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 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最直接的动力源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断深入,资金投入加大,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素质人才的开发上差距更大,成为制约国企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国企只有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国企的竞争力。一、人力资源开发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依靠人才,一个…  相似文献   

2.
影响现代企业激励效果的十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  蔡根汝 《理论月刊》2001,(2):46-47,54
我国的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缓慢,企业不乏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关键是缺乏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因此,本文拟通过发掘影响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为寻找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安排提供依据,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孟姝瑱 《青年论坛》2007,(1):105-110
近几年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是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着力点,在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高科技低能耗工业发展;完善企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何磊 《人民论坛》2012,(23):76-77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效能管理已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探讨提高国有企业人员效能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效能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加强国有企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效能,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试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王云访建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问题。人力资源开发是全方位、系统化的开发,本文无意建构一个全面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只是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所存...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开发: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充 《长白学刊》2003,(6):48-50
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制约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是家族化经营、绝对权力的存在和经营理念的滞后。企业运营必须以人为本,人力资本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要想增加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招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四个方面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地提升竞争力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加入WTO后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企业的主体,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保持国有企业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此,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变革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摆在国企及其中高层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今,国有企业处于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为此,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力度,更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为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以及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已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已成为国有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必然有赖于人才,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合理使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国有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中心任务,大力开展以“红旗党支部”为基础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努力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阵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理论与方法一方面是利用不足,另一方面却是滥用有余,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与效益,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激励理论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其核心是重视人力资源激励,并结合人力资源受激的特点与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激励企业人力资源,增加企业活力与提高企业效益的诸种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宁政发[2019]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保障国有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然而,在全球经济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高效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战略性工具,有助于衡量和提升组织整体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在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个体员工的能力提升,更涉及组织文化、创新能力及整体竞争力的塑造。文章探讨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制度对研发投入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R&D资金投入、R&D人力资源投入低,企业R&D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低,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追求短期利益。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则是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市场配置中的各种要素,人力资源是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它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达程度、社会保障水平、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等社会环境,又包括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进行人资源开发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深度、成效及其成本有着重大影响,建设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内部环境,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应根植于先进企业文化的沃土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它包…  相似文献   

16.
刍议国有企业人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能否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键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在国内与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如何寻求机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怎样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事关国企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建立、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人才机制: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机制在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因素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的…  相似文献   

17.
姚旭 《人民论坛》2021,(5):104-105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管控方式及相关制度安排提出的挑战,立足体系对能力的支撑,国有企业要从提升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加强“专业化、市场化、高质量、高效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政策安排和具体措施,有效增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实效性和协同性,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人力资源企业,为推动国有企业组织人事工作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提供更多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处于攻坚阶段,结构调整处于关键时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仅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还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增强企业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经过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最终归结到制度创新上,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决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能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可...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自上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有企业也逐步加深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但据有关专家称,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仍然是国有企业管理的软肋。目前,仍有不少的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多地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虽然早已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中,不少的国有企业还存在一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