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理论》2015,(13)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此期间,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为:自我意识强,利他动机弱;竞争意识强,合作心理弱;叛逆心理强,情绪管理弱。这些心理特点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道德素质低下,从而引发了很多的社会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感恩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青少年感恩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把青少年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指出青少年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青少年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要依靠社会实践、榜样示范和协同教育的路径来加强青少年教育。这些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深圳市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方案”。这是深圳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大胆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实行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有利于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4.
近十余年来,苏联为了适应本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针对青少年的现状、特点和他们中不断发生的各种思想倾向与社会问题,千方百计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施加思想政治影响。苏联有关领导部门接二连三地召开各种各样有关宣传教育的科学实践会议和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广泛发展学校中的共产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态度”;决定大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青少年犯罪继续呈上升趋势,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我主要通过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分析,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鲍雪梅 《学理论》2014,(32):243-244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对"问题学生"成因及如何关怀"问题学生"、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研究探讨,旨在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创造教育转化的沃土,解决"问题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促使青少年全面成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看重知识、轻品德,重高中轻初中的倾向,在初中教育中,多数教育工作者又感到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困难很大,有的甚至束手无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初中生心理特征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对影响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缺乏科学认识和引导。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潮兴起,留下青少年由隔代老人看管居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江西省永新县计生部门,为加强和改进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留守少年构筑“三室一厅”的教育平台,深受留守儿童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孟庆铂  刘萍 《学理论》2009,(10):89-90
青少年犯罪是一大社会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特点、类型,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介绍。旨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矫正其犯罪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Social scientists'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teenage employment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programs providing teenagers with work experience should have worked better than they have. One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failed to deliver an otherwise effective treatmen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re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The first is that the apparent benefits of working during the teenage years are illusory, reflecting only unmeasured differences between teens who do and do not work. A second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groups targeted by government programs, the disadvantaged, benefit less from working as teenagers. A third explanation asserts that program participants and working teens experience different benefits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employment experiences. Using information on brother pair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issues. It determines that conventional analyses of the returns to teenage employment greatly overstate the benefits poor minority teenagers receive from work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ixed success of previous programs is not primarily due to poor implementation or government involvement per se. Rather, these programs have had limited success because, for those teenagers targeted, work experience during the teenage years does not raise future earnings.  相似文献   

12.
郭佩君 《学理论》2012,(10):45-4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拥有领导核心功能,利益综合、协调与表达功能以及政治录用与政治社会化功能。新时期,农村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变革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挑战。权威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权威的树立并不意味着权威问题的永久解决,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必须关注农村社会各层面的变动,提升其功能发挥的效果,重塑自身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While the fertility effects of improving teenagers’ access to contraception are theoretically ambiguous, most empirical work has shown that access decreases teen fertility.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fertility effects of access to condoms—a method of contraception not considered in prior work. We exploit variation across counties and across time in teenagers’ exposure to condom distribution programs in schools. We find that access to condoms in schools increases teen fertility by about 12 perc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condom access varied significantly across different programs; the positive fertility estimates are driven by communities where condoms are provided without mandated counseling. Programs that mandated counseling have zero or negative fertility effects, but estimates on these counties are less robust across spec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张秀梅 《学理论》2012,(11):248-249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广大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中产生的精神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精神内容丰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起巨大作用。当代青少年正处于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烈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可能对青少年产生各种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在青少年中弘扬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对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近期有关于中国知名戒网瘾专家杨永信用强行禁闭、电休克等非人道的手段进行治疗网瘾患者的事件为引,从家庭保障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家庭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少年愈演愈烈的辍学现象,本文从农民流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大规模的持续的农民流动带来了村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结构的深刻变迁,这对农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在城市的农村流动儿童所遭遇的生活和教育障碍使得农村青少年在文凭竞争中本有的不利地位愈加恶化。所有这些因素连同日益泛滥的功利价值现,致使很多孩子在学业受阻之后很快转向打工挣钱而非继续学业。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The imposition of a national 21-year minimum drinking age has sparked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in recent years. Critics have contended that the perceived “successes” of the increased drinking age are actually due to underlying trends toward fewer alcohol-related crashes among teenagers, and would have occurred in the absence of an increased drinking age. I use monthly Wisconsin time-series data from 1976 to 1993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minimum drinking ages on alcohol-related crashes involving teenagers. I find that raising the drinking age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ly lower alcohol-related crash rates involving teenagers. In addition, I find evidence that crashes increased in years in which Wisconsin's drinking age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its neighbors, suggesting that “border hopping” resulted from interjurisdictional policy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既需要物质“硬实力”,也需要文化“软实力”,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助于形成一种廉洁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文化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仅强调制度健全还不够,要从自律意识、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貌,一种生活方式,以解决源头防腐的根本问题。领导干部应起到示范作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人管起,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万事民为先,在广大群众中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20.
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信访举报是民意诉求的渠道、拓展群众监督的路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由于部分信访举报人自身素质不高、群众参与渠道运行不畅、纪检监察机关权责不够清晰、权责偏低等问题,给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优化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切实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群众工作能力,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促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