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的共同之处,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坚持抗日;不同之处是,国民党采取消极的片面抗战路线,过分依赖国际援助,而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建党到三大,中共在同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问题上,党内一直争论不休,与共产国际在国共合作方式上存在着分歧.虽然最终确立实行"党内合作"的方针,但实际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国共合作以后,面对国民党右派渐趋反动,中共转为提议退出国民党,改"党内合作"为"党外联盟",因共产国际坚持中共留在国民党内的方针而未果.大革命的失败,引发人们对"党内合作"的争议,至今仍是一个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共产党游击战的胜利,这是国内外军事家一致认为的.但是,游击战并不是共产党的专利,国民党也有,而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国民党投入敌后游击战场的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游击战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武装却迅速衰落瓦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试从国共两党敌后战场的比较中来探讨这一问题,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在战略上,国民党坚持“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消极持久战,忽视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共产党则坚持在抗战中发展自己,消耗敌有生力量,把游击战上升为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的共同之处,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坚持抗日;不同之处是,国民党采取消极的片面抗战路线,过分依赖国际援助,而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政策。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对推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初期,在正面战场屡遭失利的情况下,国民党决定迁都重庆。重庆遂成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中心。为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南方局,作为派驻国民党统治区的代表机关。南方局成立后,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和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坚持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政治上用以打击共产党的主要武器就是“统一”。中国共产党将“统一”的口号夺过来,用以反击国民党反人民反民族的分裂行为,并在思想、政策和实践上,坚持自己对于“统一”问题的原则立场。1.统一于抗战,就是以民族危亡为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民族投降主义。2.统一于团结,就是坚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基础上的联合;反对某一党派的统制政策,反对民族分裂行为。3.统一于进步,就是把国民党拉回到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全面抗战和实现民主改革上,而不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和一党专政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关于“统一”的有关思想、政策和实践,至今对于我们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历史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36年,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蒋介石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遭到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反对.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九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七月,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并宣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严正立场,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这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0.
"和平民主新阶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统 《党的文献》2002,(4):41-49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坚持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参政、和谈、整军巩固国内和平.但蒋介石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坚持独裁立场,发动内战.四平之战后,国共关系破裂,中共在坚持合法斗争的同时,开始进行自卫战争.从维护和平到准备战争,中共中央领导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相煎何太急——爱国华侨谴责皖南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之前,海外广大华侨就对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独裁政策,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十分忧虑;事变发生后,在海外华侨中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和国内人民一道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反对民族分裂、反共内战,克服空前严重危机,争取时局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侵华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顽固派坚持片面抗战和反共立场,把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和力主抗日的民主进步人士、青年学生视为眼中钉,肆意镇压。现就国民党顽固派在江西制造的一系列反共反人民的暴行概述如下: 一、诋毁、偷袭抗日游击队 “芦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达成一致抗日的协议,宣布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党军停止大规模“清剿”游击区。但国民党江西当局的顽固分子仍然坚持反共立场,念念不忘消灭红军游击队。他们借红军游击队整编之际,恶意散布“共匪要求投诚”、  相似文献   

14.
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南昌起义中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共前敌委员会,这一点已是确定无疑,但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境下,共产党人一方面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另一方面希望"与国民党左派合作",并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过程错综复杂。近年来研究南昌起义的成果颇多,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了国民党蒋介石坚持的十年内战,开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战的新局面。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当时并不甘心,他们仍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国共合作,破坏团结抗战,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4月25日的劳山事件,就是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谋杀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破坏国共合作及全国抗战局面的血腥表演。  相似文献   

16.
王祖远 《党史纵横》2013,(10):34-36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之前的三年时间,项英和陈毅一直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得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后,项英和陈毅果断转变斗争鼻潞.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游击队员想不通:共产党人怎么能与斗争多年的敌人“合作”?其中思想斗争最复杂的便是谭余保领导的湘赣游击队。他们坚持在江西武功山区与国民党军对抗,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对推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晋 《北京党史》2006,(6):54-56
身处逆境,最能检验人的意志品质。彭真在解放前住过六年国民党的监狱,“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曾被监禁九年。他受过国民党监狱的酷刑,又受过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磨难中他不仅挺了过来,而且组织领导了在国民党监狱的狱中斗争,坚持了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在失去人身  相似文献   

19.
闽中游击区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国民党宪兵破坏.随后,由于叛徒出卖,莆仙党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正当革命处于危难之际,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王于洁从福州转移回莆田坚持斗争,1934年9月,在莆田灵川西厝村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王于洁任县委书记,游击了也进行整编,任命郑金照为游击队长,潘涛为政委,并决定到莆田西部仙游交界的国民党统治势力薄弱的常太开辟新的活动据点,以求生存图发展.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贵州省境内坚持活动下来的中共组织,在国民党贵州当局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中,根据解放战争开始后新的形势和任务,遵照中央有关指示精神,结合贵州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活动,发动群众、打击敌人,迎接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