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茶国文 《创造》2007,(7):60-64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扩大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的主体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就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  相似文献   

4.
朱宏松 《今日浙江》2010,(14):59-59
探究浙江发展之谜,不难发现,其特有的区域人文个性和文化基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从人文的特殊视角来审视浙江发展,以人文浙江的战略高度来提升浙江发展软实力,使软实力与硬实力刚柔相济,互补互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对现阶段的浙江发展而言,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浙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省的深化和发展。建设“法治浙江”工作涉及全局,是一项系统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要深刻认识建设“法治浙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建设“法治浙江”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刻认识建设“法治浙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真正把建设“法治浙江”放在深刻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来思考,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0,(1):F0004-F0004
作为关系浙江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电力公司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这一企业宗旨,以自身的科学发展保障善浙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力宏 《今日浙江》2013,(23):30-30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浙江活跃的市场,而浙江市场的活跃又得益于浙江各级政府努力营造的市场环境。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各级政府对民营经济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给予了民营经济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所能给予的特殊扶植和支持。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造就了浙江市场经济在全国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4):7-12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作为新时期的浙江精神,既是浙江人民对昨天的总结和传承,更是对今天的鞭策和对明天的引领,是浙江于在实处,走在前列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怎样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大力弘扬和培育?相信通过对其尝试解读,能使“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真正成为全省人民的精神品质,转化成推进“十一五”发展的强劲动力,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伟大创造,开辟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所谓“浙江模式”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括。一般地说来,”浙江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专业市场量大面广,块状经济密集,县域经济强等等。“浙江模式”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是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玲珑青瓷碗沉淀着浙江深厚的历史,烟雨朦胧中透视着浙江人杰地灵,竹海连绵环抱着浙江富庶山水,这便是我首次见到浙江馆效果图的感受。我不仅为设计的立意惊叹,同时也倍感压力。在这弹丸之地,要让观众体味出浙江文化和江南韵味,绝非易事。一片竹、一缕烟、一幅面、一首曲,看似简单,都要靠一定的技术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以“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同样,在“浙江精神”感召下,浙江民政人锐意改革创新,民政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浙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浙江的干部人事工作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浙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进行了多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不少有突破性的进展,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  相似文献   

13.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4,(22):6-6
省委常委会议传达李克强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常委会11月21日下午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全省上下深刻领悟党中央、国务院和李克强总理对浙江工作和浙江人民的深切关怀,既从浙江实际出发,又从全国大局出发,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以走在前列的成效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多探索,为全国发展大局作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奕 《小康》2004,(5):30-33
1998年夏天,吴敬琏受朱镕基之托,行走浙江,对“温州模式”做了一次系统考察,行程1000多公里,走了绍兴、台州、温州、金华等地区,与不少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进行了交流。正是那次浙江之行让吴敬琏和浙江的民营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更重要的是,他的结论改变了中央政府对浙江民营企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回信,信中充分肯定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工作成效,并着眼未来提出殷切期望。这封回信饱含深情、内涵丰富、令人振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深切关爱,高度评价了浙江20年来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字里行间传递着对浙江大地和浙江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着对浙江发展、浙江工作的关心、重视与厚望。  相似文献   

16.
“八八战略”作为引领浙江改革发展的总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省域先行的总方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丰富思想和理论内涵的先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面向未来,浙江将继续以“八八战略”为引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科学方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树立新发展理念,顺应新发展格局,重点突破经济发展的结构瓶颈,进一步拓展浙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实践中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实现浙江从先行到示范的转型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开辟新局面提供更多有益的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17.
韩杰 《政策瞭望》2023,(7):17-20
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地瓜理论”,生动勾勒出“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奋斗蓝图。20年来,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不断践行和丰富“地瓜理论”,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形成一系列有浙江辨识度的开放实践成果。2023年5月29日,省委召开“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会,  相似文献   

18.
市县     
《今日浙江》2007,(8):60-61
浙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业绩明显,浙江将加大传统特产申请力度,浙江各地会展业发展迅猛,浙江“价格指数”频出引起国际关注,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浙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建设,江苏将投资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周国富 《今日浙江》2008,(17):12-13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浙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顺应这一发展大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认识我省山海并利的资源优势,科学谋划“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建设,适逢其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全国党刊百名记者看浙江”的第二个轮回是考察浙江旅游业。起行之前,导游小姐徐莉就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浙江看旅游,首先要学会品读文化;浙江旅游业的特色几乎全部用文化来诠释,文化是浙江的软实力,它是浙江旅游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