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性取向、女性的自由与权利、男性的性别困境与焦虑以及两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是拜厄特小说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在关注每个个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性别问题的同时,拜厄特实现了对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忠实记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叙事与女性生存、革命叙事与民间伦理、女性叙事与性别修辞三个方面对严歌苓新作《第九个寡妇》中的性别修辞进行了解读,认为《第九个寡妇》还原了女性的性别场景,完成了对主流历史叙事的反思和对大历史中女性生存的体察;通过对民间生存伦理的挖掘质疑了革命伦理的民间生活的伤害;《第九个寡妇》还通过对女性外部经验的书写透视历史中的女性与女性经验中的历史,从而为性别叙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唐娅辉 《求索》2011,(5):52-54
私有制的产生,父权制社会的形成,使人类进入性别压迫、性别冲突的时期。当历史发展到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性别文化的质疑与革新,才叩响了文明进步的大门。显然,女性/性别问题的提出是人类进步的结果,是人类在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反省自身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中,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由于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刻板的理解,由于对女性主义的盲目恐惧与误解等原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盲点问题缺乏思考,不仅妨碍了与国际的交流,也阻滞了性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新动力——的生命力。本文拟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性别盲点的表现、根源及克服途径,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妇女史研究自20世纪兴起后在新世纪持续发展,随着"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妇女史又走向妇女/性别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受到史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十余年间成果繁多,形成了多元的视角、多样的课题和广阔的研究范围。文章从论著成果、研究机构、教学课程、学术活动以及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等诸方面对学科发展状况做了综述,评析了理论方面存在的分歧与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肯定了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积极意义,并认为随着妇女史的不断开掘和从性别角度研究历史的普及与深入,性别视角必将与阶级、地域、族群等共同成为历史研究的角度或范畴,"从边缘走向多元"是妇女/性别史学科发展的长远走向。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中,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由于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刻板的理解,由于对女性主义的盲目恐惧与误解等原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盲点问题缺乏思考,不仅妨碍了与国际的交流,也阻滞了性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新动力——的生命力。本文拟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性别盲点的表现、根源及克服途径,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至2016年,中文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有关女性文学研究以及性别与文学关系的探讨取得进展。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宽,考察对象涵盖各历史阶段,涉及多种文体;学术思维有所深化,"性别"成为核心范畴;理论思潮和文学批评也在性别视角下得到重新审视。文学与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关联成为此期选题的重要视点和创新领域。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文化现象的性别分析以及跨文化视野中文学与性别关系的探讨亦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在准入条件与受益水平方面都存在着不利于性别公平的问题。从历史制度主义结构分析视角分析,执政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经济体制改革等宏大制度背景制约着模式的选择,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决策部门所具有的部门利益和性别利益及社会对模式的价值评判等因素也对其有着重要影响,这使得性别公平的价值理念在模式选择中被忽视。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经历从企业保险到社会统筹再到统账结合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性别公平都没有被政策制定者考虑。目前制度模式已经具有路径依赖性。建议将社会性别公平化纳入养老保险改革领域,在具体政策上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中平衡性别利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范畴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学者在95’世妇会前后开始关注学理化的性别与传播研究的相关议题。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展,世界性的学术对话使该领域呈现出生动而又充满活力的景象。本文着重探讨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学术源头、历史演变、各阶段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呈现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历史性成果,梳理了性别与传播研究较为系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家庭与社会都存在着许多碰撞,选择与整合、建构与重构就成为性别文化的应有之意。就目前阶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别观的存在十分复杂。一是社会占主流地位的追求两性平等的性别观。这种性别观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础,在实践上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联系。二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性别观。这种性别观在发达地区以极其隐蔽的形式存在于人们意识的深层面,有时也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  相似文献   

11.
由吕红平教授等学者完成的《中国性别文化概论》,是近年性别文化研究领域一部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方法论价值,它进一步揭示,在现代化进程加速与性别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中国,推进性别文化研究和加快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性别与哲学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以色列、冰岛和中国的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历史学和哲学等视角深入探讨了各种性别研究议题,其中包括现代西方性别观念的历史流变,如何在当代哲学视域中加强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解决当代中国性别问题。一、性别观念的流变及启示美国常青州立学院教授斯蒂芬·库恩茨从历史学角度阐  相似文献   

13.
潘萍  王郁芳 《湖湘论坛》2013,(3):107-112
作为当代性别关系调节的主要方式,社会契约已经成为和谐性别关系,特别是和谐婚姻家庭关系构建的基础与规则。但是,对于性别关系的调控,尤其是对于丰富而感性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控,社会契约始终存在着自身的功能限制。因此,倘若期冀通过社会契约的途径实现两性在平等基础上的关系和谐,则必须综合历史与现实的考量对各类性别契约,尤其是婚姻契约的不完全性所造成的妇女特殊劣势进行积极的纠正与必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首次设立妇女/性别社会学独立分论坛以来,依托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社会学子网络以及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点分别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性别研究方法论、世妇会20年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扩大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的社会影响力。201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设立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性别与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新视角"两个分论坛,反映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研究议题的不断细化和研究队伍的持续壮大。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首次设立妇女/性别社会学独立分论坛以来,依托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社会学子网络以及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点分别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性别研究方法论、世妇会20年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扩大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的社会影响力。201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设立了"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性别与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新视角"两个分论坛,反映了妇女/性别社会学研究议题的不断细化和研究队伍的持续壮大。  相似文献   

16.
叙述型的民族志表述表明研究者田野工作中主观、感性的经历可作为一种权威性并以一种复调的方式补充我们对对象全面的认识。理解女性经验,就需要对叙述中的性别进行解码,性别对阅读及解释赋予一定色彩,对性别的解读可以更好地分析女性在社会及历史中的地位及认同。  相似文献   

17.
叙述型的民族志表述表明研究者田野工作中主观、感性的经历可作为一种权威性并以一种复调的方式补充我们对对象全面的认识。理解女性经验,就需要对叙述中的性别进行解码,性别对阅读及解释赋予一定色彩,对性别的解读可以更好地分析女性在社会及历史中的地位及认同。  相似文献   

18.
无论中外学术界,都存在着将"性别传播研究"、"女权主义媒介研究"、"性别与传播研究"混为一体的现象。而事实上,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文章通过论证"性别传播研究"的本体及研究范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可以明确这三个研究领域在认识论层面的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26-27日召开的中国首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就社会性别理论及其与公共管理、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及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丰富了社会性别理论,为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对本次会议的一些观点和理论研究成果做一简要归纳。一、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管理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社会性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历史阶段性、社会性和共塑性的特征。作为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有力分析工具,社会性别理论的一大任务就是要解构男性话语及其主导的…  相似文献   

20.
谷盛开 《人权》2003,(3):28-31
在人类历史上,妇女长期被认为在许多方面次于男子,在法律上则表现为妇女与男子处于不平等地位,甚至从属于男子的地位。女权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争取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的平等。性别公正与妇女保护在法学领域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对性别公正与妇女保护问题,可以从基本法理、国际人权法,中国妇女保护法律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