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06,(10):27-33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其产党;他是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个戴着手铐走完了万里征途的人,他就是已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廖承志。 廖承志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廖仲恺先生和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现代画家何香凝女士的儿子。在学生时代他就接受马列主义教育,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党先后派往德国、荷兰、比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是国民党元老,他却在革命危急时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7次坐牢,却对革命忠贞不渝;他戴着手铐随红军长征,却对押解他的战士关怀备至。他就是晚年被尊称为“廖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  相似文献   

5.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6.
一个乡党委书记的蜕变纪剑,纪元往昔,他的头顶曾闪烁过一军队军官、法庭庭长、乡人大主席、乡党委书记"的耀眼光环。今天,他却戴着冰冷的手铐,拖着蹒跚的步子,在检察人员的羁押下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看守所的铁门。从乡党委书记到囚犯。这就是洛南县窄口河乡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杨飞 《党史纵览》2008,(9):26-31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毛泽东曾亲自为其颁发红星奖章。他就是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的,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钟赤兵。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军委民航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8.
廖承志是新华社的早期负责人之一,他曾两次领导新华社的工作,对新华社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 廖承志长征到达陕北保安,在红色中华通讯社担任外国电讯负责人。中共中央迁到延安后,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廖承志负责全部外电,是新华社主要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毛泽东曾亲自为他颁发红星奖章。他就是独腿走完长征路、闻名中外的解放军虎将——钟赤兵。血战雄关,重伤不下火线钟赤兵,1914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城关镇。1930年6月,彭德怀率红五军来到平江,16岁的他报名参加了红军。因作战勇敢,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云南扎西,在这里进行整编。全军  相似文献   

10.
近20多年来,重走长征路的仁人志士不少,有作家、新闻记者、红军后代,也有普通老百姓,甚至国际友人,其中许多人还写文章、著书。而作为党史专家的石仲泉教授,走出书斋,自1997年9月到2005年6月,断断续续地基本走完了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路的全程,同时还走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以及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段。石仲泉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立思考,撰写了《长征行》一书。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文革"特殊岁月里,周恩来像一棵大树一样保护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老干部、艺术家和科学家等等,所以被人们赞誉为"参天大树护英华"。然而本文说的却是一位曾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过的、名叫霍英华的女同志受周恩来的秘密委托保护廖承志的事。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在广州就认识了还是翩翩少年的廖承志。"文革"时,廖承志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简称"外办")副主任。由于历史上的复杂经历,他成了造反派们批斗、冲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除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之外,身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的廖承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国后的30多年里,廖承志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廖承志对孙平化说:“老孙,你还真有水平,讲了连日本人都听不懂的日语。”建国伊始,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廖承志成为中国政府在对日关系一线工作中的主要负责人。除廖承志外,郭沫若、赵安博、张香山、孙平化、肖向前等一批早年曾留学日本的人员,也战斗在对日外交工作的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影响下实行反共反华敌视…  相似文献   

13.
廖承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新中国新闻、侨务、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与周恩来很早就认识,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之一。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生前讲道:“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周恩来曾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此,廖承志感叹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早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16岁的廖承志还…  相似文献   

14.
会师后不久,红二十五军医官、看护很快安排就绪。戴觉敏分到第一后方医院,继续当看护。直罗镇战役胜利后,许多伤员由前方转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戴觉敏和同志们日以继夜地护理伤员,有时连吃饭都怕耽搁。院长李资平知道她是打着摆子走完长征路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担心她累垮了,劝她注意休息。她认真的回答说:“长征挺过来了,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  相似文献   

15.
陈玉桃 《党史文苑》2005,(11):34-37
杨卓:独腿走完长征路 杨卓,原名杨德才,兴国县永丰乡蕉溪村人,1914年生,14岁时开始为革命站岗放哨.16岁那年,他从家里偷偷来到县城报名当红军,本应找扩红委员会报名,但他却找到肃反委员会去了.肃反委主任王天存热情接待,听了他的要求后,破例给他开了去红色警卫营的介绍信,由此顺利当上了警卫营战士,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小鬼".  相似文献   

16.
罗开富同志(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曾经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徒步走完全程,写下了300多篇《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罗开富同志再一次以其重走长征路的切身感受,为我们诠释永镌史册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7.
1935年,张国焘出任红军总政治委员,把廖承志打成反革命清洗出党,由保安人员押解往宁夏等候处决。廖承志穿着灰布军装,头戴被摘除了红星的军帽。被五花大绑着走在路上。突然,几匹快马从他身旁奔驰而过,其中一个人猛地勒马回头看他。廖承志一看原来是周恩来。但是,这位世叔只打量了廖承志一眼,就形同陌人地又纵马而去。廖承志嗟叹世态炎凉。因为他知道张国焘已宣布今晚要枪毙他。不料,当晚张国焘又传召了廖承志,周恩来也在场。张国焘知道周廖两家的情谊,但却佯装不知地问周恩来:“你俩早就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参加80年前长征的女红军约有2000多人,但胜利地走过来,新中国成立后仍坚持在革命队伍里的不足百人。其中,有唯一一对亲姐妹,姐姐叫蹇先任,妹妹叫蹇先佛。姐妹俩都嫁给了红军高级将领,背着孩子走完充满艰辛坎坷的长征路,被周恩来誉为"长征姊妹花"。她们用可歌可泣的非凡经历,写下了战地女杰的传奇人生。第一奇:姐妹俩相继参加红军,姐姐嫁给了贺龙,妹妹嫁给了萧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13家公司和个人贿赂167万元人民币及10万美元。1月23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谢功卓涉嫌受贿一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谢功卓表示认罪,说到动情处,还一度哽咽,泣不成声。1月23日上午9时许,庭审开始,1月2日刚过54岁生日的谢功卓戴着手铐,走到被告人席前。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9,(9)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有位年轻的红军将领是被抬着走完长征路的。他就是我省平江格的钟赤兵中将。钟赤兵原名钟志禄,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随军参加长征,12月底,时任红三军团五师政委的钟赤兵,在率领部队强渡湘江,阻击桂系军阀的战斗中负伤。1935年2月,在攻打娄山关,二占遵义城的战斗中,他率部冲锋,右腿连中九弹,被迫载肢。考虑到他伤势严重,行动不便,部队曾决定将他与其他伤病员一起留在当地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