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德国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在积极推进西欧联合向纵深发展,在维系同美国的伙伴关系,在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等原苏联、东欧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把目光注视着亚洲。德国总理、外长、经济部长等重要政府官员纷纷出访亚洲。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西门子公司董事长等企业界大亨也频繁前往亚洲经济活力较强的国家进行活动。德国政府与印度、新加坡、印尼、中国等签订了一系列财政、金融、贷款协定和经贸合作项目。德国官方积极开展对亚洲的经济、政治、外交活动,充分反映出德国对亚洲政策有了新考虑和新调整,这己引起欧亚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阿根廷在二战期间执行的独特对外政策——中立政策,既有紧迫的现实原因,又有深远的历史原因。从总体上看,阿根廷对外政策的重心在于加强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的联系,维护传统的经济伙伴关系,从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获益。重视与德国的关系,可使阿根廷从德国获取所需的武器装备和工业品,为阿根廷在南美洲称雄创造条件。对美国,阿根廷处处与其作对,但不与之彻底决裂,反映出阿根廷对美国欲称霸拉美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反映出它寻找机会从美国引进资金和设备以发展工业化,并使阿根廷更多的产品能进入美国市场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德国当前经济危机有如下特点:危机发展不平衡;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进发;经济下降幅度大。本次危机独具特点的原因是:西德背负消化东德的沉重的财政负担;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相互交织,后者尤为突出;备受高工资高福利和高利率政策的制约。估计本次危机将持续至今年底或明年初。本次危机将对德国内外发生冲击:科尔政府的地位受到损害;德国内向趋势加强;欧共体一体化步伐被迫放慢;欧美日之间的经济矛盾加深。  相似文献   

4.
走向新千年的拉美对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拉美国家正在全面调整其对外关系, 以重新确立自己在新格局中的地位。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减少和避免同美国的对抗和摩擦。美国与拉美国家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 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从对抗多于合作变为合作多于对抗。与欧盟关系取得进展。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主张。通过建立与欧盟、美国平行发展的大三角经济关系, 改变单纯依赖美国、受美国束缚的经济形势。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加强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拉美各国之间团结合作加强, 拉美一体化取得进展。由于拉美国家充分利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有利因素, 积极开展多元外交和经济外交, 加强了内部团结, 拓宽了国际活动空间和扩大了外交回旋余地, 对外关系出现较为有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近年来西德的国际金融实力急剧增强。两德统一、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国际化为德国加强国际金融实力带来新的动力。但世界金融大国的座次并未因此改变。从长远看,德国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的依赖与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的德国严惩战争罪犯,立法严防纳粹主义死灰复燃,历届领导人频频向俄罗斯等二战受害国谢罪,得到国际社会的宽恕。俄罗斯划清今昔德国的界限,以史为鉴,面对现实,着[未来,在德国真诚反省历史的前提下,改善和加强了俄德关系,造福两国人民,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经济往来的急剧增多,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种状况给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并面临全球金融风险威胁的德国曾带来诸多挑战。但欧元的启动,却使德国获得了一次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改善了德国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基础实力,更使德国在国际...  相似文献   

8.
旅游经济运行中政府规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寻 《东南亚纵横》2006,(10):73-77
引言随着市场机制的日趋完善和旅游经济发育的逐步成熟,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从市场层面上看,正在从单纯的目的地为主向目的地、客源地和中转地并重的格局转变;从行政层面上看,正在从全面管理向适度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则正从单纯以行政命令为主向多种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也在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在此宏观背景下,政府转变职能,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就旅游业而言,政府对旅游经济的规制也需要调整,由以政府主导、市场基础为特征向以放松管制、加强宏观调控为特征转变,从而为旅游…  相似文献   

9.
德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焦震衡德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16世纪初双方就开始了经济交往。然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殖民地的长期垄断,使德国在该地区的活动和影响十分有限。19世纪初拉美国家独立后,德国才开始向拉美渗透。20世纪初,它已...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发达的大国之一,也是与中国建交较早的拉美国家。中墨建交以来,两国经济关系虽有较快发展,但无论从双边经贸合作的水平上还是从双边合作的潜力、前景上看,目前的状况都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墨西哥拥有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它在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南美市场开放,同时向美国、加拿大市场幅射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并以此为基地拓展南北美洲的广阔市场是当前中国对外经济中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古巴是个小岛国,自然资源有限,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蔗糖生产和出口,从国外换取燃料、机械设备、原材料和各种消费品。因此,如何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制定什么样的对外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古巴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古巴执行的基本上是以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为主、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为辅的对外经济政策。七十年代以来,古巴同苏联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实行经济一体化,把加强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柱,把同西方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方针。近年来广西在发展与欧洲、北美和东亚一些国家经贸关系的同时,从自己的区位出发,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进入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较快,并积极向外发展寻求合作伙伴。大力发展广西与泰国的经济关系,对促进双方经济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从前任总理瓦杰帕伊突破禁忌,打开高层对话开始,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开始不断地升温。从经济层面不断地向政治、军事、安全和防务等高层次发展,借此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东盟的政治影响也不断扩大。这种全面合作的加强正体现了印度的务实外交,把20世纪90年代拉奥总理的“东向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一、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进展历史上,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佛教的传播,到大批旅居东南亚的印度裔,从穿行两地的商贾船队到飘香东南亚的印度咖喱,印度政治、宗教、文化对东南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后来相…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盟关系一向比较密切。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亚地区形势变化以及日本本身发展的需要,日本历届首相田中、福田、铃木都曾专程访问东盟地区,从而使双方关系从“单纯经济关系”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外交的“全面合作”。最近中曾根东盟之行,使双方关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本文拟就中曾根出访的目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鉴于在侵略战争、殖民地统治中的被害事实,受害者除有权要求加害者赔礼道歉外,还可要求从经济上对其进行经济赔偿,战后50年来,德国一直探讨并实施对纳粹时期的受害者进行赔偿。今天,许多亚洲国家也向日本提出赔偿要求。因此,了解现代史上的国际战争赔偿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的蒙日关系经历了正常化与进一步发展两个阶段。为了推进两国关系发展,蒙日均制定了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日本积极支持蒙古的民主化改革,建立两国间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蒙古则寻求同日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蒙日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日本向蒙古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互利贸易和日本对蒙直接投资。伴随着政经关系的发展,蒙日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  相似文献   

17.
德国与拉丁美洲的复杂关系《泛美洲研究杂志》1993~1994年冬季号载伍尔夫·格拉本多夫的文章《德国与拉丁美洲的复杂关系》,文章阐述了德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变化。德国是除美国之外拉美国家的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作为历史上一块颇具经济潜力的大陆,拉美人,尤其...  相似文献   

18.
从明代到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四百多年里,是中越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较之宋、元各代均有重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走向高度发达阶段,并有了新的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在和安南、占城等国的对外关系中,也较过去密切了。而这个时期的安南封建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反映在政治和对外关系中,更多地有赖于加强同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以达到“奉正朔,保境而威其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持续升温,加强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双方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关切,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军事合作、扩大经贸关系、对接发展战略、开展教育合作、推动媒体融合,从而巩固和全面提升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近期看,土耳其依托突厥国家组织,并积极转化俄乌冲突的不利影响,继续全方位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将战略合作推向纵深,努力推进突厥语国家的一体化。其结果势必引起中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20.
对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回顾表明,处于经济转轨危机中的俄罗斯仍注意加强高新技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新经济在经济转轨中得到了初步发展。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俄罗斯新经济的发展还不能构成独立的经济发展形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将作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内在的必然选择,俄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进入经济转轨新时期发展新经济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并已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发展举措。对转轨国家新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发展新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俄罗斯新经济发展的现状、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俄罗斯新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的深化的关系及俄罗斯新经济发展的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