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人的无稽之谈是“名言”,凡人的肺腑之言叫“废话”;名人蓬头垢面叫“艺术气质”,凡人不讲卫生叫“邋遢”;名人稍上年纪叫“某老”,凡人年纪再大也叫“老某”: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世俗历来如此,敬重名人而轻视凡人。其实这是对历史的大大不公。  相似文献   

2.
底线     
李波 《法制博览》2008,(12):13-13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今城市人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忙”。看看我们的周围,大人忙,孩子也忙;男人忙,女人也忙;当官的忙,老百姓也忙;上班的忙,下岗的也忙……好像不忙不足以成其为城市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总是“吃了吗?”现在已改作“在忙啥呢?”“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算是好的,忙到太阳上山也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3.
次道德     
常侠 《法制博览》2008,(18):8-8
现在有人提出“次道德”这个概念。 何为次道德,比如医院宰人,人们把宰人狠的叫不道德,把宰人轻的叫次道德;小偷偷了人的包,把包里的钱捏干净,把证件归还,小偷就成了次道德者。官场不以德能勤绩提拔干部,而是买官卖官、行贿受贿,一个官收了人家的钱为人家办事,就是“讲道德”,收了人家的钱不给人家办事就是不道德。这些实际上是现代人对道德标准和要求低价处理,暴露的是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更严峻了。  相似文献   

4.
搞笑的玩意儿,挺多;有些“搞笑”,叫人哭笑不得。 《长江日报》载侯志川一文,题为《贪官的思维很搞笑》。贪官的思维,怎么“很搞笑”呢?这里不重复了。但是侯文中“著名贪官成克杰”之说,却叫我觉得真有点儿“搞笑”。  相似文献   

5.
谁做     
刘心武 《法制博览》2008,(16):49-49
算来今年要满五十岁了,参加工作以后,听惯了“小刘”的称呼。后来专门搞创作,也很享受过一番“青年作家”的头衔。现在年届五十,渐渐有人叫我“老刘”,无论如何再不能划归青年行列了。  相似文献   

6.
喝吧,中国     
王朔在《新狂人日记》中描述过一个叫“三哥”的,大家每天都顶着“三哥”的名目吃饭:周一,三哥要去天津了;周二,三哥又不走了;周三,三哥真走了;周四,三哥回来了。  相似文献   

7.
绰号也叫外号,或者叫浑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含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追本溯源,绰号最早见于汉代,如严延年、郅都、董宣是三个酷吏,他们用法严酷,世称之为“屠伯”、“苍鹰”、“卧虎”;杨震因为博学,而被人尊称为“关西孔子”。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10,(3):34-35
打小就知道人民群众这个词。现在也总听说人民群众这个词,可人民群众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直犯糊涂。人民群众有时候叫人民,有时候叫群众;有时候叫人民群众。就如人的名字,拆开了叫合起来叫,反正称呼的都是一个对象,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9.
朱铁志 《法制博览》2009,(16):54-54
在日趋浮躁的社会气氛和心理状态下,静静地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奢侈。过去读书的,现在变得只读杂志;过去读杂志的,现在只看报纸;过去看报纸的,现在能看标题就算不错了。年终岁首,读书人有清理书账的习惯。对我而言,书账主要不是指一年当中买书花了多少钱,而是究竟读了几本好书。这样一想,就不免有些汗颜。总的感觉是:工作越来越忙,书越读越少。常常忙过一天后疲劳地躺在床上,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种情怀叫坚守,有一种力量叫责任,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伴随着一阵阵嘹亮的歌声,首都工会工作者用行动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献礼新中国成立74周年。筑梦新时代,实干勇担当。首都工会工作者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把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引领职工在首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1.
慈禧陵寝的正式名称叫“菩陀峪定东陵”。为什么出现这么复杂的名称?清制,皇后陵的名称是根据皇帝陵名来确定的,其中第一个字与其丈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相同,第二字根据其丈夫陵的相对方向而定。慈禧的丈夫成丰皇帝的陵寝叫定陵,慈禧陵又在定陵的东面,所以叫“定东陵”。可是,咸丰皇帝的另一位皇后的陵寝——慈安陵也是在定陵东面,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定东陵:为了便于区别,就在二陵名前面分别冠以地名。慈安陵位于普祥峪,所以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位于菩陀峪,所以就叫“菩陀峪定东陵”。  相似文献   

12.
“失败国家”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人们把穷到极点的国家称为“第四世界”,现在看来,比第四世界状态还可怕的,是国家的失败和崩溃。  相似文献   

13.
龙应台 《法制博览》2011,(18):14-14
厦门海外几公里处有一个岛,叫金门,朱熹曾经在那里讲学。在21世纪初,你若上网键人“金门”这两个字,立即浮现的大多是欢乐的讯息:“三日金门游”、“好金门3999元,不包含兵险”、“战地风光余韵犹存”、“炮弹做成菜刀——非买不可的战区纪念品”……知名的同际艺术家来到碉堡里表演,政治人物发表演说要人们挥别过去的“悲情”,拥抱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某银行营业大厅。一男人冲到柜台前:“打劫!把饯交出来!” “你有证件吗?万一你不是劫匪,是伪装的呢?现在什么人都有。” 玛莎,等等,先别把钱给他。我把信贷部的姑娘们叫出来,让她们也见识见识。打劫可不是每天都有啊!”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2):55-55
中国,过去是礼仪之邦,现在是礼品之国。礼仪是待人接物的礼貌规矩,“杖者出,斯出矣”。礼品是商品,是人情投资,有时更是人情投机,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现在,送礼是一门处世为人的学问。  相似文献   

16.
徐勤 《法制博览》2011,(6):32-32
过去常看新闻报道,知道农民、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是“弱势群体”,街头市场小商小贩是“弱势群体”。最近看了几条新闻,忽而发现原来现今人们都是“弱势群体”了:《大家文摘报》消息,河南济源市城管“沦为”弱势群体,他们因待遇太低而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17.
戴玉 《南风窗》2014,(22):17-17
高校老师群体的公众形象十分堪忧。从“砖家”到“叫兽”,现在又增添了“禽兽”的绰号。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箭。近日被网友举报强吻女学生,并且还“有图有证据”。王小箭事后对媒体表示,他已退休,这两名当事女生并非他的研究生,并称他带学生实践和交流的风格就是“连说带哄”,照片上就是他“哄”的时候。此说一出,无法服众。王小箭最终被“停止教学活动,降低退休待遇”。  相似文献   

18.
真强旺 《法制博览》2010,(14):15-15
“镇”这个行政区域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可谓不城不乡、不工不农。在城市人的心中它是农村,在乡下人的眼中它又是城里。我曾是镇上的人,我居住的镇是个什么样的镇呢?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有两个岗楼,一个民警守西头,一个民警守东头;有两间公厕,镇里人管它叫茅楼;有块闲地叫公园,  相似文献   

19.
艾君 《工会博览》2023,(2):36-39
<正>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出现过许多次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共生共存或者共发展的民间文化,也有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文化事项。在传统民间节日中,其实每个月都有具有民间广泛性、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节日。譬如,“一月节”往往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节”主要指“春耕节”,也叫“春龙节”或“龙抬头”;  相似文献   

20.
“絮矩之道”出自《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在阐述“经”的时候提到的概念。用现在的话说,协同好上级与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合乎制度的要求,就是管理的真谛。“絮”字在中国上古的文字学中含有中心平衡点的内涵,指的是一种度量;“矩”是古人在测量中画方形的用具,可引申为法度。管就是“絮”,协同;理就是“矩”,规范;因而管理就是“絮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