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曰“天高皇帝远“,这当然是事实。元末台州、温州、处州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明·黄溥:《闭中今古录》)官多如毛,吏治腐败,法纪荡然,民不聊生,最后只能是惟有一个反字了得。这是中国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的历史悲剧!而细察古今,则又不难发现:天高皇帝近,更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清中叶学者陈其言《庸闲斋笔记》卷八载谓:“黔中苗人称天子为‘京里老皇帝’,称大小官府皆曰‘皇帝’,其私称官府则曰‘朦’。粤西瑶人称官府曰‘瞎’。噫!‘朦’、‘瞎’之称,殆《春秋》一字之褒与?”这条史料颇为典型。“称大小官  相似文献   

2.
病入膏肓     
公(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相似文献   

3.
官贵神速     
好事者对某些领导办事效率低的现象有如下形容:一曰“一传不到位”,上级领导交办某件事情,该办此事的领导者不去立刻办理,一拖再拖,长期梗塞在那里;二曰“两可先生”,不负责任,万事不表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三曰“三旨宰相”,在自己工作权限内完全可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左一个请示,右一个呈批,等因奉此,毫无主动性,四曰“四面扯皮”,机构林立,环  相似文献   

4.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同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音西)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相似文献   

5.
深化改革中出现哪些“杂音”、“躁音”呢?归结起来大体上如下: 一曰:什么都如何如何变了;二曰:什么都如何如何涨了;三曰:什么都如何如何糟了;四曰:什么都如何如何差了;五曰:什么都如何如何弱了;六曰:什么都如何如何坏了;七曰:什么都如何如何不行了;八曰:什么都如何如何难了;九曰:什么都如何如何不如从前了;十曰:什么都如何如何不如外国了。 “杂音”、“躁音”混淆视听、鱼目混珠,使人们对深化改革发生误解,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泄气、怨气、怒气,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杂音”、“躁音”从那里来的呢,我认为:(1)来自一些领导干部不读书、不看  相似文献   

6.
对待功劳和过错的态度,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 《论语》有云:"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将进城门,他一面鞭打马匹,一面说:"不是我大胆殿后,是马匹不肯向前跑."对此,孔子给予高度评价,说孟之反"功不独...  相似文献   

7.
亦步亦趨     
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音撑)乎其後矣!”仲尼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  相似文献   

8.
韩国之恋     
我有幸数次到近邻韩国出差访问,虽然外面的一个洋字也不识,却感觉这山、这水、这人如此亲切,每次都有新感觉。熟识我的老朋友问我:“你个睁眼瞎,为啥乐此不疲地又去韩国啦?”本人答曰:“咱恋上她啦!”  相似文献   

9.
《华阳国志》说:羌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对“昆”与“叟”的命名研究,很有人涉及,这于解决楚民族起源问题正乃一把钥匙。一、昆与卵许慎释“昆”:“同也,从日从比。”徐锴也说:“日日比之是谓同也”,望文生义,不足训。《尔雅·释鱼》曰:“鲲,鱼子”,《郝疏》:“凡鱼之子,总名鲲。”一语启人茅塞。鲲是鱼卵,“昆”莫非是卵么?循着这  相似文献   

10.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把标点改一改,意思就不同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认可,就这么办;不认可,也应让他们了解情况。他是说人民群众有决定权和知情权呀!  相似文献   

11.
咄咄逼人     
〔桓玄与殷仲堪、顾恺之共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音多)逼人!”仲堪眇目故也。——《世说新语·排调》〔译文〕(简体字)〔桓玄和殷仲堪、顾恺之一起说形容危险的话。〕桓玄说:“矛头上淘米剑头上烧饭。”殷仲堪说。“一百岁的老头伸手吊在枯枝上。顾恺之说:“井上的辘轳上躺着婴儿。”殷仲堪有一个参军(参谋一类的官职)在座,说:“瞎子骑着瞎马,半夜面临深池。”殷仲堪说:“咄咄逼人!”因为殷仲堪瞎了一只眼睛的缘故。〔说明〕这是东晋(三一七——四二○年)时代的故事。桓玄、殷仲堪都是当时的大军阀,顾恺之则是著名的画家。咄咄是象声词,  相似文献   

12.
剖腹藏珠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耶,’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上曰:‘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  相似文献   

13.
云溪子 《小康》2006,(5):76-77
一日,儿子与其一位同学在吾跟前谈论工作之事,设想甚多,胆气颇壮,牢骚不少。吾曰:“青年人,不要好高骛远,还是实际些好。”儿子对曰:“老爸,我们的事,您还是少管为好。”吾颇不快:“哪有父亲不管儿子之理!”不想儿子迸出几句话来:“老爸,您是读书人,尚不知古今成大事者,多从小丧父!”接着,从孔夫子到今人,列举了一长串姓名。吾闻言七窍生烟,厉声道:“有父而成大事者众,汝为何不谈?”一番争执,吾胸中之气半日未消,夜里迟迟未眠。“有父母荫佑,乃一大福份!父亲难道成了子女成才的绊脚石?子女为何不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吾越想越气!夜深了,心才…  相似文献   

14.
“震畏四知”。东汉杨震,以廉洁著称。杨震升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之时,道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令王密深夜持金十斤馈赠杨震,杨震坚辞不受,王密劝曰:“暮夜无知者”。杨震责曰:“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得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5.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也。知困然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16.
辞千金之赐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  相似文献   

17.
云溪子 《小康》2005,(9):67-68
吾在机关工作时,有一老同志,名“常喜”。此老整日春风满面,出语诙谐。一日,吾对此老曰:“老某,您名常喜,真名符其实,名不虚传!您老的双亲太有远见了!”此老笑道:“名虽双亲所赐,然唯愿而矣!若求名符其实,非自身竭力不可!”吾又曰:“您豁达乐观,有何妙方,可否赐教一二?”此老答道:“送你一副对联,慢慢悟吧!‘知足胜过长生药,常乐方能晚白头’。”说完,呵呵一笑,拂袖而去。这些年来,吾不时体味对联的含义,觉此中颇有玄机。足者,充满、充实、够量之谓矣。足,有其客观之一面,也有其主观感受的一面。至于“知足”,则更多主观感受了。谈到感受,就…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极力把自己打扮成青年干部的“救世主”。可是,只要看一看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可以发现他们对青年干部不是关心,而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他们“关心”的背后,包藏着反革命的祸心。看看“四人帮”是如何“关心”青年干部的吧!其手段一曰“捧”:给青年干部奉送上“路线觉悟高”、“反潮流的勇士”、“优秀的违反派”等桂冠,给你安上江记的“角”和“刺”。二曰“拉”:或接见照相,或请客送礼,或书信往来,用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拉拢腐蚀,让青年干部在他们的糖衣炮弹面前做虏俘。三曰“拔”:你不是党员吗,  相似文献   

19.
<正>五福的说法出自《尚书·洪范》,说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考终命。说白了,五福就是一要长寿,二要富贵,三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四要生性仁善、宽厚宁静,五要善终,预知自己的死期。这的确是至理名言。现  相似文献   

20.
弱者与强者     
在我们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整天浑浑噩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究其原因,一日自己天生脑子不灵,能力低下,记忆力不好,天赋不如人,心余力绌;二曰物质条件差,社会生活不好,自己生不逢时,叹道:“我是社会的弱者!”只好听天由命,虚度年华。现实果真如此吗? 被人称为“当代中国的保尔”、“八十年代的雷锋”的张海迪,五岁就得了脊髓血管瘤,动了四次大手术,脊柱弯曲成了“S”型,有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弱者了!可就是这样一位弱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