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蒙古军攻陷大理城一事的具体时间,在明代以后修撰的史籍中均有明确记载。此事,《元史·宪宗纪》及《世祖纪》系于元宪宗(蒙哥)三年,《续资治通鉴》则系于南宋理宗宝祐元年(癸丑),元宪宗三年亦即理宗宝祐元年,二史记载相同。《元史·世祖纪》云:“十二月丙辰,(蒙古)军薄大理城。初,大理主段氏微弱,国事皆决于高祥、高和兄弟。是夜祥率众遁去,(忽必烈)命大将也古及拔突儿追之。帝既入大理,……”。目前,有关书籍在述及这一史事时,均将其断在公元1253年。其实,在中国纪年  相似文献   

2.
杜鲜 《思想战线》2011,37(6):137-138
一、西藏在密教传入云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南诏图传·文字卷》明确指出,天竺、吐蕃、汉地为云南佛教的三大来源。南诏、大理国信仰的佛教被称为"阿吒力教"(以下简称滇密),是因为从吐蕃行化而来的梵僧宣扬的菩萨被尊称为"阿嵯耶观音"。滇密的三大主神中,大黑天神由天竺道经缅甸传来,历史较早;作为滇密核心的观音信仰由印度经吐蕃传入大理;毗沙门神祇由伽湿弥罗(克什米尔)和于阗经  相似文献   

3.
《春秋》2016,(2)
正《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6朝1362年间发生的历史,以政治军事为主,涵盖了经济、文化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情况。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  相似文献   

4.
云南自古至今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在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曲靖古称)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文物——《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以下简称《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见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事件、语言及章法的实物证据,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蜚声海内外,是国内外文物考古爱好者到曲靖不可不欣赏的古老奇特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文物。正因如此,《盟誓碑》于1961年3月4日被国…  相似文献   

5.
大理三十七部盟誓碑又称石城会盟碑。曾没入土中,康熙十八年(1679)在曲靖城出土,先置于城北门外武侯祠,喻怀信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将碑移置至城内奎阁壁间。曲靖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平彝谢显琳(瑯书)关心文物,为保存传扬,于1939年将此碑及爨宝子碑移全今曲靖一中内,并建碑亭妥为保护。解放后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无撰文书丹姓名,其文朴质,书法流利。叶昌职《语石》卷二称:“精采飞动”,“虽荒裔之士,书法亦妙入能品。”此碑不仅书法有唐人遗风,且为有关大理史事的重  相似文献   

6.
大理崇圣寺前三塔,为云南现存最古老砖石结构建筑物,一九五六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及佛教史的重要资料。经历千余年风霜,已多剥蚀,国家文物局极为重视,最近拨专款、派专家重加修整。方国瑜教授编撰《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卷七,已专条著录,详考其建造年代及塔顶塔内所存文物,可供参考。此次重修发现的数百件珍贵文物,又为研究南绍、大理时期云南历史古迹提供重要线索,特发表方教授旧作,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7.
李京《云南略自序》曰:“大德五年(公元一三○一年),奉命宣慰乌蛮,比到任,值缅事(应作八百事)无成,诸蛮拒命,屡被省檄,措办军储事。乌蛮、六诏、金齿百夷,二年之间奔走几遍。于是山川、地理、土产、风俗,颇得其详,始悟前人记载之失,盖道听途说。编集《云南志略》四卷”。又虞集《云南志略序》曰:“河间李侯景山,周履云南,悉其见闻为《志略》四卷,因报政上之,余尝按而读之,考其土产、风气、服食之宜,人物财力之愚智勇怯,山川形势之阨塞要害,而世祖皇帝之神威圣略,概可想见,未尝不俯仰而兴叹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的商屯为军屯、民屯之外移民进入云南的重要途径之一,洪武时沐英、沐春父子先后携带400余万移民入滇,明代史籍《滇略》、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当时的云南土著者少、外来者多,入滇军士全都带有家属等等,因而明代的云南汉族人口超过了所有土著民族的总和而成为云南居民的多数民族。但依据确切的史料进行分析,此种说法难以成立。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在客观上的误导,二是人们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偏差,从而导致了对明代云南移民人口数量估算的夸大。  相似文献   

9.
庄王滇,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有关庄从楚都江陵──云南(滇)的西征路线,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博引《诗经》、《左传》、《史记》等史籍记载,综括前人研究之所长,再结合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明确地阐明笔者观点,即庄西征的路线,乃应从江陵循长江而上,经涪陵逆延水(乌江)至黔中郡(今四川东南、黔东北、黔东一带)而抵滇(云南)。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当时楚国的历史及势力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剑峰  阿苗 《今日民族》2005,(5):36-38
数千年来,云南大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曾使古今中外的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凡是到过这里的国内外游客,提起云南大理的文化历史古迹和旖丽风光,都会赞不绝口,如数家珍,乐不思返。殊不知,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游客却未曾领略过大理神奇险秀的又一民族建筑艺术奇——大理宾川悬空寺。大理宾川的民族建筑奇景——悬空寺,俗称观音阁。位于距大理市约20公里的宾川县大营镇公路边观音箐的悬崖绝壁之上。明朝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年)曾于此驻足考察,并在《徐霞客游记·卷十上·滇游记十三》中两度记述了观音箐的地…  相似文献   

11.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作于唐天宝十二载夏,一些论者多引下列史料作为本诗事迹: 《新唐书·南诏传》: 会杨国忠以剑南节度使当国,乃调天下兵凡十万,使侍御史李宓讨之,辇饷者尚不在。涉海而疫死相踵于道,宓败于大和城,死者十八。《旧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新唐书·玄宗纪》: 十三载六月,……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七: 侍御史、剑南节度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大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  相似文献   

12.
唐德宗贞元中,南诏异牟寻致书剑南节度使韦皋,自言本哀牢沙壶之后。南诏八代,祖舍庞。据樊绰《蛮书》记载,南诏八代的世系是:舍庞、子庞独逻又名细奴逻,细奴逻子逻盛炎,逻盛炎子炎阁,炎阁弟盛逻皮,盛逻皮子阁逻凤,阁逻风子凤伽异,凤伽异子异牟寻,共计八代,以舍庞为祖。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然而,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考异》根据窦滂《云南别录》及《旧唐书、南诏传》对上述正确的世系提出非难,并且提出另外一种错误的世系:一世祖舍庞,二世祖庞伽独,三世祖细奴逻,四世祖逻盛,五世祖盛逻皮,六世祖皮逻阁,七世祖阁逻凤,八世祖凤伽异。异牟寻为第九世。另外,宋祁《新唐书,南诏  相似文献   

13.
七、南诏源流纪要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著录此书,嘉靖十一年刊本,德化李氏木犀轩收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亦有藏本。公元一九五六年,王重民自北京抄此书寄云南图书馆,瑜始获读之。书前有嘉靖十一年正月蒋彬《自序》,署“赐进士出身兵备副使湘源蒋彬书于大理分司,”有“原学”、“鹤田”两篆文章。按:万历《云南通志》卷八按察司副使题名:“蒋彬,原学,广西全州人,进士。”不详其事迹。《天一阁书目》著录“《南诏纪要》一本”,不言撰人名,不识即此书否?又不识今存之抄本即出自天一阁否?未见前人纪录,不能详此书流传之经过也。蒋彬《自序》谓:“予至兹地,从郡志寻南诏颠末,而世系支派先后互矛盾,漏误相因仍,反覆之而不得其说也久矣!乘暇乃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反映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动实践的专题纪录片《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所属云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一号馆亮相。本片分上下两集,共80分钟,围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展开。上集《一家人》通过民族团结誓词碑、独龙江隧道、孟连事件、佤山幸福工程、喜洲镇喜林苑、纳西东巴和桂生等故事,融入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阐释了60多年来云南各民族怎样成为一家人;下集《过日子》则讲述了发生在通海纳古镇、巍山西莲花村、永仁诸葛营村、洱源郑家庄  相似文献   

15.
记载南诏、大理史事之史籍,初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西洱河记》等书。后为《焚古通纪》。用白语方言,传抄之本,流传盖多。元、明以来,纂录史事之书,多依据之,又采录汉文史迹,多有增益,虽大体一致,驳杂则甚。历年搜集,所得有十余种。兹分考校,合而录之,以供参阅。惟所知未必全,亦未必尽确矣。盼留心者补之、正之。  相似文献   

16.
樊绰《云南志》考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书为唐人著述云南史地之专著仅存于世者,亦为考究南诏史事最重要之典籍,兹就此书本身有关问题,作简要考说。一、此书之著录及名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伪史类著录“《云南志》十卷,唐樊绰撰。咸通中,南诏数寇边,绰为安南宣慰使,纂入诏始末、名号、种族、风俗、物产、山川险易、疆场连接,闻于朝。”此为衢州本所载,而袁州本卷二《地理类》作:“《云南志》十卷,唐樊绰记云南山川、物产、杂事,止咸通中”。《玉海》卷十六引中兴书目:“《云南志》十卷,咸通中樊绰撰,以南蛮途程、山川、城镇名号、诸蛮族类风俗、物产,篡  相似文献   

17.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2008年3月29日,云南、广西2省区在昆明举行深化合作座谈会,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双方就加强滇桂全面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滇桂合作的会谈纪要》(以下简称《会谈纪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会谈纪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滇桂2省区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有关大理国时期的文献记载较多阙如,对其文化发展状况,便多以《元史·赛典赤传》“云南子弟不知书”,《元史·张立道传》“先是云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为先师”,李京《云南志略》“云南尊王羲之,不知尊孔孟”等言论作为直接凭记来解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般认为,诸葛亮后裔不会在东吴,江东诸葛氏可能是东吴左将军诸葛瑾的子孙。不久前,在金坛儒林镇云墅村发现《诸葛氏宗谱》,共37卷。世系支派,清晰有序。儒林镇附近云墅、鲁墅、前笪、厚庄、南阳诸村,集居着诸葛亮嫡系后裔500多户、2000人左右。在鲁墅村旁,又发现诸葛亮第三十二代孙诸葛维贤的墓与碑。此碑由元初大家赵孟頫撰文,现碑为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刻。经到浙江兰溪诸  相似文献   

20.
张楠 《创造》2002,(10)
《(宋)大理国梵像卷》,因系大理国描工张胜温所绘,又称为《张胜温画卷》(以下 简称《画卷》)。《(宋)大理国梵像卷》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南北双绝”,是我国誉享中外的两件艺术瑰宝,而且二者的“遭遇”相同,命运坎坷,具有传奇色彩。目前,继杭州《宋城》主题公园获得极大的成功,大理又新建《天龙八部》影视城及40集电视系列片《天龙八部》开拍之机,对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宋)大理国梵像卷》、《清明上河图》与《天龙八部》进行比较研究,对研究南诏、大理历史及如何应用《画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