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划分的逻辑矛盾按照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说法,思维和存在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阐述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据此把整个哲学家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第二方面是揭示思维(确切地说是指思维能力)能否认识存在(即整个物质世界)的问题。据此,在认识论上(狭义)又把哲学家划分为“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两大派别。几乎所有哲学教科书都认为,所有唯物主义哲  相似文献   

2.
一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宗教世界观是宗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统治着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反映。但是,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样,宗教意识就不能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虚构。依其崇拜偶像的性质,它虽然有拜物教和拜神教之分,但并不改变观念背离现实这一唯心主义特点。哲学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唯心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哲学互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是由于错误地回答了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正确理解这两个“对子”,对于准确把握二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至全面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对“两个对子”的区别和联系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哲学上,根据对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注,谁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从而把哲学划分关唯物主义和唯』已主义两大派别;林据是否承认矛盾,是否用联系、&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把哲学戈.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部分。B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签和形而上学之间是根本对?..  相似文献   

5.
物质世界究竟是彻底可知的,还是不能被彻底认识的?或者说人类的认识能力究竟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个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大体上已成定论。绝大多数哲学工作者,都坚持物质世界是可以被彻底认识,即主张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因此,认为世界不能被彻底认识的观点,便同人类根本就不能(或无法)认识世界的理论一样,被反复批判大加鞭挞,并被斥为“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如:刘延勃、张弓长、马乾乐等同志主编的工具书《哲学辞典》就说:“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它认  相似文献   

6.
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林寒某日冒暑外出,归家倍觉闷热难耐,心中遂烦躁不已。妻见状说不要急躁,心静自然凉。后来仔细一琢磨,这句话竟有着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意蕴,属主观唯心主义范畴。哲学界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捉对厮打已两千多年,谁战胜谁的问题,在有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历来是各派哲学在认识论上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起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类心灵固有的“理念”才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8.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多的概念。如何认识和评价它,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弄清这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对于把握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不可知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呢?首先,它是指独立于意识之外、作为感性来源的客观存在。康德在谈到“自在之物”时指出:“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康德对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从来不加怀疑。他说:“‘先验’一词不是就我们的认识与物的关系而言,只是就它与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是伟大的理论创新 ,是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通篇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贯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经常讲哲学 ,哲学是什么 ?恩格斯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反杜林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科学结论。从整个哲学体系来说 ,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介乎二者之间的“二元论” (实际也属唯心主义 )。凡…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能力、结构、过程、规律以及认识的检验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者则否认人们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直观、消极的反映。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基础上,把实践提到首要和基础的地位,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四人帮”肆意践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搞乱了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姚文元在一九六七年提出的“思想的阵地必须用思想的武器去占领”的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例。如何看待思想的本质,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一个中心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是依赖于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相反,唯心主义则把思想“当做某种独立的实质”,思想的发展,只是精神太  相似文献   

12.
哲学追求的不仅是真理,而且是价值,因而是知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哲学把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作为自己反思的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体现了哲学思维的特殊逻辑,即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逻辑。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在自然观上,还是在历史观上,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又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唯物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同唯心主义有神论对立的。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唯物主义同各种有神论的迷信世界观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揭露了有神论的虚妄。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由于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和片面性,还不能彻底地战胜唯心主义有神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反对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同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所宣扬的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有神论是根本对立的。一、世界是物质的,还是…  相似文献   

14.
刘怀惠撰文认为,要正确理解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除了应从思维人手外,还必须弄清思维与序在同物质与精神这两种关系的区别。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种认识关系,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则是两种现实之间的关系。物质和精神是两种存在、两种东西、两种力量。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同起来是不对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派别,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划分的。用对物质、精神孰先轨后的回答划分“唯物”。‘唯心”不具有普遍性,而用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回答划分“唯物”、“唯心”,则是一个普遍的、恒…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前对所创立的"新世界观"只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化,现今流行的解释路线是从恩格斯开始、经过苏联的哲学家到斯大林的一脉相承的"自然主义"传统,主要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家分别从对"总体性"的强调、对历史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辩证运动的把握,从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二元对立的"实践哲学"的角度,开拓了诠释马克思世界观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以“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一元论”、“实践本体论”(以下通用“实践唯物主义”代之)为一方,以“物质本体论”为另一方的哲学争论中,双方似乎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任何变改,其影响和后果绝不仅限于哲学学术范围。例如,争论双方有个焦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相似文献   

17.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被视为列宁的"理论遗嘱",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战斗的唯物主义。在哲学思想战线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同一切党外的唯物主义者建立联盟,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对最新的科学成果进行哲学总结,继续探讨和发展唯物主义,共同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旧唯物主义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而是沿袭了唯心主义方法,由此决定了旧唯物主义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哲学变革是从哲学方法的变革开始的,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坚持唯物主义方法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历史上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当代中国宗教问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而宗教是有神论;二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而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因此,无神论的执政党与有神论的宗教、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宗教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研究解决我国宗教问题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两大课题?核心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20.
对“人”认识上的争论,是当今各种人权学说分野的起点。以“自然人”为前提的人权学说强调人性起于天然,是同一和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理论上倾向于唯心主义,实践中必然导致利己主义的人权盛行,将人和人权“二重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人”理论,以人的社会物质性为人性的依据,指出人性是变化发展、受制于社会关系的产物,理论上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飞跃。在实践中昭示,人权的真正实现不是靠在国家内部推行民主,而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只有把人从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才有名副其实的“人权”。如此,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人权的现实基础,科学地说明了人权的性质、内容和演变,使人权说由抽象走向具体,由空洞的口号变为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