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公司战略演变推动了跨国公司理论发展。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实现了从复合一体化、外源归核化到合作竞争的战略演变,对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国公司理论将更注重目标导向、区位选择和利益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2.
去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分析新世纪初期国际国内形势和浙江面临的机遇挑战,认真分析了浙江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区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区域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矛盾,要求政府不断强化综合能力,把握好战略重点,并对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给予政策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能否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确立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内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也由非均衡发展中的协调逐步走向全面协调。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既体现了党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模式、发展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与策略安排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5.
丁贞栋 《世纪桥》2007,(8):51-5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东中西协调发展战略。从和谐视野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极大必要性,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6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追求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到统筹发展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它们之间既存在明显的承袭关系,同时也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做出必要调整和完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破解发展难题。"继续下大气力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的途径之一是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入手。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党的各项工作,在城市发展战略领域,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持续地推进城市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的理念、目标、模式、体制、机制、内容等重大战略问题上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9.
林澍 《求实》2004,(7):58-60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时期关于现代化战略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实践上要搭建两个平台 ,推动以人为本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区域化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除了资源、技术、人才等传统经济因素外,制度因素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除了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安排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中必须直面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在总结城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差距,并对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从发展战略与区域布局层面,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周春花 《实事求是》2013,(2):101-103
国家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全国总体经济的好转和大幅增加,但同时也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拉大,新疆也在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同样造成了南北疆经济差距的拉大。根据特区建设理论及沿边开发大趋势和缩小区域之间差距的需要,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是必然选择,在特区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口援助与增强喀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萍  张小萍 《求实》2005,7(5):14-17
中共三代领导人依据各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突破之路。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失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域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于一体的中观社会有机体。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区域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战略作用。一方面,区域发展最为直接地支撑和保证了宏观组织,诸如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发展最为直接地推动和促进了微观组织,诸如企业乃至家庭的发展。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指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在综合分析影响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考虑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把握的重点和经历的阶段以及为实现各阶段目标所必须采取的重大措施的总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化的成效如何 ,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是个决定性的因素。近代以来 ,真正把西部开发提到国家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 ,以国家的力量督导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是 194 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按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来区分 ,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 ;二、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地区经济非均衡和均衡相结合的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后,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改变西部落后的面貌。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西部发展战略:从建国初期的计划平衡发展战略到大三线建设,从大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又从非均衡战略到90年代中期的协调发展战略,再由协调发展战略演化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伴随西部战略的实施,中国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18.
魏强 《实事求是》2010,(1):69-71
新市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区域优势十分突出.新市区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战略应当是:以新市区区域优势和竞争力为先决条件,人力资源为基本保证,科研技术创新为动力和人居环境为基础,将新市区打造成"一港三中心",即国际贸易物流航空港,现代办公商务中心和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制造业中心,成为乌昌经济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观问题的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和突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四个坚定不移",创造优异的成绩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庚香 《学习论坛》2006,22(5):54-57
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转变,是河南人的追求。根据中原文化“三山一河”的地理环境和“一带两翼”的资源分布区域特点,按照“和而不同,有序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文化产业带为主体,以豫南、豫北产业区为两翼的一体化格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