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伯恩施坦在1880-1895年间的思想变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著名理论家和实践活动家。他在1880—1895年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此期间,他于1881—1890年间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在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后期到1895年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了新认识。对于这些新认识,今天我们应当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回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试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而撰写的一篇有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长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伯恩施坦其人、他的修正主义学说、社会改良主义路线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同,伯恩施坦认为资本主义有可能不会发生能成为社会变革前奏的巨大危机,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发动一场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而应该考虑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之下,伯恩施坦对许多实践中的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策略,如农业问题、合作社问题、殖民地问题等.这些具体问题的策略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伯恩施坦的修...  相似文献   

4.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民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最终目的和运动"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提出了一些和马克思、恩格斯观点不同的看法。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策略所作的新的解释和"修正",应当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对卢森堡的民主思想研究较多,但对她的民主思想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鼻祖--伯恩施坦民主思想之间存在的区别,却关注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没有认识到伯恩施坦所说的民主与卢森堡强调的民主所存在的本质区别.伯恩施坦抽象地看待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认为"民主"就是不存在阶级统治的全民民主,卢森堡以其独特的民主观对伯...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个著名的修正主义公式出自于伯恩施坦《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该公式的提出意味着伯恩施坦正式公开了他的修正意图,并转向修正主义。而这一公式则是伯恩施坦在同英国社会主义者巴克斯的争论中直接提出的,两人的争论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三方面的问题,即资本主义是文明的还是邪恶的;资本主义是否会迅速崩溃;社会主义的实现能否通过资本主义文明的整体演进。在这一争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伯恩施坦转向修正主义的起点是对教条革命者的批判,也正是以此批判为基础,伯恩施坦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彻底转向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是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是历史的逻辑延伸,也是现实的逻辑必然。时代性是其鲜明标志,创新性是其理论品格,实践性是其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9.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是对社会主义实践规律认识的深化,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托洛茨基其人备受物议,但他无疑是个革命家,在苏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他参与领导了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红军并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他是最早揭露和批判斯大林错误的人物.在总结苏共丧权、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托洛茨基当年的一些评论颇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邓小平是中苏大论战的主要当事人和中方主要代表之一,在论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在反思中苏论战这桩历史公案的时候,把当年那场争论明确划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政治领域干涉与反干涉的恩恩怨怨,其二是意识形态领域理论争论的是是非非.就两个层面的反思而言,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其结果可谓殊途同归,无一不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既是毛泽东未能完成的探索的继续,也是对"九评"理论基础的根本颠覆.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Cloud J 《Time》2000,156(13):90-91
  相似文献   

20.
Abu Mohammad al-Maqdis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fathers of the ideology and movement t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Salafi-jihadism. Based on primary source materials produced by al-Maqdisi and other important relevant actor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this article shows how he developed the ideas that have influenced his disciples and protégés, most prominently Abu Mus'ab al-Zarqawi, the founder of Al Qaeda in Iraq and “godfather” of the Islamic State, and Turki al-Binali, the Islamic State's current Grand Mufti. It also explains how and why, in later years, his disciples turned against him and, despite his repeated efforts, refused to allow him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critical friend,” much less regain control of the movement. The article seeks to expose the intra-jihadist frictions and debates involving al-Maqdisi during different times and contexts, especially the more recent ones between him and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ndeed, it becomes obvious how al-Maqdisi has been trying to regain his lost influence and relevance among the most radical strands within his chosen movement for years. What this shows is that, amidst the fast-chang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Salafi-jihadism has evolved, praxis trumps theory, and a reputation of steadfastness, zealousness, and unwavering convictions matter more to prospective radicals than a reputation of religious knowledge and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