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台声》2004,(6):61-63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 A:菜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城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相似文献   

2.
六国考     
一 六国的起源 据《史记·复本纪》云:“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索隐引《地理志》:“六安国六县,咎繇后偃姓所封国。”咎繇即皋陶。六,即指六国,据文献记载,在夏代即为皋陶少子的封国。《路史·国名记乙》云“六,中甄  相似文献   

3.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明江下游东岸,距宁明县城约25公里。据专家们考证,这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绘制在天然崖壁上的图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花山岩画的最早记载,是明代张穆的《异闻录》,它说:“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执刀杖,或有无首者……”。光绪九年出版的《宁明州志》也说:“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  相似文献   

4.
刘锦春 《求索》2005,(3):189-191
一 文献中的旺火地方志、民俗志中有民国至清朝旺火习俗的记载: 《清源县志》“‘元旦’,先期换桃符,五鼓,各家烧柴于门,俗名‘旺火’。”① 《大同府志》“‘元旦’,垒炽炭于门,如浮屠状,名曰‘旺火’。”又“元夕前日起城市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② 《平阳府志》“‘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陈牲醴、果馐,祀神、祀先。”③ 《土默特旗志》“‘上元’,前后三日,各家聚石炭于门首,累(垒)作幢塔状燃之,通明竟夜,名曰‘旺火’。‘除夕’至‘元旦’,庭院亦各 炭,取其明也。”④ 《归绥县志》“‘除夕’,结灯…  相似文献   

5.
永丰塔     
《春秋》1998,(3)
永丰塔,“巨野八景”之一。千百年来,它以精美的雕饰,生动的造型,凌风傲霜,矗立在巨野县城的东南角,点缀着巨野的河山景色,是古老文明的历史象征。据《巨野县志》记载:永丰塔,原“坐落于县治儒学前大佛寺内”。唐宋时期的大佛寺,方圆20余亩,寺西建有塔院,塔内藏有佛经;佛庙雕梁画栋,建造雄伟,佛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暮  相似文献   

6.
西部喇嘛昭     
在新疆境内特克斯八卦城向西60公里处,有座上百年的域外净地喇嘛昭,汉语日“圣佑庙”,藏语称之“吉金铃”,蒙古语为“博格达夏格松”,是新疆现存最宏伟的一处古代建筑园林,也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相似文献   

7.
史明文 《前沿》2011,(4):12-14,63
《物候志》是《新疆图志》的一部分,其作者虽为王树枏,但本文通过考察其稿本及资料来源,认为《物候志》是在张应选《新疆全省物候表》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对研究《新疆图志》的编纂颇有意义。《物候志》的版本流传较为复杂,本文把其梳理为《新疆图志》本和《新疆小正》本两个系统,并详述其版本信息。  相似文献   

8.
秦邑曾传厌次名,至今犹见有遗城。在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半岛城市群、济南城市群经济圈四大经济区结合部,有一颗璀璨明珠,她就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惠民。据《嘉靖武定州志》载,城东南二十里有惠民沟,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茶乡龙潭有奇瀑○赵雪峰陈友水“一山压二龙,左右扯双瀑,对崖竞斗奇,两潭各争秀”。这“双瀑”指的就是荣获国家金奖的“龙潭”牌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信阳县氵师河港乡境内的白龙潭和黑龙潭瀑布。据《信阳县志》记载:白龙潭在县西南20公里氵师河港乡白龙潭村伍家...  相似文献   

10.
绵亘于湘赣两省的九岭山脉西南,有个饮誉九州的“花炮之乡”,这就是赣西山区宜春市万载县。芳林村在县城的西南部,距县城40多公里。据《万载县地名志》记载:芳林村乃明崇祯年间,丁氏从外省迁此定居,因山中树木茂  相似文献   

11.
古人系尾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有系尾之俗,即衣后饰尾或剪裁成尾形。《说文》尾部: “尾,微也。古人或饰系尾,西南亦然”。《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水经注》卷37略同): “(盘瓠之后)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略同): “(哀牢夷)衣后著十尾,臂胫刻之龙文”。今世学者据上述记载,多认为衣后饰尾乃  相似文献   

12.
侗族是古越人的一支,这已为国内许多学者所公认。但属于古越人的那一支,却意见分歧。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认为是骆越,也有的认为是湘西欧越。至魏晋南北朝,史书连篇累牍地记载“僚人”的活动以后,有的则认为侗族属于“僚”。这一论断,首推明末南海人邝露的《赤雅》,其文曰:“侗亦僚类”,“僚之有侗,犹僮之有大俍也。”其后,有关地方志和丛书,如《龙胜厅志》、《小方壶斋奥地丛抄》、《粤西丛载》等,乃辗转抄摘,讹传后世。近人的《僚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1981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一期《侗族  相似文献   

13.
马杰  马玉 《中州统战》2002,(7):42-43
在民权县城北15公里处,有一个回族村庄,人称“麻花庄”。当你走近该村,便会有阵阵油香扑面而来,这便是该庄生产的著名小吃——贡麻花的香味。目前,该村316户农户中有116户在从事贡麻花的加工。 麻花庄名称的由来,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据《民权县志》记载: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至黄河渡口,见路边一老翁正在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侍奉上,因香酥味美,传入御膳。地方官吏闻之,列为贡品进献,受赏,钦封“麻花庄”。“贡麻花”也随之沿袭下来,至今已祖传八代。  相似文献   

14.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清雍正七年(1729)置威远营,十年(1732)置归化厅,署归化理苗府。紫云先名为“归化”,后来更名为“紫云”。其更名的原因缘于城郊的紫云洞。据《安顺府志》记载:“紫云洞在城西,洞极幽邃,常有紫气腾于其上;中建佛寺,颇有烟云飘缈之概。”故有“洞绕紫云”之说。又据《紫云社会调查》记载:“始则苗胞多夷胞少,故称归化理苗府。后因江汉同胞寓籍日众,名实不符,乃于光绪末年改称归化理民府。至民国三年,行政系统定为三级制,故改为县。又因“归化”二字含义欠雅,且与福建、绥远之  相似文献   

15.
邓国与邓氏     
邓国与邓氏张耀,肖华锟邓国建于夏仲康年(约公元前2159年),《嘉靖邓州志》记载:“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始有邓国。”《路史》、《乾隆邓州志》记载:公元前约1324年,商王武丁先后封汤之裔孙于邓和季父曼侯于邓。周朝时,邓国为周二等爵位诸侯国,高于楚子二等...  相似文献   

16.
在海南现存为数不多的庙宇中,海口西天庙是年代较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庙。据《琼州府志》记载:“西天大士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海口所城建于明朝初年,周长不过“五百五十五丈”, 规模相当小,而西天庙规模却不小,整座建筑巍峨、壮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谁在所城旁边“二里许”之处建造这么一座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庙宇呢? 这庙祀的王佐不是海口人,是临高蚕村都透滩村(今博厚区透滩村)人,为什么却一直被海口市民尊为“西天大士”,敬为“阿爸”呢?  相似文献   

17.
宇宙万物都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彝族先民对这个普遍规律有着朴素的辩证法认识,一言以蔽之,就是“变”,彝文作。 “变”的哲学观点,从古彝文记载和彝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充分表露出来。 一、“变”的现象 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人和一切事物在产生和发展中不断地“变”。据《西南彝志》、  相似文献   

18.
佛沟摩崖揽胜吕风林佛沟位于方城县东南40公里处的半山腰里,这里因有古代石刻佛像而得名。它背负群山,下临清流,泉水叮咚。青山秀水中保存着一处鲜为人知的胜景———摩崖造像。据民国31年《方城县志》载:“佛沟摩崖造像……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摩崖造像为北魏...  相似文献   

19.
甫园凭吊     
甫园凭吊葛国峥云移松影对,花放竹枝邀。野色春浮动,村人画里瞧。每当我读到明末诗人阎尔梅《甫园》诗中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眼前就仿佛现出一片古松修竹辉映、亭台楼阁相连的美丽园景。据清乾隆年间《郡陵县志》记载:“甫园”即明末兵部尚书梁廷栋家中花园。秋风飒飒...  相似文献   

20.
解放前,在奴隶社会制度下,四川凉山彝族人口发展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的多生多死的特点,人口长时期增长缓慢。现存凉山地区的人口数字,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越嶲郡,户六万一千二百八,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县十五。”《续汉书郡国志》载,“越嶲郡,武帝置,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据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一文的考证,越嶲郡每县平均四○八○户,二七二二七人。劳干估计越嶲郡面积一○八七四七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三点八人。以此估计,在西汉时期,凉山地区设置有二县,合计有八千一百余户,五万四千余人。东汉时期,越嶲郡人口比西汉时大为增加,凉山境内近九万人。在晋朝,据《晋书·地理志》载,越嶲郡统五县,户五万三千四百。而在凉山只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