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行政、法律、经济三种手段,但在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约束。从理论上讲,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主要包括对以下几种法律制度的运用押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律调控;税收法律调控;金融法律调控。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法律层面进行调控押加强相关调控主体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协调;完善有关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调控措施得以贯彻施行;完善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法制,真正发挥税法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2.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既要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又要保护市民社会的权利自治。市场自发调节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违社会公平正义,造成社会不安定。而房地产又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的行业,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成为必须,但是这种权力要求限定在法律范围内,在依法行使的过程中,对公众造成损害要给予适当补偿,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要在政府与市民社会间合理分配权力,并且建立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权依法行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回顾与法律的视角反思,提出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政策真空,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缺乏科学的、合法性的理念,造成调控主体本身的权威性丧失,使得国家对于房地产业"调而不控",并进一步指出国家应在树立科学、合法的理念基础上建立科学完整的房地产市场规范体系,为宏观调控创造一个有序的微观市场环境,以实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对房地产金融市场宏观调控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关注资金链的方式从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遏制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的势头,防止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本文拟从以上两大方面对2004年以来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进行政策和法律上的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经济运行秩序,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法律政策为基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房价高"等问题,政府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正当性与必要性需得到重视。文章通过经济法视角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举措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志翔 《法制与社会》2011,(23):101-102
我国采取了诸多监管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但是从实际效果上看,并没有实现降低房价的调控目标。这些措施中的某些部分甚至存在限制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扩大户籍制度的效应等问题,存在合法性瑕疵,且"一刀切"的限购政策不甚合理。房地产市场中的金融监管应该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为监管目标,利用法律调控机制而不是行政调控手段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避免劣质信贷,防范次贷危机。本文主要从金融法律监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法律调控政策,且从金融法、民商法、行政法等角度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品房市场的调控不应一律以房价下跌或者房价稳定为目标,而是应该以商品房市场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增长为目标,同时还应该以合理合法的调控措施促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公平、政府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热,各地的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增长状态。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政府应积极科学的进行宏观调控。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的一些相关问题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雨琳 《法制与社会》2010,(31):108-108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提高,法律监管措施不断增加,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着稳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仍然存在一些空白点和盲区。本文从分析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体制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就如何有效地完善法律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积极引导、有效调控房地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宏观调控中的法学程序与规范的价值,以及提出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具体法律制度的措施,对于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旭日 《法制与社会》2013,(21):200+204
新"国五条"及其实施细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短暂的剧烈震荡。但从内容和方式来看,其完全可能与历次调控一样成为"空调"。究其原因,行政性的临时调控手段有余,经济性的长期调控手段不足,调控没能考虑全面,误伤"刚需族"是其原因。根本原因则与我国现今的财税政策,地方政府对GDP的无限追求有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急需变革。  相似文献   

12.
袁锐  全丹  楚挺征 《法制与社会》2012,(32):102+105
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有着均衡的价格,且自然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的消费市场,而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却呈现非理性增长,出现价格虚高的问题。发挥国家政府职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调控抑制房价回归市场正常有效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直列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法治难题,从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理念出发,探讨在经济法视野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南京市政府运用经济、法律等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南京市房地产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包括政府指导价基础上的"一房一价"等核价新政。本文认为应客观地分析此次宏观调控行为的合理性,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4.
浅谈经济法视野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但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却是有限的.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政府应该采取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本文从经济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经济法视野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经济法基本原则实现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宇琼 《法制与社会》2013,(16):153+156
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与政府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应当充当好辅助者的角色。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时候,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相应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法人》2005,(9):9-9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近期不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近日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稳定住房价格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前的重点是,贯彻落实好国家已经出台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国家近期不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他表示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一些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屋价格居高不落,国家为此加大了宏观调控,“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并对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同时,我国对房地产信贷业务和其他市场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强,拥有土地的开发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加之国家严控土地闸门,使得开发商从一级市场获取土地的成本和难度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类房地产合作开发方式的出现无疑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主体形式多样,因此引发的纠纷也是诸多的。下面笔者就我国房地产合作开发模式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98-2010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不能完全依靠自身调节,还需要宏观调控来引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回顾了1998~2010年12年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情况,尝试提出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具体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起步晚,加之发展不完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甚至持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陈邓娇 《中国律师》2013,(4):101-102
2010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从控制信贷投放、增加房地产供给、遏制投资投机、建立对地方政府问责制等层面,多管齐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下决心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其中的遏制投资投机尤为值得重视。资本具有逐利性,投资(包括投机)房地产以期实现自己名下资产保值增值本身无可厚非,如果市场或者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资金自然顺流而去,房价问题可解大半,因此对于炒房投资(机)资金宜疏不宜堵。反观政府,控制土地供应,财政乃至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