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向秀 《实践》2006,(12):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由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决定的,也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呼伦贝尔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现实表现.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都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范畴,都不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至于"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法,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们都不是独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是与全球化息息相关,前苏联模式从简单抵制到盲目迎合全球化最终走向党亡政息,"中国模式"有效契合全球化,从理论到实践显示出无限生机和活力.从全球化视域思考前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成败得失,对正确认识与科学把握全球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的人类生活的高度社会化或现代化.全球化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全球化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之中.全球化带有资本主义属性,但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化.而积极参与又严加防范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徐向秀 《实践》2006,(11):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由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决定的,也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呼伦贝尔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发展模式向第二代转换,即"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这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走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归宿.从执政党的视角看,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性揭示,是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理性化和执政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 2 0世纪末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 ,也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立场出发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来说 ,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实质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范畴 ,它是以经济为核心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等许多范畴 ,但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线 ,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作为一种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经济社会现象,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长期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十六大报告在对农村工作的部署中,明确要求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城  相似文献   

11.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形成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理论和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建设会议上提出的"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思想的深化与发展.这不仅对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具有里程碑般的标志.它必然要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对近现代以来世界国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和客观总结,是对人类社会今后发展的理论先知和科学预测,为全世界提供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人文基础,有着特殊的和平纽带作用。一、草原文化的包容开放特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价值观文化多元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且“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价值问题是二十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无论是对现代化梦寐以求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超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着人类价值冲突的新挑战.作为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也正面临着价值观念变革这一具有时代性的重大历史课题.一 价值问题之所会成为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心理原因.当代价值问题的凸现首先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交往活动的普遍化、世界化为历史前提的.人类的交往活动取决于特定时代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区域里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类的交往关系的不发达,以及人类交往规模和范围的狭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建立了普遍的交往关系.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  相似文献   

15.
独立于人的主观愿望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活动的单个意志、意欲和目的、目标的偶然性是如何具体地统一起来的?换言之,黑格尔所形容的“理念”(Idee)和“热情”(Leidenschaft)是如何结成世界史这个伟大的织物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要对上述问题作一深入的理解,这首先就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过程和结果作一分析.1、客观自然条件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客观自然条件对于社会历史过程无疑具有客观的必然的制约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客观的必然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一是它决定了从事现实活动的人的肉体组织,从而制约了人的生理特征.在群体的意义上说,人类起源于大自然并且以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存根基;作为个体,人的存在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特征的自然存在物,不能不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生理因素的制约.二是客观自然条件乃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它成为制约每一代人的活动和人类社会继续发展必须立足的既定的感情世界.正因为客观自然条件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对于现实的历史过程来说,其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然而,自然条件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力量,实际上,这一前提只是为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人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郭祎 《实事求是》2013,(2):54-57
积极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客观要求,也是民主法治进程深入推进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要求摒弃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科学把握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法治化、人本化、多元化、精细化等特点,努力破除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中的种种制约因素,以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中的政府负责内容为依据,明确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政策制度、社会支持、公共服务及公众参与等层面丰富角色内涵,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角色认知和提升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江泽民认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巨大机遇,主张以积极态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强调我国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经济安全,避免沦为他国附庸,并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大局,提出了实现"共赢"共存"的目标及可能。  相似文献   

18.
增强发展软实力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江西不仅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精神,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才环境,而且要增强中心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建立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树立科学的"解放思想观",软、硬实力同步推进,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对提升江西软实力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振华 《前线》2016,(11):44-49
文化作为人类进化的载体,是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寓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客观社会化过程,文化的本质也恰恰体现于该实践过程中。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从发展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正是文化的生产力功能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呈现出跃进的阶梯。为此,世界各国皆重视文化力建设,并适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了具有相应特色和内生力的文化强国战略,已发挥出相当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20.
法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法学学科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适当的培养理念、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是造就优秀法学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创新能力培养则是上述条件运行的现实目标.明确创新能力在法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序列、厘清法学研究生创新动力的内在构成,对有效培养法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相当创新能力的法学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在社会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