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欲无尽     
云溪子 《法制博览》2011,(16):28-29
欲有善恶之分,实现欲望的手段也有善恶之分。即使善欲,若不择手段去实现,其果不善,君子不为矣。若是恶欲,又不择手段,恶之甚者,万劫不复。  相似文献   

2.
朱升 《法制博览》2009,(11):22-24
嵩山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也。殊不知其因善惹火,因火得福。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听从次子李世民之劝起兵反隋,于11月攻入长安。李世民时任尚书令,被封为秦王。在进人长安的第六天,探兵来报,郑兵在王世充的率领下欲攻打长安。为破郑兵,李世民自告奋勇化装侦察。  相似文献   

3.
不必宽容     
冷冷 《法制博览》2008,(12):27-27
行善,需要智慧它要求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为受助人提供保护自尊的空间,做到助人而不欲为人知。在中国某高校一名学生要是在校内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注意。校方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每月就会有160元至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这种“隐性资助”,就是让学生既不失尊严.又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道     
李少威 《南风窗》2011,(10):57-59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湛湛清华园,闻一多先生雕像嶙峋,傲立草木之间,碑上名言,雕镂人心。求学者遽闻斯言,肃立者众,徘徊者久。岂止诗人,如此天赋,当属一切学人。子曰:"仁者,爱人。"仁乃为人之至善,爱是教育之终极。堪称"仁者",即为君子。塑造君子,非中华千年教育之宏旨而何?清华国学院梁启超先生曰:"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而古有明训,上梁不正,下梁乃歪,欲致学生于君子,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09,(1):15-18
顾眉,字眉生、梅生,号横波、智珠、善材君,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适龚鼎孳:为妾,后改姓徐(《中国美术辞典》作徐眉;《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作颐眉)。工诗善呵,善音律,尤擅画兰。传世作品有《兰石图》扇页、《九畹图》卷、另有《墨兰图》卷。著有《柳花阁集》。  相似文献   

6.
善霸     
洪铃 《法制博览》2009,(10):44-45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聊某些人、事时,我用了“善霸”这个形容词,当时许多人觉得听起来有些突兀,因为大家都听过地痞流氓、地方恶霸,但“善”和“霸”这两个字就让人难以联想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7.
陈令申 《法制博览》2011,(11):78-78
杜牧有一首咏唱清明的七绝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诗中杏花村是确有无疑的,这位才学显赫的诗人写的是哪个杏花村呢?这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呢?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  相似文献   

8.
大唐朝的考试,是很“人性化”的,远不像今天那样让无数英雄切齿痛恨,直欲焚书而后快。 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是考场上的活雷锋,他文思敏捷,每逢考试,大作其弊。《全唐诗话》说这位老兄:“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那时候的作弊处理机制还不完善,主考官员们还就拿他没办法。  相似文献   

9.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19):43-43
在清代的诸位皇帝中,光绪帝是最具悲情色彩的一个。他倡导变法维新.振兴中华,但以失败被因告终,与珍妃的爱情又以珍妃被投井而终结,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善终。1908年11月14日,73岁的慈禧弥留之际还不忘“关照”这位年仅38岁的外甥。更为可悲的是,在被毒死时(一说病死),光绪连自己死后的栖息之所还没有确定。这对于封建社会的皇帝而言是多么的可悲!  相似文献   

10.
没娘的皇帝——孝文帝 人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理所当然的很多特产都堪称世界之最。譬如皇帝,前前后后就有三四百位,是世界上盛产皇帝最多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