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改革历程。这二十年中,国有企业的角色,经历了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用户是上帝”,从政府机关的行政附属物到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的变化过程。二十年的国企改革,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其中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曲折和失误,因而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回顾过去的二十年,展望未  相似文献   

2.
产权探微及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是当今法学和经济学研究极为关注的话题 ,对产权有种种不同的诠释 ,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企业产权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型式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构造应基于国有资产的二重性而进行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产权概念及其特点一般地讲,产权就是关于财产的权利,或者是关于财产的一组权利。由于这个产权定义宽泛,对使用的范围未作具体界定,就容易引起混乱。因此,我们认为,在认识产权问题时,要对使用的范围作严格的界定,不要一般地使用没有界定的空泛的产权概念。当前产权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的改造上,对此,我们就提一个企业法人产权的概念,把产权界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所谓企业法人制度这样一个内容上来讨论。我们所讲的产权,是指与现代企业制度联系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产权问题的分析论证 ,指出产权是一个上位的概念 ,所有权是它的表现形式之一 ,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供求关系紧张状态导致了产权显示出独立于所有权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法人制度结合形成新的权利类型——公司法人产权 ,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关于“法人财产权”学说的不足 ,探讨了确认公司法人产权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国企改革的任务仍未完成: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尽合理;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只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国企改革尚未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存量资产要明晰产权,不能流失。增量资产应以产权改革为基础,实现产权明晰化和股权多元化,完善股权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领导力量,搞活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战略意义。最近,党中央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搞好。本文认为,搞好国有企业,除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以外,重点在于解决好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一、产权明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  相似文献   

9.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其变革的根本动力及判断未来的走向来源于四个方面: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冲突,新的改革理念的产生,还有行动者的作用即政治精英的作用。每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本质都是力图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外在压力与政府机构本身存在的内在冲突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深化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对理顺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和实现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促使国有企业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国有企业产权的理论和法律界定产权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现代产权理论认为,财产所有权是可以分离的,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财产所有权的核心即收益权具有较高程度的排他性,而占有、使用、处分权不具有排他性,与所有权是可以分离的.因此,产权不是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和谐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部分企业长期亏损,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顽症。其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够和谐、财产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未能理顺。为此,本文提出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权和监督管理经营权“三权分离”的观点,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香港学者郎咸平质疑格林柯尔入主科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引发经济学界争论的事件,探讨了在国有企业改制改革中,完善市场秩序和法规,强化监察机制,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并明确主张把建立健全市场秩序的问题,当成比产权改革更为紧迫的问题解决,政府在立法、执法和监管法规方面应加快步伐、加强力度,在立法、执法定位和导向上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3.
改革之前二十年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优先发展重工业治理目标、一元化治理结构、整合性治理体制和非制度化阶级斗争等四方面为主体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优先发展重工业治理目标是本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原则和确立依据。这一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表明,单一化的国家治理目标虽则可能产生高度整合功能的制度和较高治理绩效,但存在扭曲治理的正当性与有效性关系的道德风险,以及为补足整合性体制缺陷而形成非制度化治理方式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20世纪50年代所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民为国家工业化承担资本原始积累的任务,不仅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而且还将存在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全过程。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又是资本原始积累和计划经济体制赖于运行的基础,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又不能超越于发展的程度。通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揭示实现这一转变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陕西的国有企业主要着眼于对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进行微调和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企业自主权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改革使陕西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基本确立,使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基本确立,使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企改革历经扩权让利实行利润留成、推广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产权制度改革4个阶段,已取得决定性成果;但还存在基础行业与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深化改革要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二十年后的今天,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吹响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十五届三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制度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问题。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契约论观点,企业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集。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国有企业,可以将其视为政府与企业员工之间关于权利和责任的契约性安排,而改革则是对这种契约性安排的重新调整,实际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的思考吴振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顺利推进这项事业,需要解决许许多多极其复杂的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问题。这个结合的关键则是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产权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对它进行科学的认识,以增强其实践性、适应我国当前产权改革的需要。理论界对马克思产权理论存在一些误读,明确对待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态度非常重要,这关系到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和我国产权改革的实效性。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传统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领域之外,农村产权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产权改革、劳动力产权保护等领域都需要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