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取保候审制度作为我国替代羁押的主要措施,其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导致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的大量存在,严重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进行思考,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释制度,提出重新确立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使取保候审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2.
国外立法中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取保候审制度相对应的是保释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各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各国所推崇的刑事诉讼理念的不同,对保释制度的立法态度也存在差异。我国要借鉴英美国家保释制度,对现有的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立法和诉讼理念两个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保释制度是指对被羁押待侦查或审判的人提供担保,保证按照指定的日期出庭,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更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刑诉法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和改进。一是应采用财产保和人保“双保”方式,以提高取保候审的适用率;二是建立取保候审风险责任的免责制度,以提高办案机关和人员适用取保候审的积极性;三是调整和落实保证人的责任,除增设保证金额外,还应进一步明确保证人的监督义务和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5.
保释制度是指在被捕的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从而将其释放的制度.保释制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释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国取保候审并没有国外保释制度发展得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取保候审适用率低、保证方式欠缺、决定主体分工不详、取保候审功能异化、重复取保等。基于对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的考察,应在对国外保释制度借鉴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7.
保释制度是西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维护了公民的辩护权,实现了诉讼经济的要求,也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指导思想以权力为本位,程序公正性程度较低,适用也不规范,故可从保释制度中借鉴相关经验,从转变立法指导思想、明确适用条件、改革保证形式、规定保证金最高限额、完善取保候审审批权等方面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相比英美保释制度,我国取保候审在性质定位上和适用方式上都相去甚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但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方式、适用程序和相关保障措施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借鉴英美保释制度,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羁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的侵害,现代法治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保释制度。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制度”,而保释制度的性质是一种“权利制度”。通过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理论上、立法上还是实践上,取保候审制度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简单的修补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改造现有的取保候审制度,结合国外成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释制度才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学者提出用保释制度替代取保候审制度,由于制度是与诸如司法观念、诉讼模式等紧密相连的,因此,引进保释制度将会因制度和观念性的障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非羁押性的刑事强制措施,客观上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应分析诉讼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和控制这些风险,如构建严密的三级风险控制体系,确保取保候审制度在实践中的效果,同时确保在取保候审情况下刑事诉讼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立保释制度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思路为:1、变革诉讼理论;2、制定统一的保释法;3、坚持扩大适用与限制适用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推进保释的适用范围;4、保释权赋予法院;5、建立保释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程序主体系统在构造上存在权利主体面窄、启动申请主体过少、执行参与主体简单化、独立的救济主体缺位等缺陷。基于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特定的程序对象考虑,在借鉴国外少年保释制度运作的经验和考察本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基础上,应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程序主体系统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目前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规定中,尚存可能发生理解分歧的问题,无法满足提高司法透明度和保护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求,因而有必要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人们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内容并领会其中蕴涵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从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况来看,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中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取保候审适用标准不明确、期限规定不明确、保证金的收取数额弹性过大、缺乏制度性及程序性保障.立法上的缺失以及司法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病.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取保候审的权利化;二是取保候审的程序化.权利属性和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在应然层面上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人权保障功能、程序保障功能、诉讼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适用程序不当、缺乏完善执行机制诸多缺陷,因而很难发挥功效。因此现代法治国家的羁押替代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考察国外羁押替代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