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贤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时下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他们能够为自己家乡发展提供一些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运用乡贤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利用乡贤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凝聚乡贤力量,形成乡贤合力;创造良好的乡贤投资的环境,利用乡贤经济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寻找合适项目、采用合适方式吸引乡贤支持乡村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挖掘乡贤文化资源有效推进乡风民俗建设,激励在乡公众向善、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必须注意的是,运用乡贤资源需要有意识避免一些负面可能。  相似文献   

2.
高睿 《小康》2023,(14):30-31
<正>广大乡贤人才和商会组织是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广东湖北商会搭建商会与企业家、政府的连心桥,湖南省湘潭市整合乡贤资源,积极拉动乡贤返乡投资建设,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成立乡贤联谊会,鼓舞了更多乡贤“衔泥回巢”。乡贤和商会,虽远赴他乡却心系家乡,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及家乡的召唤,反哺桑梓,以多种方式投身家乡建设,成为一支扎根县域的招商引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乡贤文化重塑与乡村治理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乡村,蕴含着强大的道德榜样力量。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治理问题逐渐凸现。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改善治理环境,吸引乡贤回归乡村;夯实治理基础,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有效利用文化资源,重塑乡贤文化。  相似文献   

4.
乡贤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描述乡村特定阶层的话语,与当下乡村社会现实阶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当前媒体与学者所热议的"乡贤",一般而言是城市中以知识、文化、道德为内在特质的群体下乡,这种乡贤介入有着自我内在的行动逻辑。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的机理,直接影响到乡贤介入乡村后的行为方式——有可能有助于乡村建设,也有可能与乡村建设产生冲突。因此,应该避免"乡贤"与"乡村经济精英"二者混淆使用的状况,并在明确乡贤融入乡村的相应政治、经济条件保障基础上,推动乡村"新乡贤"群体建构,并促进其乡村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历史,乡贤群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的沟通民众和政府、提供民间人才储备等重要作用,值得反思借鉴。乡贤群体是传统中国社会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发展,"新乡贤"群体不断成长壮大,已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手。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优良传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晋峰 《前进》2016,(6):50-53
正为倡导文明乡风,滋养社会主流价值观,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4年以来,阳城县以"百名干部访乡贤"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弘扬乡贤文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现就阳城县弘扬乡贤文化工作做一些浅层次的交流和探讨。一、阳城县弘扬乡贤文化的背景和由来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8)
正当下,有一个时尚的说法——乡贤或者是新乡贤,这种打着乡土气息的官帽正如同宾馆、会所被"内部食堂"、"农家乐"所遮掩那样,正强劲地蔓延开来,也可以说不少地方就是在用"乡贤"的名称来取代同乡会、同学会等等的露骨帮派说法。乡贤,顾名思义指的是乡里德行高尚的人,他们没有官民之  相似文献   

8.
正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近年,获嘉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形式,通过各乡镇成立的村级乡贤参事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乡贤"的重要作用,汇聚多方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健全乡贤组织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主体是人大代表。只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才能推进人大工作上新台阶。获嘉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参与乡贤参事会工  相似文献   

9.
<正>为充分发挥乡贤作用,留住美好乡愁,沭阳县政协组织开展的"荐乡贤、留乡愁"普查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地进行。普查中,县政协要求各乡镇按照"以德为先、有益发展"的原则,举荐出一批出生或奉献在沭阳、品行才学为人称道的各领域人才,以及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工匠艺人等;通过挖掘和找寻,把承载乡愁  相似文献   

10.
<正>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虽已告一段落,但此次交流活动难忘的片段却始终萦绕心间。乡音不改期待满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家时总是心怀忐忑,但163名台湾大陈籍乡贤却对此次浙江台州椒江大陈之行充满了期待。在开往大陈岛的庆达9号客轮上,台湾乡贤们互相畅谈着故乡的人和事,话语间浸透着浓浓的乡情。60多年过去了,大陈籍台湾乡贤  相似文献   

11.
正"乡贤"一词在各种工具书籍中的解释有几十种之多,但觉得解释的都不够全面、深刻、到位。我认为"乡贤"就是在乡里德行高尚、才能横溢的人。其特征有二:一是在乡里具有高知名度、大号召力;二是在处理乡里事务中有办法、有绝招。其内生性权威在维护乡村秩序、道德教化、文化传播、经济救助、化解矛盾、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正能量的角色。当前,我国已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贤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乡贤既  相似文献   

12.
市县简讯     
正赣榆区政协助力"新乡贤文化"建设。为鼓励和吸引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近年来,连云港赣榆区政协通过"五化"助力"新乡贤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现代乡风文明新"名片"。一是立体化宣传"乡贤"。精心制作《走近赣榆乡贤》系列电视节目,组织新闻媒体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展示新乡贤风采。二是生活化传承"乡贤"。以新乡贤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事迹为原型,以文学、绘画、书法、微电影、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和新乡贤主题演讲、事迹演说等方式再现新乡贤嘉言懿行。三是大众化崇学"乡贤"。在学校开展"学乡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广西》2016年第22期《乡村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乡贤作用》一文提到,乡贤之士以自己的学识、技艺及文化修养,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在社会建设、中华文明传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乡贤文化是对传统的重拾,对美德的追寻,对乡村人文理想的重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南宁市宾阳县在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形成了以"爱家爱乡、守望相助、诚信敬业、平等包容"为内涵的宾阳乡贤文化,有力助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树立乡贤德行,推进乡风文明落地生根。宾阳县以培育乡风文明为目标,通过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继承和弘扬益在当代的乡贤文化。宜居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宾阳县已有150户  相似文献   

16.
正上思县——组建"乡贤讲学团"开展巡回授课。组织各乡镇的退休返乡干部、复员军人、道德模范、致富带富能手、老党员等党性强、威望高的"乡贤"党员共20多人,组成"乡贤讲学团",深入乡镇、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巡回讲座。通过讲述党的历史、英雄先烈事迹以及个人亲身经历和体会感悟,激励广大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东兴市——依托民俗特色抓好京族党员学习教育。在氵万尾、  相似文献   

17.
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独特的角色定位,是乡风文明的涵育者、乡村秩序的维护者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村秩序的根基不断削弱,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乡村治理效率有待提升。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实施,更需要借助乡贤这一优势资源弘扬乡贤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主体力量较弱、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是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逐渐彰显。弘扬乡贤文化,应壮大乡贤群体、增强乡贤力量,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5日上午,西施故里浙江省诸暨市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两位乡贤俞国行书法展、寿崇德艺术馆当日开展。诸暨是越国古都,历史悠久,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包含着基层治理的智慧与经验,是千百年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新乡贤文化,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如何推陈出新、因时而为,培育符合时代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