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2.
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指战员们誉为"小钢炮";李先念赞誉他"打仗数第一"。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陈锡联。陈锡联(1915-1999),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团长、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司令员、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2015年1月4日,是陈锡联将军百年诞辰,本刊特组织一组图片,记录将军的传奇人生,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16日上午,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铁道部在这里隆重举行座谈会,纪念滕代远同志诞辰100周年。会议高度评价:滕代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领导者之一。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创建人,曾任铁道兵团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已走出了房门,他被值班室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滕代远生前友好和原工作人员“怎么回事?”滕副司令员急…  相似文献   

4.
《四川党史》2003,(6):13-14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庐山会议之后,1959年8月18日至9月13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邓华和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被错误地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被迫交代“反党反毛主席”的“罪行”。广州…  相似文献   

5.
1990年7月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简称"编委会").主任委员:习仲勋[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指解放战争时期,下同)任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王震(曾任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国上将).副主任委员:廖汉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一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杨得志(曾任总参谋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阎揆要(曾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时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开国中将),王恩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二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王世泰(曾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编委由曾参加西北战场指挥作战的军以上领导同志杨秀山(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时任第一兵团二军副军长,开国中将),余秋里(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时任第一兵团一军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冼恒汉(曾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时任第七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傅崇碧(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时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开国少将),张达志(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时任第二兵团第四军军长,开国中将)等23人组成.解放后,他们担任党和国家、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一野战史编写办公室(简称战史办)由兰州军区组建.笔者有幸参加部分章节的撰写,还对"战史"、"战例选编"进行了统稿.  相似文献   

6.
吴东峰 《党史博览》2001,(12):18-23
温玉成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7.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8.
董其武,山西河津县人。曾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绥远省政府主席,1949年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董其武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解放军陆军第69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离职休养的董其武,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董其武将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神圣目标  相似文献   

9.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中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  相似文献   

10.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13军参谋长、代军长,曾参加长征。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出生于广西东兰县东院哨劳石弄英屯(现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旅政治委员,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西进、宿北、白塔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参加了援越抗法斗争。他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勤政廉洁,艰苦朴素,为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2.
秦基伟(1914-1997),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主要任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是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14年11月16日,是秦基伟将军百年诞辰,本刊特组织一组图片,记录将军的传奇人生,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5,(12)
<正>出任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1948年,徐向前率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接连发动了攻打运城、临汾、晋中诸战役,歼灭了山西军阀阎锡山军共10万余人。山西省会太原成为孤城,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逼近太原。8月,为适应形势大发展的需要,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组成第一、第二、第三3个兵团,直属中央军委。第一兵团由徐向前兼任司令员和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任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个纵队,8万余  相似文献   

14.
古月 《党史博览》2009,(10):22-23
何丸希(1906~1982),四川省峨眉具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起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政委,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委,特种兵纵队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5.
唐非 《党史博览》2005,(12):13-17
1948年8月初,胡耀邦来到太原前线正式就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此时的太原城下,战云密布,一场攻坚战已箭在弦上1948年5月,为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大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组成三个兵团,直属中央军委。徐向前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任司令部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第一兵团下辖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个纵队,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6万余人。6月,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发起晋中战役,以6万之师,歼敌10万余众,俘获了阎锡山的第七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晋中地区…  相似文献   

16.
慕安 《党史博采》2007,(9):7-11
林遵(1905—1979),福建福州人。192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9年考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934年毕业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枪炮员、航海官、副舰长。1937年赴德国学习海军潜艇技术。1939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永绥军舰代副舰长,第5游击布雷大队大队长,国防部研究院研究员,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1945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司令。1949年4月23日率海防第2舰队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7.
尤太忠(1918—1998),河南省光山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顾委委员。  相似文献   

18.
阅兵是显示国威军威的军事仪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对此十分重视。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过十多次国庆阅兵,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次。开国大典阅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三日在北平(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然后举行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兼平津卫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分别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筹备工作。受阅部队以陆军为主,刚开始筹建的海、空军…  相似文献   

19.
1949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到达武汉后,遵照中央指示,兼顾筹备湖南解放后的军事领导工作。湖南和平解放后,第十二兵团部队进驻长沙市区。8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由第十二兵团兼,隶属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领导。军区工作机构由十二兵团工作机构组成,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部。肖劲光湖南军区司令员(简历见本刊第一期)黄克诚湖南军区政委(简历见本刊第一期)陈伯钧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四川达县人。1910年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1949年8月…  相似文献   

20.
<正>胡耀邦到三纵搭档郑维山1947年6月2日,晋察冀野战军重新组建,总兵力12万人,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第一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该野战军又被称为"杨罗耿兵团",下辖3个纵队,纵队首长作了调整,分别为:二纵司令员陈正湘,政委李志民;三纵司令员郑维山,政委胡耀邦;四纵司令员曾思玉,政委王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