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水成 《前进》2012,(10):15-16
山西省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同志,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28年如一日,执着坚守在司法行政战线最基层,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李司法”,  相似文献   

2.
正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司法局大化镇司法所通过电视宣传形式讲好法治故事,"以案释法"的宣传教育方式新颖独特,起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被评为2016年"全国先进司法所"。这是一个只有政法专项编制4人,在编3人,队伍人均工作覆盖人群达3.5万多人的司法所。就是这么一个小小司法所,在维护社会稳定前沿阵地却是大有作为。全力做好以案释法工作"群众纠纷无小事。"了解司法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2,(16):40-40
"县南部山区的山山水水我都踏过,大大小小的自然村我都走遍,只要群众有要求,我们的调解就延伸到那里。"现年46岁的田阳县司法局田州司法所所长黄华利,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桥业、雷圩、五村、那坡、田州等乡镇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0余年来,他自创农村特色调解法,秉承着"两头多走走,磨破嘴皮子,干戈化玉帛"的工作原则,用"先听,再谈,三沟通"的工作方法,牢记"人情为水,原则是金,  相似文献   

4.
宁河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理念,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关注黎民百姓的生活疾苦,透过一起起关乎民生的普通案件.把党的温暖和人民法院的司法关爱传递到干家万户,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民生司法所带来的阳光雨露和人文关怀,真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经由一系列全民高度关切的个案而引发的法院审判与民意诉求之间的角逐和较量,成为转型时期司法所必须直面的难题。其核心的法理学问题在于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公信力,如何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中与大众的法律表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专业论者主张民意并不能代替法官在案件中的专业主义判断,民意论者主张司法判决应该吸纳民众的见解;回应论者主张在法院独立审判的基础上回应一定时期内的民意。基于司法在宪法体制中的功能设计和当今中国民意表达的现实问题,中国应该以"回应型"司法哲学处理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关系,这将会促成司法之殇与民意之难现实困境的法理破解。  相似文献   

6.
汪道胜 《政策》2008,(9):33-35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司法所建设快速发展,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日益坚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新时期政法工作提出的五点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工作,切实加强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司法审判理念的不断更新,全国各地法院日益重视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脉联系,均采取了丰富多样的举措推动司法贴近人民群众,司法贴近群众,作为群众路线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其核心问题就是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因此,人民群众的需求既是我们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司法贴近群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从群众中来,一切来自群众,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对"人民"二字的最好诠释,也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体现,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是各级法院司法工作的终极目标和追求。2011年以来,我院主动适应司法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扎实开展"司法为民123工程",通过公正高效透明的司法活动,切实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力争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单玉 《今日浙江》2013,(5):45-45
董豪芳是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司法所所长。虽说是所长,天天要面对的却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一桩桩"疙里疙瘩"的事。化堵为顺,熨平"疙瘩",这就是董豪芳的工作。钟公庙街道有7个社区、6个行政村、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两万多人、暂住人口近五千人和难以计数的流动人口。经济发达、社情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10.
陈湘桂 《当代广西》2013,(14):52-52
<正>借助广电网络,大化县司法局大化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们除了做好了日常的人民调解外,还积极做普法"土记者",把每一个案件现场调解过程全程录制,并向电视台投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化新闻"和"民生365"栏目以案说法,创新了普法宣传方式,真正起到调解一起,影响一片,教育无数人的作用。2012年5月,钦州市11名大四学生找到大化司法所,希望能通过司法所要回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顺应群众新期待,交出一份司法公开完整答卷,是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多年追求的目标。该院最早开始探索开放庭审旁听、最早尝试庭审电视直播、庭审网络直播,于2011年4月、11月被授予"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11月26日,一中院向社会公布修订后的《司法公开全方位落实一百则》,彰显该院"升级"司法公开的信心和努力,其实施也在新的一年展现了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何兵 《同舟共进》2008,(7):19-20
粉碎旧法树立新法建国后,中共满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革命豪情,着手组建崭新的人民司法。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在1950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司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锐利的武器,如果说司法工作不是第一位的话,也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3.
《松州》2015,(6)
<正>近日,我市敖汉旗贝子府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全市仅有贝子府司法所获此殊荣。据了解,此次司法部共表彰了全国199个司法所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共有6个。市司法局要求全市各司法所和广大干警向敖汉旗贝子府司法所学习。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信念坚定,忠诚履行司法行政职责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扎根基层、为民服务,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努力创造一流业  相似文献   

14.
黄晔 《人大研究》2014,(9):24-28
<正>总体来看,监督司法依然是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人大开展监督司法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健全人大监督制度的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探索和完善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提高人大监督司法工作水平,成为新时期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叶慧 《今日浙江》2014,(20):22-24
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法治浙江"建设进程中,浙江公检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推动司法公开,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每一次执法活动都有"规"可循"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安机关作为执法者,其严格执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16.
黄伟 《北京观察》2014,(10):52-53
正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大兴区车站中里社区的模拟法庭就是三位区政协女委员为社区居民和孩子们排演的一出戏。"现在,我宣判,被告人……"一段稚嫩的声音,来自今年暑假大兴区林校路街道车站中里社区第七届青少年模拟法庭上扮演法官的三年级小朋友郭子睿。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参加假期的模拟法庭表演了。郭子睿的妈妈是大兴区政协委员、林校路司法所所长郭玮。法制宣传是基层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如  相似文献   

17.
正回应型司法,是司法发挥能动作用以回应社会需要的一种审判工作模式,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法社会学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简言之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群众司法需求和民主意识日益增长,司法机关如何与群众的司法关切与需求充分对接、体现司法为民的价值取向,更好地为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保  相似文献   

18.
江植  朗山 《楚天主人》2010,(2):49-50
2009年12月4日,第9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由全国普法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12·4"特别节目——《法治的力量——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暨揭晓晚会》在CCTV-1播出。2009年度法治人物评选结果公布,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乡司法所所长、综治信访办副主任易满成名列其  相似文献   

19.
微言博语     
@译赋人生:"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公开不仅能彰显正义、震慑犯罪,还有助于形成舆论监督来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工作。防止截留、歪曲、变味,通过一件一件让群众"看得见"的案件审理,才能做实社会公正底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制日报评论部:在一个不断推进司法民主和积极倡导依法办事的国度里,法院裁决依据的公开、透明和裁判理由的充分说理极其重要。这是破除司法擅断和刑罚适用神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建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提升检察公信力,既是回应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新期待新要求的需要,也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