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的惯性是衡量法律优劣的标准,法律的惯性对指导立法、指导修改法律以及指导法院判案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惯性与一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在法律的实施中,法律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社会出现不和谐状态时,应及时修改相应的法律,法律的惯性最终会引导法律走上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2.
请求权是权利人请求他人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权利的权利。这早已成定论,“但他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性质如何,权利人实现的是什么样的权利似乎还不明确,因此导致关于请求权性质的种种看法:从定义上看,请求权和债权一样,都是请求他人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所以有人认为,请求权就是一种债权,适用债编的一切规定;也有人认为,请求权不是一种独立的权利,而仅仅是民事权利作用的结果。即民事实体权利效力的延伸;还有人认为,请求权是一种准债权,即与债权类似的一种独立的权利。台湾学者往往把请求权作为债权的重要属性之一,在适用时又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很少提及债权  相似文献   

3.
<正> 一、刑罚适用情节的概念情节,指的是事物存在与变化情状与环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情节即是指犯罪存在与变化的情状与环节。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由一定的人在某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某种社会关系,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行为。其中的行为人、犯罪的心理状态、时间、地点、行为、结果等等,就形成了犯罪过程锁链中一个先后有序、相互依存、彼此衔接的环节。而每一环节又都有自己特定的情状。例如实施犯罪的  相似文献   

4.
先行行为是刑法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概念,它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某种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使行为人负有防止或者排除这种危险发生的义务。先行行为作为义务来源而被引入刑法领域研究,有必要从刑事司法角度研究先行行为刑法性质,分析先行行为义务构成要件,进而为司法实践所常见的合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构成先行行为进行实务评判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务员的非政治中立性与人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行政与法》2004,(8):53-55
与西方文官制度所标榜的“政治中立”不同,中国的公务员具有非政治中立性,而这种性质从某种层面上讲就是人民性;这两种特性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所以,如何保持两种特性应该成为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6.
论权利与义务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怀远 《政法学刊》2003,20(2):42-44
权利是利益通过社会转化而成的资源,具有经济学中商品所具有的一般性质;义务是权利主体所付出的成本;权利和义务都能够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二者均具有某种利益的冲突性。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防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含义与特点所谓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一种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由于某种外界的强烈刺激,行为人处于激情状态,其认识范围变得狭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到抑制,不能对其实施的行为的性质、意义及后果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通常做出不合逻辑、不计后果的行为。日本学者中田修指出,激情犯罪人是“一个人受到外在诱因的刺激,使其正常的性格呈现出麻痹状态,未经思索,即将冲动的感情瞬间化为沸腾的情绪表现出来而犯罪者。”犤1犦激情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长期受压抑的情感或者需要爆发的结果,激情犯罪…  相似文献   

8.
房清侠 《法学家》2001,(5):17-22
一、酌定情节的界说 在刑事法律的范畴内,情节,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它是指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情状与环节。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由一定的人在某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某种社会关系,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行为,其中的行为人、犯罪的心理状态、时间、地点、结果,等等,实际上形...  相似文献   

9.
<正> 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法律的发达史,就是权利义务的性质、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发达史;或者说,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千姿百态的法律体系,都可以从其如何认识与处理权利义务的角度作出总体把握而给以某种评价。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安的一大突出问题 ,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大祸害。中国何以会产生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或者说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为什么会在中国大陆出现呢?这是值得研究的。笔者认为 ,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体犯罪向有组织犯罪进化演变是犯罪发展的客观规律众所周知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 :在原始社会状态下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当松散 ,是以个体的存在为主要生存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便逐渐发现 ,以某种形式将众多个体集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 ,共同从事生产、生活 ,要远比这些个体…  相似文献   

11.
行为有对错性质和效率性质,此外它还另有外在特征.根据行为的外在特征,人们可以对行为进行分类.行为的分类,为人们掌握各类行为的对错性质和效率性质提供了保证.两种行为性质和每种性质的两种情况的两两组合构成了故意、果敢、过失和稳妥等不同心理状态.由于该组合情况与心理状态有专一对应关系.因此,掌握了行为人行为的性质就等于掌握了他的心理状态及过错.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奖彩票超期兑奖案,当事人请求法院判决28天兑奖期限由体彩中心单方规定无效.彩票兑奖期限应适用诉讼时效期间还是除斥期间,厘清两者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分析中奖纠纷的法律问题.诉讼时效为了对一定状态的期间经过,赋予权利产生、变更,消灭的效果,稳定已存在的某种事实关系以维护法律的安定和社会秩序.除斥期间在于尽早消除形成权带给当事人法律利益的不定状态.本文通过该中奖案来探讨兑奖期限的法律性质并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3.
许尚豪 《山东审判》2001,1(6):13-16
国家财产所有权是我国民法规定的一种重要的所有权类型,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其性质和特征直接反映了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是我国保护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的重要法律武器。但国家财产所有权与私人财产所有权相比,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权利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如果因为所有权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而认为所有权的本质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是归属权。那么,任何权利都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则各种所有权就无法区分了。民法作为私法,“权利”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在对私人财产所有权作出  相似文献   

14.
食品卫生行政强制措施是指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主体针对行政相对人已经危害或可能危害人群健康和社会利益的行为、物品、特定的场所,依法采取的一种紧急控制措施;它是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授予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别职权;它的目的是通过强制力迫使行政相对人(以下简称相对人)履行某种义务或者限制、剥夺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力;它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可将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不愉快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情绪是指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机体对事物的有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并“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台湾有心理学学者认为“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我意识所经验,但不为其所控制,因之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动作用,并导致其生理上与行为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心理痕迹蕴藏在整个犯罪现场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现场整体态势和细节特征所反映出的反常性、心理惯性、特异性,揭示作案人的真实动机、规律特点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侦查准确判断案件性质、串并案件和划定侦查方向及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行为人先行实施某种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犯罪行为时,或者在本罪造成的不法状态持续过程中,利用被害人处在不能、不敢、不知反抗的状态,临时起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认定,以及应被害人要求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使被害人处在不能反抗的状态下,行为人临时起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的认定,和行为人利用被害人自身处在不敢、不能、不知反抗的状态下,实施故意占有其财物行为的定性,并探讨了一种值得研究的犯罪形态。  相似文献   

18.
关于著作权内容的立法体例,英美法系国家强调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而大陆法系国家还同时强调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而且大陆法系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法和德国法均将发表权作为人身权内容规定。我国《著作权法》采用的是法国法的立法体例。但由于作者在行使发表权时,总是与某种财产权的行使相伴随。于是,在理论上有学者提出发表权具有人身权性质,同时兼有财产权性质。本文认为,发表权只具有人身权性质,专属于作者享有。而发表权的享有与行使有区别,因此,除作者依法行使发表权外,他人也可依法或约定行使。当然发表权有其特殊性,即作为人身权的发表权与其他人身权不同,有“时间性”。同时,虽然发表权的行使与某种财产权的行使相伴随,但其与财产权又有本质的区别,即发表权不能被继承或转让,而财产权则可以。  相似文献   

19.
时效,就是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它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民法理论体系和民事立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依其事实状态和法律后果的不同,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两种,前者指一定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时期而取得某种权利,是针对所有权而言的;后者则是指一定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时期后便丧失某种权利,是针对债权而言的。取得时效作为时效的一种,又称为占有时效,是法律中规定非财产所有人善意地继续占有他人财产超过一定期间便可取得其所有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韩振唐 《法医学杂志》1992,8(4):183-183
性窒息是指那些在只有一人参与的性行为过程中采取某种窒息方式以求在低氧状态下进行手淫以获性高潮,由于失误而造成的一种死亡.笔者近年来曾遇二例,报告如下: 案一,翟××,男,29岁,高中文化,车间主任(电工).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与营业员许××(2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