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16):13-13
明年,值守《焦点访谈》19年的央视名嘴敬一丹,将正式退休。近20年来,她对自己的性格、《焦点访谈》节目以及“打老虎”、“拍苍蝇”,都有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正不断增强,一大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节目、栏目和版面不断涌现;许多被新闻媒介“曝光”的重大事件也受到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去年,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留给《焦点访谈》节目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勉励新闻舆论单位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这一切,是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结果,更是我国民主法制进步的体现。目前,我国正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因此,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舆论监督,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相似文献   

3.
乐朋 《唯实》2004,(1):92-92
如有人问 :穷到极致啥模样 ?我的回答是 ,家徒四壁 ,身无分文 ,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当读到央视名嘴敬一丹女士的说法时 ,我真被震惊了。她说———“穷到极致不是衣不遮体 ,而是没有表情。孩子是最不该没有表情的呀 !”(见 2 0 0 3年第 1 1期《天地人》)敬一丹的这个发现 ,出于一次新闻采访。那里是广西的贫困地区 ,行前她带了许多文具 ,准备送给孩子用 ;但让她惊讶的是 ,那里的孩子根本无学可上 !叫敬一丹特别难过的还在于那里的孩子的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敬一丹的话 ,似可以一语总括 :穷到极致无表情。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和不安。孩子…  相似文献   

4.
实话与公心     
王一化 《奋斗》2000,(4):55-56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最受民众欢迎的节目除了《焦点访谈》,就是《实话实说》了。《焦点访谈》民众誉为“焦青天”,而人们喜爱《实话实说》,也在于它“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时赠给记者、编辑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既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全国各种新闻媒体切实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殷切期望近几年来,湘潭日报社在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做好现实生活的“镜鉴”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服务大局,策应正面宣传地市党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同时也应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新闻舆论导向的有机整体。 1997年10月28日,山东金锣集团与湘潭市蔬菜集团公司签订合同兼并湘潭肉联厂,仅用一个月时间便组建了湘潭金锣食品有限公司并正式投产运行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去年底,朱基总理在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座谈时又强调,舆论监督很重要,对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以实...  相似文献   

7.
10年前,中央电视台新开播的《焦点访谈》节目以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而迅速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成为享誉民间的“焦青天”和令各地腐败分子与其他各种滥用权力者胆寒的媒体利剑。《焦点访谈》的问世和充分发挥作用,正与中国反腐败进程和执政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相吻合。(一)舆论监督是防治腐败、稳定社会的良策中国在取得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背后,也积淀了相当严重的腐败问题。随着腐败的蔓延,腐败者尤其是其中的“一把手”人数虽不多,但已经形成一支能量很大的政治力量。然而,现代化进程也启动了中国平民大众的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1,(2)
“舆论监督”好理解.是指用公众的言论来监督社会成员的行为。舆论的监督作用通常要通过新闻传媒这一载体来实现。正因为舆论具有如此威力,一些人对它又恨又怕.所以.它反过来又成了监督的对象。对舆论的“监督”.集中体现在对某载体之一——新闻传媒的“监督”,尤其是对批评报道和言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光阳荏苒,转眼间,我在甘肃卫星广播都市调频台工作6个年头了。从一名踌躇满志的学子到一名记者,从一位听众到一位广播人,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广播电台从业者的酸甜苦辣,并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严军传呼》是甘肃卫星广播都市调频台开播之初打造的一档舆论监督类精品节目。这档节目是顺应20世纪90年代国内传媒普遍推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关注民生疾苦”的传播理念后,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专栏,也是省内媒体中最早开通的以舆论监督为主题的节目。节目组  相似文献   

10.
乐朋 《唯实》2003,(4):95-96
蒋艳萍 ,一个被捧为“芙蓉花” ,又被讥作“罂粟花”的神秘女人 ;十余年间 ,她频使“肉弹”、“银弹” ,从一名仓库保管员爬升至副厅级 ;她总结并实践了“只有懂得充分开发利用男人价值的女人 ,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女人”这一“名言” ,先后同湘南的 4 0余名厅级以上高官发生性交易 ,敛财近千万 ,因而被媒体称为“三湘女巨贪”、“中国性行贿第一人”。她可耻 ,更可悲 ,在男权主宰的社会里 ,为飞黄腾达而不惜牺牲色相 ,最终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近读金城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的纪实作品《中国第一女贪官蒋艳萍》 ,发现她与“高官情人”的…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是当前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为反腐倡廉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单位的迫切要求,也是新闻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朱基总理给中央台“焦点访谈”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希望。随着我国反腐败的工作不断深入,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但是,由于腐败有其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所以腐败分子还会继续产生。应该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国家公务员中的佼佼者,国家公务员必须清正廉洁的道理他们懂。但为什么仍然为…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记者: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工作。《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一个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请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我党一贯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明确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深入反腐  相似文献   

14.
“向战争年代新闻前辈的崇高敬礼”,钱江同志在《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一书后记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我读完全书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1991年9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按照惯例,预播了第二天将要见报的《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点。其中有“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要问姓社姓资”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正是1991年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但是,第二天即9月2日,人们拿到《人民日报》.阅读这篇社论的时候,却发现上面这一句话没有了,这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议论。  相似文献   

16.
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被称为新闻宣传的“三大件”,特别是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职责,已成为党报增强战斗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法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舆论监督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及时的、高效率的策划是关键。好的成功的新闻监督稿件,都是成功策划的产物。《秦皇岛日报》近年来多次成功的舆论监督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揭露性和扩散性的特点,所以要针对突发性事件报道、重大事件报道和日常报道分别进行研究,形成策划思想,这样对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和影响力十分必要。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要关注社会各界迫切需要了解详情的心理,策划要考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已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高调推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风曲记陕西省电视台︽时代广场︾行业新风□陈天荣人们赞誉陕西电视台《时代广场》是陕西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然而,《时代广场》记者们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谱写的一首首清风曲却鲜为人知。金钱无能一天,某银行一中年女士来《时代广场》说:“只要拍的片...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市委领导积极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多次在会议中指出,市委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台。如何才能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督难在动机不端正怎么办?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动机不端正,既有新闻单位领导也有采编人员。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单位领导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无冕之王”通过舆论监督会把事情搞乱。而有的采编人员确有动机不够端正,认为当记者就是要出别人的丑,不监督就没有威风,把舆论监督搞偏了搞错了,给舆论监督带来被动,从而使新闻单位领导产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在众多栏目中成为名牌栏目,收视率达到 3亿人。收视率之高的原因就在于经过几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实践与实效相结合的路子。能及时抓住焦点、难点、热点,揭破真相,击中要害,大胆地为人民鼓与呼,并促成有关方面加以重视,加以解决。倘无反应,决不歇气;倘无反馈,决不罢休。这种务见实效的精神,理所当然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刮目相看,也因此为其它众多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树立了典范。   《焦点访谈》为什么在舆论监督中能够成功,有如下诸方面值得我们新闻媒体借鉴或效仿:   电视成为时代宠儿。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