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形象工程的起跑线上刘风梅权王军“再过几年,我就要解甲归田了,也不再贪图什么升迁、什么名利。”这是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然而,我们知道他仍在拼搏、仍在奋争,而且干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问他:“为什么?”他说:“本性。人家交给咱的事干不好心里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2.
习远平 《求贤》2013,(10):54-59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作为他最小的儿子,站在他的墓前,对着他的雕像,我想说些什么呢?我能说些什么呢?他老人家走过的这百年,是中国扭转乾坤、翻天覆地的百年。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3,(3):56-56
马德在2013年第一期(下)的《杂文选刊》上撰文说,有一个穷人,后来有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养狗,先是狼狗,后是藏獒。什么厉害,他就养什么,他要让它们看家护院,看守住他的钱财。后来有钱人当了官,他不养狗了,养人。  相似文献   

4.
1980年2月29日,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不久,他到广东考察。在广州,警卫部门按常规给他安排警车开道。他发现了,就对公安部门领导严肃地说:“为什么让人家的车给我让路呢?今后不能这样做!”1980年10月30日中午至31日下午3时,他到北海、钦州考察,事先通知了广西区党委和警卫部门五条指令:一、不准站岗放哨;二、不准请客送礼;三、招待所住着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不准让人家腾房搬家;四、当地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不准从外地调好车;五、只地委书记一人到直升飞机停机坪迎接,不准人…  相似文献   

5.
桑田 《湘潮》2023,(2):17-18
<正>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十几万珍贵文字,饱含他对中国挚爱的《可爱的中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同年8月,方志敏英勇就义,《可爱的中国》成了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千古绝唱,是他身为爱国者最后发出的深沉呼喊!爱护中国,拯救中国——《可爱的中国》为了什么方志敏写《可爱的中国》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70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怀疑他在陕西搞“赤化”?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这是孔子《论语》中的话,确实表现了他的谦虚。他的门人称颂他是“天纵之圣”。他却不这样看,认为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他对自己一生的学习过程,有个概括性的总结,即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把知命之年和学易之年放在同一年,说明对易的重视,也说明知天命是他人生追求的一个境界。佛教是追求大彻大悟的。彻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什么都透了;悟者,什么都通了。佛教的大彻大悟,最后落到一个空字:本体的空或心境的空。彻底悟到,人生是苦,寻求解脱。凡信佛到…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虽没有关于广告的专论,但透过许多历史资料和事件,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广告的重视以及广告对他的生活、革命工作有过重要的影响。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接触广告,该是在1912年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坐上了总统的宝座,当了半年兵的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过去,于是脱离军队,决定回去念书”但毛泽东不知道过什么学校好,因为他“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来判断学校的优势,对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也没有明确主见”这时,广告帮助了他,毛泽东1936年曾回忆说:“我开始注意报纸上的广告那时候,办了许多学校,通过报纸广告招林新生…  相似文献   

9.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陆迪伦 《湘潮》2012,(6):20-23
2012年6月2日是振华同志百年诞辰,作为他的妻子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缅怀他,虽然他离开我30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魂牵梦萦在我心里。在友人的协助下,我整理出这篇文章来纪念他——我的爱人苏振华。  相似文献   

11.
1956年,23岁的朱彦夫从朝鲜伤病荣军休养所回到老家山东沂蒙山脚下的张家泉村。他的右眼看到的是人多地少、贫瘠愚昧的家乡,和1947年他参军离开时没有什么两样。他的左眼早已不在了,一起留在朝鲜战场的还有他的双手、双腿。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傅。他对老禅师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争执或辨护时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平民百姓,我什么也不怕。”一个人真的就什么都不怕吗?未必。如果这个人还未完全丧失良心和人性,如果他还未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对自己的名声和性命还在乎,那么,他就一定有所“怕”。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官也罢,民也罢,他都只是社会中的一员,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道德监督。假如什么都不怕、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结局自然是不仅要遭到舆论的强烈遣责,严重者还会因违法违纪,受到处罚和法律制裁。其实,一…  相似文献   

14.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就是通辽市奈曼旗桥河乡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常万兴。常万兴自1985年挑起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十五年如一日,带领全村群众书写了一篇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对一个农民来讲,犁杖作为种田的主要农具之一,必不可少。而扶好犁杖不仅要运筹帷幄,更要有经验、有胆识、有思想。干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带领群众致富达小康,就要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副‘犁杖’,就要靠敢豁出去为群众…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8):23-23
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两院”资深院士钱学森先生走完了他人生的98个春秋。据钱学森身边工作人员介绍,他逝世前并未留下什么特别遗嘱,但他晚年最牵挂的就是教育和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尚志发 《奋斗》2006,(6):59-59
屈指算来,歌王费·伊·夏里亚宾来哈尔滨已经过去70年了。1936年3月,哈尔滨仍然北风扬沙,风雪飞旋。歌王.享誉世界的歌王走下了火车。“费伊!费伊!”那些曾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大剧院听过他歌声的老人们亲切地朝他喊着。歌王哭了,他泪流满面。他想要说点什么,但北满的寒风使他咳嗽不止.他的表情悲喜交加。  相似文献   

17.
黄瑶 《党史博览》2013,(1):21-26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罗瑞卿严肃批评了回忆录中不尊重傅作义的提法 1964年1月11日,《解放军报》发表一篇回忆平津战役的文章,题为诃司而不攻》。文中涉及傅作义,用语有些尖刻,显得对傅不够尊重。罗瑞卿读后,认为这不利于统一战线。他把秘书叫来说:“这篇文章很不策略。傅作义现在是我们政府的部长、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这样去挖他的老底,他会认为团结他不是真诚的。事情已经过去15年了,有什么必要去触他的痛处呢?当然,这是历史事实,讲到这段历史时会提到他。《毛选》第四卷的注释是全面叙述了他的起义过程的,这篇只写了一面,什么‘赖以起家的心腹’‘王牌中的王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等等。这样只会使他受刺激。这不仅是傅的问题,要与祖国和平统一联系起来看。  相似文献   

18.
1979年7月26日晚10时.一列专列抵达万家灯火的海滨城市青岛。邓小平微笑着走下列车.与迎上来的山东省党政军负责同志握手寒暄后,驱车至山海关路9号下榻。他说,此行主要是休息,什么也不干。其实,对他来说,与其说是休息,不如说是换个工作环境而已。  相似文献   

19.
追求─—记金昌市公安局法医尹铎天金菊江河奔腾不息,执着地追求着浩渺大海。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追求和梦想,做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尹锋天,他梦想的是什么?几十年来他追求的又是什么?尹择天是金昌市公安局法医、副高级工程师,曾经荣获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称号。想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1,(4):51-51
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希鲁兹伯里市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他8岁开始上学读书,这时候的他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当然这在孩子当中是很普遍的一种爱好,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乃是儿时兴趣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