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告柯某与被告李某经人介绍认识,1987年结婚。生育一女。婚后双方性格不合.常吵闹打架.原告起诉离婚。审理中原告主张因原告生育女孩,被告重男轻女.常对原告打骂,现夫妻感情破裂,要求离婚。被告主张因婚姻系父母包办,婚后感情一直不好,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同意离婚。但双方就财产、存款、债务等问题争执达不成协议。双方均未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在如何处理本案问题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
原告(反诉被告):赵静,女,汉族。被告(反诉原告):王允,男,汉族。原、被告在2002年初认识后自由恋爱,双方于2002年11月12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双方未有生育,由于双方性格不合,常常因一些小事发生争吵。2003年5月7日凌晨2时许,原告因怀疑被告在外面有外遇,乘被告睡觉之机用剪刀将被告的下身剪伤,后被告被送往医院住院抢救治疗,共花医疗费601522元,术后被告性功能曾出现异常。5月11日被告要求出院,出院诊断为:阴茎损伤明茎刀割伤。出事当天,原告被派出所传唤到派出所进行审查,审查时发现原告曾服过农药,就把原告送往医院抢救,被告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不愿追究原告的刑事责任,不愿做法医伤残鉴定,并以书面的申请要求公安机关释放了原告。之后双方还是不能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常常闹矛盾。  相似文献   

3.
原告杨某(女)与被告和某(男)于1997年登记结婚,二人均系再婚,再婚后未生育子女。2005年10月28日,原告以婚后夫妻感情不好,双方多次因家庭琐事争吵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被告以双方年龄均已较大(诉讼时原告61岁,被告71岁),生活需要人照顾,起初不同意离婚,但在诉讼中见对方离婚的态度坚定,后又同意离婚,但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4.
叶振林 《江淮法治》2013,(12):35-35
日前,泾县法院法官前往上海市宝山监狱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被告杨某与原告卜某在狱中经过法官的调解达成了离婚协议。2003年上半年,卜某与杨某在上海打工时相识,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后于2004年上半年开始同居,次年9月两人登记结婚后于12月生育一女。双方婚后经常争吵。2006年11月,杨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1年因其表现良好获假释,假释期间和卜某有过短暂的共同生活,但仍争吵不断。2012年3月,因杨桌在假释期间违法被重新收押,目前在宝山监狱服刑。  相似文献   

5.
原、被告于一九七九年自愿结婚,生育两个小孩。被告夫权思想严重,常为家庭琐事殴打原告,经队干部、亲友耐心规劝,被告一直不改。原告遂于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四年两次起诉离婚。县法院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判决离婚,双方均未上诉。判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中,为解决双方争议的法律问题,有时需要首先解决一些专门性很强的科学技术问题,例如,要确定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必须先判定被告制作、销售的软件与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软件是否相同或者实质相似。这就要对双方软件的目标代码或者源代码进行比较。但法官通常并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他只能依靠专家的协助,请专家来鉴定。我们把对案件审理中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所作的鉴定,称为司法科技鉴定。司法科技鉴定属于司法鉴定的一种,它与物证签定、法医鉴定、司法会计鉴定性质相同[1]。随着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案例启示:当事人在建立婚约关系同居生活期间,如双方在同居生活过程中没有尽到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义务,造成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即使相对方在客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按公平原则对人身伤亡者或其家属给付适当的经济补偿。一、基本案情介绍2008年农历2月初,原告郭新华、徐爱香的女儿郭晓欢经人介绍和被告魏富强相识后,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后两人一同到北京打工。同年7月8日,被告  相似文献   

8.
蔡杰  刘磊 《法学评论》2006,24(2):135-139
刑事被告分为形式的共同被告与实质共同被告两种,两种被告之自白须在符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以及给予相对方对质询问权的前提下方得使用。共同被告自白之证明力应接受补强规则之检验,如发生角色替换而使实质共同被告成为“污点证人”,其证言之证明力不得作为认定其他被告有罪的唯一依据。在简易程序中,如果其他被告已经作有罪陈述,则该污点证人证词之证明力可以补强有罪陈述而定案。  相似文献   

9.
【案情】原告周碧铮与被告孙晓俊原为夫妻关系,与被告孙振华、翁逸美原为公媳、婆媳关系。被拆迁房屋为公有房屋,承租人为被告孙振华,户籍人口为三被告。该房屋自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动迁一直由被告孙振华出租给他人使用,三被告居住于共同共有的本市南车站路产权房。2004年4月原告与被告孙晓俊结婚时原告户籍未作迁移,结婚后即与三被告共同居住于南车站路,直至2006年3月,2007年2月28日双方协议离婚。第三人上海新华利房屋动拆迁有限公司在动迁过程中,根据被告孙振华提供的原告结婚证等材料,并根据此  相似文献   

10.
[案情]王某与李某于2001年10月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不和,2002年2月王某起诉到县法院与李某离婚。起诉时,王某已怀孕3个月。被告认为双方无法共同生活,同意离婚。双方经调解协商,原告王某同意做人工流产手术,被告承担原告流产手术的一切费用。2002年3月10日,双方协商办理了离婚手  相似文献   

11.
应否准许原告撤诉?编辑同志:我院最近受理一起解除非法同居案件,该案原、被告1987年5月同居时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已生育子女。本案在审理中,原告原谅了被告的过错,申请撤诉。对是否准许撤诉,我们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有人认为应判决解除双方当事人的非法同居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6日下午,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张娜拉肖像权纠纷案。原告北京娜拉文化传播公司诉称,2009年4月23日,原告与被告漯河联泰食品公司共同签订了艺人广告合作协议书,约定被告聘请原告的签约艺人张娜拉担任被告膨化、糕点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期限为2009年8月1日至201 1年7月31日。2010年3月29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将原协议履行期限延长5个月免费使用。2011年11月,原告发现被告在其多款面包产品包装上大量使用张娜拉的肖像。并且,在双方约定的免费试用期结束后,被告仍然继续违约使用张娜拉的肖像。故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150万元违约金,被告立即停止违约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埋头写着长篇小说《我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未婚青年作家汤国基。被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寄来的一份特快专递惊呆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体探平衡木冠军刘璇的母亲谢蔚早起诉他冒充刘璇的父亲,要求他与另外两名被告《现代女报》社和《女性天地》杂志社共同赔偿精神损害费1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7)
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通常各为一人。在原、被告一方或双方各为数人时,即形成了共同诉讼。但在原告一方是数十人、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时,即有可能形成本文探讨的集团诉讼。集团诉讼,即民事诉讼当事人一方为一  相似文献   

15.
朱丹 《电子知识产权》2013,(12):104-105
案情介绍 上海中联伟安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北京中联同力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曾存在合作关系,双方约定由原告向被告出售自行研制的高压在线监控仪和配件。双方终止合作后,原告发现被告在其宣传资料、网站上将双方合作期间原告生产的产品“GDJK2500型高压电力系统绝缘状态在线监测仪”当做自己产品的名称型号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16.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系夫妻关系,双方于1979年结婚,婚后于1 980年生育一子,即被告李小某。2002年,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某号楼某号房屋一套,登记在被告朱某和被告李小某名下。被告朱某占20%份额,被告李小某占80%份额。201 2年7月31日,原告李某起诉要求与被告朱某离婚,并要求分割上述房屋。但被告朱某表示,该房屋系被告朱某和被告李小某共有,与原告李某无关,不同意分割。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原告李某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现原告李某就上述房屋的财产权属问题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房屋为夫妻共有财产与被告李小某无关。  相似文献   

17.
【裁判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中所称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是指原告、被告中仅有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不在本辖区.不包括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均不在本辖区的情形。在共同诉讼中.原告之一或者被告之一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属于上述通知所称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因第三人是参加他人之间的诉讼.故无论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其住所地是否在本辖区不影响案件的管辖。  相似文献   

18.
一起诉保险公司要求赔偿金的案子,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诉讼.但因为原、被告及受害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让案件在法律层面争议重重.作为主审法官,面对因过失导致爱孙死亡的被告,在确保依法公正裁决的同时,我想到更多的是尽可能减少双方同堂庭审的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涉案事件对双方心理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原告和被告资格的恒定性,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只能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被告则只能是行政机关,这样一种关系和位置不能互换。与此特点相应的是双方当事人在诉讼权利与义务上存在一定差别,总的来看是被告享受的诉讼权利较原告要少,而所承担的诉讼义务较原告要多。这是不是意味着诉讼双方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呢?不是的,恰恰相反,这样做是为了使行政机关和  相似文献   

20.
离婚协议——一场诉讼的开端一纸诉状上,让法官注意到的是,原告樊灵写到,我和老公感情不错,我对他现在也有感情,但是由于被告一直不让我出去工作,加上他母亲对我们的感情一直不看好,我现在申请离婚,并且要求被告给我10万元的精神补偿。看到双方感情并未破裂,本来认为可以调解和好,在将原告、被告叫至法庭后,原告却态度坚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