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十年,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巨大理论成果,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就象列宁在逝世前不久说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轮廓。这标志着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也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重大突破。这一新的突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有其客观条件,也有其主观条件。探讨这一理论的形成,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确立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走向成熟、定型和完善。回顾5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历程,从宏观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其基本框架、特点和定型化问题,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活的行动理论。我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取得胜利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以这一科学理论为直接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二大以来,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指导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雄伟大厦的基础更加牢固了,它的轮廓日益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桂林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广西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发起组织的“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于5月18日至22日在桂林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7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近40篇。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央党校教育长江流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研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新发展,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意义,希望能以这次研讨会为基础,在今后一年内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归纳和论证,出一本论文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赵曜同志传达了  相似文献   

6.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一文中,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了自己的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我们党作出的一个新结论、新判断,表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历史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因为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新战略、新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指导思想产生了两个发展趋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70年的历程中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其中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会上,重点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现将有关此问题的观点汇集整理如下。一、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大家一致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当前,搞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明确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当前国情最科学、最基本的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申贵根,李祖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变成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定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为科学社会主义锁定了主题;为科学社会主义明确了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优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崭新内容;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界定了科学的执政方略;为科学社会主义界定了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放 《理论视野》2008,(7):13-15
一、如何归纳《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就是最早指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所以,认真思考、准确归纳《宣言》中所指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对于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其核心是生产力标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巨大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对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巨大成果,即是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轨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石.正如赵紫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的:“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从而使我们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下文简称“建设者”理论观点)。笔者认为,这一理论观点是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论述的发展和深化;是我们党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面前,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做出的新概括;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举措。我们现在深入研究认识这一新的理论观点,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建设者”理论观点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阶段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部分的调整和完善,是解…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社会主义目标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伟大历史转折开始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其完成依赖于这些历史经验的升华。学习和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进程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伟大转折的理解,对借鉴党的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智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党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已经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和“两…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也逐步形成了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即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可简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号召:要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创立者是邓小平,但它包含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中的正确东西的继承,也包含了对毛泽东探索中的错误东西的纠正和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整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上的自主创新,才能以新的思想观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还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科学总结和明确概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省马列著作研究会于1992年12月19日在西安联合召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讨论会暨年会。会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会同志认为,十四大报告最富有理论特色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大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的必然性。从理论前提看,它是科学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历史条件看,它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的产物;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结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志,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短短几年间,出现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出版一本又一本新编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景象。由周琳、王定邦同志主编,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