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权力观共产党人从来就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我们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  相似文献   

2.
于晨 《创造》2010,(10):62-63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然而权力却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一方,用坏了则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3.
崔翠萍 《江苏政协》2011,(10):48-49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  相似文献   

4.
正权力观是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重要论述,从权力主体、权力价值、权力行使、权力制约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权力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4,(15):1-1
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公正,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清代学者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贿随好权”。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进行.为什么有人给你送钱,并不是他对你有什么感情.而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头脑不清  相似文献   

6.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我们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权利同公共权力的关系,真正努力实践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实践"三个代表"原则的重要体现.当前领导干部在权力观方面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秀荣 《前进》2003,(11):18
作为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在群众眼里都是“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有一个正确处理怎样做“官”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坏,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和领导权威,还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干群关系。因此说,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以正确的权力观作为搞好工作的基础。牢记宗旨用好权。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就必须牢固树立公仆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个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职责。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能否树立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韩振峰 《传承》2012,(23):60-61
党群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9.
狄建国 《前进》2014,(7):17-17
<正>党如何在执政的条件下搞好自身建设,用科学的制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是党能否做到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大问题。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党风和廉政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为我们如何搞好和强化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撰文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因为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主要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核心问题也是处理好干群关系、解决好干群矛盾,主要责任在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冶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谁在脱离群众?群众本身谈不上脱离群众,普通党员不掌握什么权力,也基本上谈不上脱离群众,容易脱离群众的,还是某些掌握一定权力、甚至享有一定特权的领导干部,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主要来自部分脱离群众的领导干部。一个“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干部要不要实行监督,干部自身要不要接受监督,监督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问题本是毋庸置疑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强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然而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却十分淡薄,甚至抱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监督是对干部的不信任、出难题、挑毛病和找岔子,既损伤干部权威,又增添工作麻烦,于是千方百计逃避监  相似文献   

12.
杨海明 《桂海论丛》2003,19(5):15-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关键的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主、高效、科学、廉洁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环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3.
任何领导者都是一定权力的体现者、代表者,其领导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动用或行使权力的过程.因而,领导的权力观念直接影响其领导行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培养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改造的重要内容.一、牢固树立权力的人民观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根本属性.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力观.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28页).建国后,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  相似文献   

14.
郭杰忠 《前沿》2002,(1):38-40
作风是一面镜子 ,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 ,无一不体现在作风上。作风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好 ,则形象就好 ,领导干部作风不正 ,形象也就不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 ,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 ,坚定不移地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 ,这是党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 ,也是转变领导作风的关键。一、坚持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既是作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面临着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权力问题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1])。广大领导干部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官员手中多少掌握着一定权力,并且随着职务提升,权力还在扩大。由于领导干部这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能否真正掌好用好手中之权,取信于民,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形象和威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各级领导如何当好人民的公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当前,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领导干部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观,怎样运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对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权力的存在是有…  相似文献   

17.
农华山 《当代广西》2004,(21):36-37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好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在思想上清除落后的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新观念。其中,至少应树立好以下几种观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正确的权力观应当是,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受人民监督的,并按人民的意志任免的;权力与责任是相统一的,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抛弃责任或少负责任的权力行为必将受到人民的追究;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才会把权力授予我们并支持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们才能正确行使好手  相似文献   

18.
权力,顾名思义是指有操纵指挥效用的威权势力。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之于人民,也为人民所用。为什么世界上有的政党顷刻间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而我们的共产党却能够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历经风雨,坚如磐石?关键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应遵循的标准,更是行为规范。可是,当今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那就是权力在一些人中的异化。具体表现为:一是权力变私有。权力既然是人民赋予的,权就要为民所用。可是有的领导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是不讲政治。我们对老百姓应该持什么态度?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虚情假意,不能三心二意,这就是政治”。听罢此言笔者颇有同感。 讲政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着党和国家重大权力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0.
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利益,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说它是一个老问题,是因为我们党一贯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昕带来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巨大变革,协调、整合群众利益难度加大.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在理论上把"一切为了人民"与"一切依靠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刻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并且提升自己凝聚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达到党的巩固执政地位.这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