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有关中国进入WTO的中美谈判中,有一项内容是中国开放农产品进口市场,其中包括进口美国的转基因作物及肉产品。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转基因生物还是个全新的事物,但它正在迅速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因此引起了起来越多的关注。70年代以来,基于DNA重组技术和原生质体再生技术的建立,人类利用基因工程方法修饰生命有机体基因结构的能力正在对动物和植物的产量以及人类自身健康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所谓转基因生物,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使之与后者本身的基因整合在一起,而外源基因就能…  相似文献   

2.
热词     
大米转基因 即通过人为改变大米的基因使其拥有更好的性状。它可能更具抗涝、抗旱、抗虫害等性质,这些对人体是无害的;也可能增加了大米里的蛋白质含量等,这些对人则是有益的。然而,转基因玉米会杀死男性的精子并导致不育,这一点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已经证实。据悉,转基因研究最先进的国家——美国明确规定转基因食物不准进入人类的粮食市场,也就是说,在美国,转基因食物是不被政府允许作为食物的。日前,中国农业部也已明令禁止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和销售。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权利定性及利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经进入基因时代,基因尤其是人类基因已经成为一项蕴涵极大财富的特殊资源。基因专利一方面给专利权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却又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置于不利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应享有权利的种类,认为其应区别基因原材料的存在状态分别享有人格权和所有权,并应基于其提供给基因研究者的特殊物质参与基因专利的利益分享。本文还构建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处于国家统一保护之下,同时自己享有相应权利的参与利益分享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因资源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拥有了宝贵的生物基因资源,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加以利用。近年来,医学生物学界的科研人员在基因工程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优良的植物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与一种动物优良性状有关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动物体内,使之获得这种基因并通过基因的表达实现优良性状,从而达到改良动物品种,培育动物优良品系的目的;以及利用转基因动物(或微生物)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出人类原来不…  相似文献   

5.
赵庆东 《前进论坛》2014,(11):50-51
<正>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6.
陈向军 《理论月刊》2014,(5):118-120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现代人几乎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使用到的处处都有符号。专利标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具有识别性、指引性和法律约束性;专利标识符号的意义在于传递专利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信息;专利标识符号的作用在于披露专利信息提示竞争者注意其权利领域范围,同时专利标识也具有广告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书信息     
《小康》2015,(11)
<正>《一本书看懂转基因》林基兴上海译文出版社定价:39.00元到底存不存在所谓"番茄基因"或"细菌基因"?科学家一直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却为何不敢说"转基因作物绝对无害"?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反对转基因食品者,到底在反对什么?台湾科普界著名作家,为你讲述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方方面面。《风华之恋》殷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定价:34.80元《青春三部曲(第1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初,方舟子在微博中称"要创造条件让国人都吃转基因(食品)",此举让崔永元反感,并引发持续至今的"崔方大战"。其间,崔永元3次自费赴日美调查转基因食品。崔永元自费调查转基因食品,其本身就是在践行科学精神,用调查来揭示真相,并且以调查的结果作为发言的基础,更何况,这种调查也为广大公众认识转基因食品的真相,提供了比较丰富和可信的信息,其意义不能说不重大。但是,目前崔永元的调查纪录片还未播放,转基因食品的真相恐怕还在路上。转基因的真相有很多面,现在研究人员还在进行多元、多方面的研究,以求慢慢揭示转基因的真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4)
<正>真转了"基因"?真转了"基因"。一句话,不同的读法,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中华文化。没人不懂,只是有人装着不懂罢了。当然,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假如真的成了"转基因"产品,那就另当别论。"转基因",在360百科上面,需要半天时间来认识,这个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转基因",其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间接侵权是英文“Indirect Infringement”的译文,美国称“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也有人将其译为帮助侵权、连带侵权。概括地讲,专利间接侵权行为是指明知他人无权实施专利发明,而向其提供或许诺提供有关实施专利的关键部件或产品(并非专利本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张倩 《人民论坛》2013,(8):168-170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利,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具有较大争议,人们对于其是否会造成社会问题、人体健康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争论不休。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肯定或者否定,应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相似文献   

12.
孟雨 《前沿》2011,(1):110-11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确认和经济、文化等因素,由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世界贸易组织下的TBT协议、SPS协议、TRIPS协议对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的规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规定有冲突的地方。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大国,要积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参与制定新的规则,大力发展我国的转基因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3.
思想是人类的智识活动及其结果。思想的存在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人类的生存原始地统一的“思”,另一种是对象化了的“思维”。前一种思想是思想本身,是本体性的思想;后一种思想是纳入抽象的形式和规则中的思想,是逻辑的思维。不同的思想对应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前者以诗性的方式传播,后者常常以概念、范畴、定义和普遍命题的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棉花研发与产业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专项总体目标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5大作物和猪、牛、羊3类动物为对象,重点突破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和生物安全3大核心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育种价值的基因,培育一批突破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掀起了新的"绿色革命"。特别是作为生物技术重要内容的基因工程的应用,不但已经克隆出如"多利羊"等动物,而且使许多基因植物和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美国孟山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商品化转基因作物企业。 1997年,该公司生产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棉花、油菜以及抗虫的转基因棉花、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已在全球种植 780万公顷。在我国目前利用基因技术培植成功的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抗除草剂的水稻、大豆、抗虫棉花、抗病花生、抗病毒且贮存很久不坏的西红柿、抗虫性土豆、白杨派系的杨树、抗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6.
林合华 《理论月刊》2007,(11):58-60
关于《礼记·乐记》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乐记》对人性的双重理解是可以统一的,这恰好体现了其人性论的深刻性。而通过将《乐记》的人性论置于儒家人性论的形成过程中来考察,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其本身的性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2-73
近来。由于农业部去年底批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2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顺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举。对待转基因产品,应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质疑和辨析,本刊综合新华社等相关报道,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专利之薪?——关于专利报酬说与专利制度激励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权)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排他性地利用专利技术的权利,这一权利的利用可以给权利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报酬),但专利本身不是报酬,没有市场的配合,专利毫无利益可言。同时,尽管专利制度赋予的潜在利益具有一定的激励发明创造的作用,但发明创造属于技术活动,专利活动属于经营行为,两者具有不同的追求,发明不以专利而存在,专利不以开发技术为目的。严格地说,专利制度所激励的,是对专利技术的拥有和利用,而不是技术上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9.
基因是现代科技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权利。同传统的所有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自身却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法律特征: 第一,同传统的所有权相比较,基因信息权、所有权都是一种绝对权,权利人对标的物都享有排他的独占的控制权,但二者也有不同的地方:一是基因信息权的客体是无形物,以信息的形式存在,有可复制性,它可以脱离其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所有权的客体是有体物,不具有上述特点。二是基因信息权同人身相联系,自权利人出生之日起即拥有,它无法为权利人抛弃,这不同于所有权的处分权。三是特定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资本的竞争、资源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而专利这一受法律保护具有专有性的新技术,便成为企业技术竞争的核心。利用专利制度,依靠专利进行竞争,研究与运用专利战略,也就成了企业竞争的“法宝”。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公司,往往是重视专利工作、注重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的典范。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竟然打败称雄于世的大公司,其秘密武器往往也是专利。国外许多公司、企业之所以每年都要申请成千上万的专利,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可以用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