽颁而不足以称功;罚如牛身拔毛,虽取而不足以折其过。使受赏者难免喟然嗟叹,被罚者定会窃然心喜,使周围之人不视其为学习榜样和反面教员。如此赏罚,意义几何?三忌不速。赏在等某节、某会,罚常待某文、某令。平日对优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临时匆忙从事。知道得迟,决定得迟,执行得迟,宣传得更迟。不是  相似文献   

18.
我记得提倡克服“四风”.好像是从“主席台不摆鲜花”、“不照本宣科”开始的,上下都叫好,很快就实现了。但还有一种会的“风”,却不大容易克服,所以《人民日报》曾经用了一个整版来讨论怎么办.其通栏黑体大标题是“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应该怎么开”。标题之下,发表了分别来自甘肃、江西、湖北三省的“党员来信”.都是反映“民主生活会”已经变了味——“原本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旨的民主生活会,现在成了互相表扬、皆大欢喜的会。”“民主生活会上不少人当面不敢提意见,背后却是意见一箩筐。”最特别的是在这种会上的所谓“自我批评”中,如果要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9.
批评应是什么味?能使受批评者红红脸、出出汗的肯定不是甜味,大多应该是辣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然而,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间,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辣味变淡了、变没了。有的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有的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表扬这一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向上精神。如果能掌握好分寸,表扬无疑就是一种“兴奋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学生爱听夸奖的话,喜欢表扬,这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年龄小,幼稚单纯,容易得了表扬而忘记自己的不足,甚至因而自鸣得意,看不起别人;这又是他们心理上的弱点。因此,表扬要恰如其分。比如,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