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景剑峰 《民主与法制》2008,(4):F0003-F0003
齐作夫。艺名齐亮夫,出生于湖南湘潭,是国画泰斗齐白石的四世孙,“齐派”画风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少年时起,齐亮夫就师从其曾祖齐自石,学习齐派国画技法。齐亮夫自幼天资聪颖。在“白石老人”的精心调教下,孜孜不倦地邀游于国画艺术的海洋。终于领悟出“齐派”画风的真谛,深得齐派画风的真传。后来,齐亮夫定居于新疆。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1,(5):80-83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14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20岁改习西画。1956年,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画集     
张乐群 《前进论坛》2011,(3):65-F0003
《道德经》是2500年前老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人类史上的璀灿明珠,是世界上发行最多的巨著。《道德经》画集八十一章,配八十一幅国画,并加有作者的解读,更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学习、理解,老子的智慧让我们一生享用。  相似文献   

4.
杜建斌,1956年生于北京,自幼酷爱绘画,学习传统山水画,临摹前贤名迹。成年以后,师从于国画大师郭传璋,七八十年代多次参加北京市、局书画大赛,并获一等奖,同时获得中山公园宫灯设计书画一等奖。坚持三十余年笔耕不辍,刻苦钻研中国山水画技法,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相似文献   

5.
国画上的文物“大观园”肖开寿当您观看了湖北省鄂州市张全文先生创作的出土文物国画长卷《上下五千年》,便会觉得耳目一新。这幅长81米、高80厘米的国画长卷,真可谓是人间妙手,浑然天成。一卷展开,叫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首先,这幅长卷上所画的实物全是价值连...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古称丹青,因近代西洋画的引入故又称国画。中国画以自己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独放异彩。国画按照艺术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傅光 《协商论坛》2012,(4):46-46
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全国上下重掀学习雷锋新高潮之际,新乡市爱心画家王宏忠正在创作的"双百人物"国画肖像,让人耳目一新,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
岑磊 《今日上海》2013,(11):52-53
“西画能够参些中画成分其中,带点东方色彩……西画人皆将国画之精神技法来写西画,实可开一派新中国西画,又成为最新之现代国画。”——摘自岭南派绘画大师高剑父《我的现代绘画观》  相似文献   

9.
秋染古塞     
倪继周 《前进论坛》2012,(6):F0004-F0004
倪继周,字宇辉,号一舟,中国当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他自幼习画,六十年代起专攻人物油画.后习国画、书法。风格前卫,崇古不守旧。作品数万计.囊括油画、檀缄画、国画、书法、篆刻、雕塑。  相似文献   

10.
会画画是农家子弟盛成香的一技之长。多年来,他勤学苦练,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深得画中三昧。为了更上一层楼,1977年盛成香到上海东方艺术学校国画班深造,拜画家于长寿为师;1979年又进武汉黄鹤楼书画社国画研究班学习,被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鲁光纳为弟子。此后,盛成香追随鲁光教授不仅学工笔菊,还画其它花鸟草虫,既悟到了先生墨韵淋漓、秀美细腻之手法,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兼工带写的风格。从1982年的个人画展开始,盛成香在本职工作之余办了一个又一个画展,画作也不断流往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地。1985年,36岁的盛…  相似文献   

11.
国画书法     
国画李灼国画阂荫南祖国在改革中前进篆刻杨文涛乡乙惫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篆刻秦岭国画书法~~  相似文献   

12.
金耀耿     
《观察与思考》2013,(11):F0003-F0003
浙江杭州人,系浙江国际书画交流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书法、国画。书法上追二王、下探明清,主攻赵孟频、董其昌、米芾等名家字帖,厚积薄发、风格独具。国画以人物、熊猫等见长,意境深远、形神兼备。书画作品曾多次获奖。出版过《家庭摄影艺术》、  相似文献   

13.
在美学视域内国画语言的研究和表达陷入了失语的境地。对绘画语言惯性程式的阐释应基于国画发展的自身状况而提出。对国画语言各要素的研究及其转型问题的探讨应立足于拓宽和延展美学研究的相关领域,并最终实现国画语言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王维卿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考美院前,他曾向在天津人美社工作的画家杜滋龄先生请教,学习如何画素描、配色彩。在美院这座培养高级人才的艺术殿堂里,他亲耳聆听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溥佐等老9币的教诲,扎扎实实苦练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功,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在天津美院的学习生活,是他最勤奋最快乐的时光,从那时起他就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立将来要以写意花鸟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岳母毛玉珠     
赵谦益 《世纪行》2012,(10):47-48
现在只要认识我岳母毛玉珠的人,无论老少,没有不为获赠她的一张国画而备感庆幸和欣慰的。  相似文献   

16.
火光 《前进论坛》2008,(12):57-57
2008年10月28日,秦宝春应美国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前往美国休斯敦中国人活动中心举办《秦宝春国画精品展》.  相似文献   

17.
孙成彰,河北省定兴县内章村人。自幼酷爱书画,1969年起在北京故宫绘画学习,1975年拜康有为先生弟子、中央文史馆员、书画家戴晓峰先生为师,后受国画大师李苦禅、王雪涛、娄师白等先生指点,深得真传。  相似文献   

18.
古城西安画坛,向来有成就者颇多,奇人奇作也时有所见。画家马海舟就是这样一位颇具个性的国画创作实践者。 马海舟今年61岁,年逾花甲于人生而言,已不能算作年轻,但于艺术创作尤其是国画创作而言却正值盛年。数10年间,马海舟在国画艺术王国里纵横驰骋,收获颇丰,源于他对国画艺术长久的追求和执着的探索,源于他对国画艺术真谛精到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李灼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画人物画家。然而,最早知道先生的名字,并不是因为看过他的国画人物画,而是他的油画作品。学习油画是李灼先生早年的孜孜追求,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毕业于四川美术  相似文献   

20.
共赏万千景象 同献一片爱心──记全国妇联老干部国画、布贴画义卖展沈渌颖“共赏万千景象,同献一片爱心”。这是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国画、布贴画义卖展厅门口的一副对联,也是参展作者和参观者、义购者心态的写照。这次义卖展,是为了庆祝建党75周年和长征胜利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