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群众》2017,(6)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书记李强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隐性财富’,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公共服务保障好了,就可以减少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也就提高了收入的含金量。"强调"隐性财富",赋予了富民新的内涵,对"聚焦富民"新实践具有指导与矫正作用。聚焦富民,首要的当然是增加"可见财富"。在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中,居民收入是第一位的。老百姓腰包真正鼓起来,才有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7)
<正>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富民"的响亮口号后,立即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富民确实是当下江苏发展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实是广大百姓的热切期盼。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下,江苏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一直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针对  相似文献   

3.
<正>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刘重就提高我市居民收入建议:1.我市老百姓的收入与经济的发展要基本同步增长。在新的形势下,天津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关注百姓的收入。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觉到天津经济的发展与百姓收入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2.尽快制定我市居民收入增长计划与实现措施。我市居民收入增长要有具体的预期目标,要让老百姓有奔头、有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建立在过硬的富民成果之上,这样的发展才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才会更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这样的小康才更有说服力、才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省委书记李强就贯彻落实党代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12)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聚焦富民",这充分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核心要求,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聚焦富民,首要的是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我们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根本途径,以鼓励和支持创业为主攻方向,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为重要支撑,以强化工资收入分配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6.
李芸战炤磊 《群众》2017,(18):43-44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形象地比喻为“三个口袋”,并且明确提出要“‘三个口袋’更加充实”的发展目标。强调“三个口袋”更加充实,不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的规模,更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质量,要能给社会带来实实在在尽可能多的收入。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是目标归属,企业利润稳定增长是动力引擎,财政收入适度增长是润滑剂和调节器。只有三者在良性互动的轨道上协同增长,才能逐步接近社会财富持续稳定增长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7.
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被称作是政府、企业、居民的三只口袋,这三只口袋里的钱装得怎么样,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有力的说明。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发展最为困难的2009年,浙江,以三只口袋鼓起来的事实,向人们证明:浙江的经济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乡音》2012,(4):17-18
民生无小事事事都关心民生问题一直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住房保障、居民收入、医保社保、空气质量、教育公平……一个个牵扯着百姓"幸福感"的指标,也同样牵扯着委员们的心。如何"尽心尽力惠民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讨论,更成为委员们在最高参政议政殿堂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种经济学核算方式出发对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所提目标并非基于当年价格;若按照CPI调整居民收入,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若按照可比价格GDP增速调整居民收入,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有挑战性,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翻番是最大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8,(2):14-16
2008年1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3.1分,比上一年度的72.6分提高0.5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的饮食结构会更趋合理;而政府对食品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也让百姓的饮食越来越安全。  相似文献   

11.
观点     
□居民收入比GDP增速更需要"保"——新京报载文说,今年,GDP增速要"保8",以政府现有的宏观调控资源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但如果我们每年根据GDP增幅,也给居民收入增幅以及居民收入占GDP比例定一个目标,以保障居民收入的增长,那么消费的增长应该容易"被刺激"得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收入倍增计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城乡居民收入目标,即"到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万元、1.1万元以上".探索完善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加快"翻番"进程,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3)
<正>江苏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一表述包含了"百姓富、环境美"的要求,将指导我们认真处理好生态和富民的关系。生态与富民共赢随着经济社会逐步向更高境界发展,作为"聚焦富民"行动对象的  相似文献   

14.
正"绿杨城郭是扬州"是人们对扬州的印象,瘦西湖、何园、个园等园林便是其写照。如今,"绿杨城郭"的内涵又有了新延伸,扬州不仅有"高大上"的古典园林,还在城市黄金地块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中心、体育休闲公园,甚至在老城区见缝插针地布局了一批"口袋公园"。这些公园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实现了城市与公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潜移默化地培育着百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传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袁浩 《前进》2014,(1):62-62
<正>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给领导干部念了一副关于官德的对联。这副对联源自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全文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的作者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笔者以为,品读这副官德对联,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高成本”维权之怪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侵权就得维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对百姓权益的基本保障。但中国的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中国的百姓一提到维权,要么虚汗淋漓,眼光游离;要么拍案而起,愤慨难当;要么噤若寒蝉,浑身发抖。有些地方很少有人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报道的侵权单位趾高气扬与百姓忍声吞气案例已屡见不鲜。百姓采取沉默的方式来消极对待自己被侵权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维权成本让百姓望而却步。高昂的成本使百姓维权成为花费高、风险大而又往往赔本"的买卖",给那些侵权单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使其免于被追究、查处。维权成本太高已成为中国式特色。高维权成本往往使民众"赢了官司输了钱",这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指责。现在到了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17.
侵权就得维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对百姓权益的基本保障。但中国的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中国的百姓一提到维权,要么虚汗淋漓,眼光游离;要么拍案而起,愤慨难当;要么噤若寒蝉,浑身发抖。有些地方很少有人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报道的侵权单位趾高气扬与百姓忍声吞气案例已屡见不鲜。百姓采取沉默的方式来消极对待自己被侵权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维权成本让百姓望而却步。高昂的成本使百姓维权成为花费高、风险大而又往往赔本"的买卖",给那些侵权单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使其免于被追究、查处。维权成本太高已成为中国式特色。高维权成本往往使民众"赢了官司输了钱",这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指责。现在到了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对50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的一项生活意向调查表明:85%的居民认为医疗改革已成为百姓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排在第一位,与社保、房改、环保、居民收入、教  相似文献   

19.
侵权就得维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对百姓权益的基本保障。但中国的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中国的百姓一提到维权,要么虚汗淋漓,眼光游离;要么拍案而起,愤慨难当;要么噤若寒蝉,浑身发抖。有些地方很少有人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报道的侵权单位趾高气扬与百姓忍声吞气案例已屡见不鲜。百姓采取沉默的方式来消极对待自己被侵权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维权成本让百姓望而却步。高昂的成本使百姓维权成为花费高、风险大而又往往赔本"的买卖",给那些侵权单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使其免于被追究、查处。维权成本太高已成为中国式特色。高维权成本往往使民众"赢了官司输了钱",这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指责。现在到了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20.
地方实践     
侵权就得维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对百姓权益的基本保障。但中国的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中国的百姓一提到维权,要么虚汗淋漓,眼光游离;要么拍案而起,愤慨难当;要么噤若寒蝉,浑身发抖。有些地方很少有人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报道的侵权单位趾高气扬与百姓忍声吞气案例已屡见不鲜。百姓采取沉默的方式来消极对待自己被侵权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维权成本让百姓望而却步。高昂的成本使百姓维权成为花费高、风险大而又往往赔本"的买卖",给那些侵权单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使其免于被追究、查处。维权成本太高已成为中国式特色。高维权成本往往使民众"赢了官司输了钱",这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指责。现在到了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