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10年9月,网络上流传着一个题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南黎办事处李楼村百户村民联名举报维权讨要说法至今无果”的帖子,反映相山区南黎办事处在土地拆迁补偿中存在腐败问题,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  相似文献   

2.
打开天涯社区网站,还能找到一条发表于2014年6月6日的帖子,题为《留守老人的饮水之困》,详述了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窝沿乡大榜村的饮水困难.大榜村土地贫瘠,很多村民在温饱线上挣扎,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老人们留守在家,每逢干旱,就要翻山越岭去挑水喝.建一口蓄水池,是当地老人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2,(10):56-56
背景:邓女士及两个女儿均为某村村民。2011年9月26日,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承包土地进行调整。会议决定,如果某户有儿子,则该户的女儿及其子女不予分配承包土地。根据这一决定,邓女士及两个女儿均未分得承包土地,造成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4.
土地纠纷的日益增多且得不到及时解决正在使农村成为社会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地方。村民小组是土地纠纷爆发的集中地,而村民小组长在处理土地纠纷时的行为逻辑自然成为左右事态发展的关键。在浙北L村,当村民小组与不同冲突主体间产生土地纠纷时,村民小组长会生成完全不同的行为逻辑。对这些行为逻辑及其成因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村民小组土地权利法治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所谓村民小组的土地权利体系,是指村民小组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所构成的整体。从实体上讲,包括村民小组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被征收征用的补偿权以及土地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实体请求权和救济权;从程序上讲,包括村民小组在其土地权利受到侵害时的程序请求权和救济权等。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村民小组收回撂荒土地违法无效 周某是新地村水角小组的村民。1981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周某的父亲以户主身份承包了本组水田3.8亩,旱地0.55亩,共计4.35亩。1981年,周某的母亲改嫁,1985年至1997年,周某的弟弟、父亲和奶奶相继去世。1998年土地第二轮发包时,周某家庭承包的4.35亩土地全部登记在周某名下。  相似文献   

7.
上期本刊《支部话题》栏目刊登了《想着群众的位置》一文,本文仍想谈谈这个话题。为啥还要谈呢?最近我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今年9月25日,通州区某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富奎,因雇凶打死告状村民而受审。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去年3月28日,该村村民向村党支部提交了一份185名村民联名的罢免书。罢免书提出,刘富奎多次将村中的土地违规出售,并以欺骗手段胁迫村民签下土地流转协议,因此对这样的村干部应该罢免。5月9日,在镇工作组解决问题的讨论会上,村民曹继云宣读了刘富奎违犯的7条法律。刘富奎随后找到想承包村里装修项目的包工头刘凤海,授意“教训教训”曹继云。  相似文献   

8.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其中人多地少的实际矛盾,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需要探寻解决的具体路径。本报告所要揭示的,是马塘村使用土地的实践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科学使用土地的模式。  一、马塘村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迁  解放前夕,马塘村全村28户,68人,水田、旱地各110亩,果林地40亩,山坡地、林地590亩。这里土地贫瘠、地域偏僻、交通闭塞,村民世代以农业为生,没有富裕人家。  从新中国建立至1981年的30多年间,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虽有所改善,但由于马塘人底子薄、文化程度低,所有村民没有外…  相似文献   

9.
晋宁县委书记蔡德生对村民讲话:“关于广济的土地,到底是征还是不征?我说,广济的老百姓说不征,就不征了。”村民中爆发出一片叫好声。目前调查还在进行中,村民仍不放心。截至记者3月17日采访时,广济村村民在5个“执勤点”过夜近一年零两个月,包括两个除夕夜,共计410天。  相似文献   

10.
近日,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的79户村民,与村委会签下了一份"转让土地协议书",用于建设"雀巢奶牛饲养管理培训中心"涉及土地面积900亩。但在该协议书中,并没有"土地流转"的字样,也未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年限。村民吴晓军称,所谓的"土地流转期限为15年",只是双方的口头约定,而15年后的2027年,正是本轮土地承包期结束的年份。让村民心中打鼓的是:协议中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国家土地政策有所调整,乙方(村民)"  相似文献   

11.
我们村已经完成了新一轮土地延包工作。调整后的土地承包费也随着有了新的变化。这笔钱到底怎么个交法,让村民搞不明白;而且村里在新一轮土地承包调整时,又留出了一些“机动地”,使村民原本就不多的承包地又减少了。请问,土地承包金应如何交,村里留“机动地”对吗?  相似文献   

12.
夏武 《当代党员》2011,(6):42-43
"土地癌症" 2007年初的一天,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堆。 村民杭景祥小心翼翼地举起锄头,提心吊胆地刨地。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农村基层党员,近期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件事情,心中十分困惑。事情是这样的:2006年8月初,上级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将我们村民小组的300多亩土地征收,每亩土地的征收补偿费定为2.7万元,并于2006年8月15日签订征收协议,协议注明在15个工作日内将征地补偿款拨付到村民小组。政府的征地人员在做征地工作时,我母亲愿意把她所承包的土地给政府征收使用,并委托我代她在征地合同上签了字。签字后,征地方要求不得在所征收的土地上进行经营活动,我母亲遵守了合同规定,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四川省雅安市一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前几年村里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不少,加上国家减免农业税,部分家庭便不再耕种承包的土地。原先我们的做法是将承包地收回,发包给愿意耕种的村民,但是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经过两场诉讼都以败诉告终。但是,看着村民将土地抛荒,土地肥力下降,难道只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吗?村委会能够采取什么积极措施才能既利用闲置的土地又不会出现法律争议呢?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一在流转的土地上挖河沟行不通2012年1月12日,大山铺村19户村民与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约定该公司流转19户村民共计40余亩耕地,用于绿化苗木的种植并建造阳光棚等设施。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后,承包商很快支付了2012年度土地流转租金,开始平整土地。当年3月初,村民们发现,承包商在地上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08,(7):49-49
当初决定当村支书.就做好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准备.下定决心要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与村两委班子起早贪黑紧忙活,翻山越岭搞调查.与村民促膝谈心,经过走访摆谈,找能人支招,找出了岩博村贫困的症结:一是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二是土地少.种植结构单一: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根据找出的症结,我与村两委班子三番五次地研究,经村民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汤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组建,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由公司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和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了一务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短短3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不所发展壮大,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如今,汤营模式已享誉全国,成为城乡统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开始,村民们的命运似乎突然就此“豁然开朗”,祖祖辈辈耕种上千年的土地开始金贵。钱,似乎从各个渠道,源源不断朝村民们口袋里的各类“卡”里汇集。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00,(4):17-17
这是一位读者从网上转传来的日本留学生长谷川弘一的帖子,希望引起我们注意。深思之余,我们决定把这个帖子“立此存照”,让读者了解有些日本人到底是怎样想的。  相似文献   

20.
俞某是某村村民,1998年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时,其所在村将村里集体所有的3.12亩土地发包给俞某承包耕种,并与俞某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为30年。随后,俞某领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