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含 《法制与社会》2010,(8):251-251
在当今社会,艺术正不断扩大其范围和内容,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也渐渐得到社会认同,呈现泛化趋势。但在艺术形式增加的前提下,其艺术审美价值却在流逝,艺术作品注重短暂娱乐不再追求审美愉悦。本文以娱乐节目为切入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艺术教育需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回到育人的定位,并积极应对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的独特育人机制,提出学生"感性和精神整体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建构立场。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华艺术精神内蕴的以"生"为核心的德性之维,将中国传统美育、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和话语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世界艺术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阐述我国艺术教育人文目标的当代指向,即形成"万物一体,共生共荣"的生命美感:敬畏万物之灵性,感受天地之大美;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在艺术中滋养情感,体悟人生,过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提升"艺术介入社会"的行动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艺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和美好。  相似文献   

3.
试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对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当代人的创造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只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民间文学艺术给予知识产权的保护,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持否定态度,拒绝予以保护。我国虽承认民间文学艺术应受私法保护,但一直以来没有出台一部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方面的法律。唯有更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民间文学艺术法律、法规,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对之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历来是国际上颇有争议的难题,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应当立足实践状况,着力解决实际难点。从人权视角和利益平衡理论角度看,民间文艺保护的法律保护有着正当性;民间文艺保护应把民间文艺客体分为作品与表达形式两个方面,由此构建民间文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的艺术之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有其艺术之维.关于此点,法律与文学运动略有揭示.法律与文学运动揭示了法律本身的文学特征,打开了通向法之美的一扇窗户.西方有学者认为,虽不能断言法律即是艺术,但可有作为艺术的法律.作为艺术的法律,类似于综合艺术:歌剧.还有些学者力图揭示法与音乐的内在关系.也有学者明确断言,司法就是一门艺术,以利益为媒介,以合度为原则.优秀的法官技进于道,即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阳大元 《政法学刊》2001,18(4):75-77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特定的说理艺术,诸如情感说理、渐进说理、含蓄说理、刚柔说理、幽默说理、比喻说理,都是切实可行的说理艺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崇高美的角度来论说《三国演义》的美学品格,首先从宏大结构和独特的题材表现来论说,其次在人的精神方面来论说,这其中又包括在激烈的冲突中展现悲剧人物精神的崇高美;在特定环境中凸现悲剧人物道德的崇高美;在悲剧氛围中烘托悲剧人物品格的崇高美三个方面的论说。  相似文献   

8.
范昕 《法人》2014,(2):84-86
正大百萃公司坚守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经营理念,把高端有机农产品送到客户的餐桌上,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健康完美的食尚生活岁末年初,"新海派"绘画的领军人张桂铭推出了自己的首个艺术衍生品——"翔"上海牌艺术腕表。最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备上了4件新奇、有趣的艺术衍生品礼物:一支铅笔、一套积木、一本便签和一个皮球。不久前于申城举办的某艺博会上,奈良美智、村上隆、李怡蓉、瞿榕等的作品被开发成了挂件、茶杯、围巾、拎包等日用品,深受观众欢迎。与此同时,中国首个艺术衍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他们渴望得到美的熏陶,渴望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然而他们的艺术素养与之专门学术水平却很不相称。面对这些塑造完美自我意识强烈,而实际艺术素质很低的大学生,以及他们对音乐艺术教师的过高期望,作为音乐艺术教师加强自身建设就更显得重要了。为了适应和完成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这个艰巨任务。笔者认为:音乐艺术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能很好地完成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孔起英 《金陵法律评论》2003,42(1):95-100,120
对儿童的日常审美与艺术活动的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一种具有吸收性的张力结构--先在审美图式。它是由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经验三者通过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为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活动起着动力和选择作用。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先在审美图式更显示出其原始性和开放性,其动力功能与更为强烈些,因而儿童发生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也超过成人。  相似文献   

11.
学校艺术教育是由专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三个部分组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三拥有各自独立的教育教学体系。艺术教育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教育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的价值,发挥艺术的影响力。艺术体现人性渊源,连接人类世代承传,与时代及人类生活密不可分。随着时代及社会的发展,普通艺术教育从边缘到中心已是大势所,学校艺术教学内容的日趋统一和专业与非专业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昭示出学校艺术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卢金德 《检察风云》2013,(21):88-89
我以为钱行健先生是无锡人,在上海搞交艺的人中无锡人大多特聪明,比如音乐界的钱仁康,书法界的钱茂生等。无锡人也照例,如太湖的万浪碧波样,特灵性,眼识也开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两种美的概念,其一是本体论上的美,即本体之美;其二是主体论上的美,即审美之美。本体之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审美之美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审美之美是生命主体对本体之美建构的结果。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之美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薛碧英 《法制与经济》2010,(14):109-109,113
新时期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要求人口质量也要随着提高,因此,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为了提高人们优生优育,晚生晚育的生育观,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增强其活力和吸引力,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流动变化的概念。古希腊时艺术与技艺、技术相等同 ;美的艺术概念体系的确立是 1 8世纪中期的事 ;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表明 ,艺术将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再次走向生活 ,回归大众。本文还以发展的艺术观对当代美学与艺术发展中的有关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在许多中国年轻艺术家那里,现代主义被演绎为泼皮无赖式的玩世不恭、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和崇高精神的消解。现代艺术真的如世人所想,仅仅是一群走入穷途末路的艺术家在无病呻吟吗?  相似文献   

17.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侵害人格权而产生的赔偿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重在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归责原则、责任构成和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8.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权力地位、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身体、美丽和智慧”。这不只因为身体是生命之本,是人之一切,还因为美和审美只属于人类。没有美就没有人生,不懂得羡,也就不懂得人生。现实社会之所以充满丑陋和罪恶,就在于还缺少美或美还处于劣势。因为只有美才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社会,推动文明,鼓舞斗志,增强信念,弘扬光明,抨击丑恶,揭露阴暗,给人们带来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有关美学、艺术和艺术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和梳理 ,首先从几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切入 ,提出了关于“艺术美学”的基本看法。作者认为“艺术美学”应当包含四个层面 ,即 :艺术美的文化哲学研究、艺术实践之美学思考、审美文化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理论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法人与自然人一样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而我国法律直接否定了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那么,与自然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在人格权受到侵害的问题上,法律为何做出不同规定,该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