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日古楞 《前沿》2014,(1):226-228
搏克起源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是蒙古族那达慕传统竞技活动。搏克蕴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呼伦贝尔"陶力亚"民俗艺术是呼伦贝尔地区独特的搏克文化的体现,是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智慧和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呼伦贝尔传统民间"陶力亚"艺术古朴厚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成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它是在漫长历史阶段和独特社会生活中逐渐沉淀的一种民族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人大论坛》2013,(4):45-46
王继超代表:少数民族古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贵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是新形势下我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树立呼伦贝尔新形象,进而全面提升呼伦贝尔竞争力的新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做好这项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更新文化观念,打造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浓烈氛围。呼伦贝尔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建设民族文化大市,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来对待呼伦贝尔文化遗产,使其永葆青春和活力。一是突出保护。我市的民…  相似文献   

4.
贾瑞光  胡艳霞 《前沿》2011,(4):139-141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对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那达慕文化就是体现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娱乐、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赌博"之意。传统意义上的那达慕包括三项竞技(摔跤、射箭、赛马)、歌舞以及其他各种游戏、娱乐活动,是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起源的多元和发展的多向,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知识形态和作为文化传承过程和知识传递手段的教育形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于13世纪初的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为适应传统游牧文化发展的需要,蒙古社会出现了部族历史知识、原始宗教知识、军事知识和蒙古文字这样几种知识形态和传授这些知识的教育形式即家庭口承教育、萨满教仪式、怯薛制度和宫廷教育。  相似文献   

6.
黄晓群 《云南人大》2006,(10):14-17
边疆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的源泉和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充分利用韦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增强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认为贵州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运用了仿生学,在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间工艺、儿童玩具和民俗用品等诸多方面有丰富生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但是西部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却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在当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泽强 《新东方》2010,(5):27-3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黎族古籍是黎族文化的载体,全面记录了黎族人民的历史来源、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内蒙古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2003年内蒙古党委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战略决策。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与全区经济发展形成交相辉映的局面.实践初步证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社会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维系着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贵州历史上就属于多民族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各民族通过文化交融,形成了以德为本、厚德载物、应势顺时、顽强拼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冀 《前沿》2008,(8):84-87
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葬地的几种可能性,认为寻找、挖掘成吉思汗葬地是违背成吉思汗本人意愿的;是违背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因此没必要找,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挖掘。进而通过探讨成吉思汗陵的形成过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成陵的巨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木崇根 《创造》2011,(11):72-73
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以纳西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是自治县的最具特色的根,是全县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纳西人秉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具体体现为:一是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二是善于学习借鉴,在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中,融他民族之所长为纳西族之所优,始终保持了纳西民族的鲜明特点;三是重教兴学,留下来“天雨流芳”牌匾、“万卷楼”等崇文崇教的优良传统;四是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五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保持了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汗权文化时期哲学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革 《前沿》2008,(8):80-83
汗权文化时期是蒙古文化的成熟与繁荣时期,也是民族思维方式个性化突出时期,深入研究这个时期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于认识民族自身,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促进蒙古民族的兴盛与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彝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该正确认识挑战,抓住机遇,很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相对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个民族处理"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关系的理论话语之一,是与文化哲学传统的创造相伴而生的、在批判文化进化论的过程中展开、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相对主义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某种校正与纠偏,是发展中国家对抗"文化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8.
胡云霞 《人民论坛》2012,(23):164-165
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形成的。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核心内容是在批判性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西方进步文化,创造中西交融、服务于中国实际的新型文化;在现实应用中,要注意发挥不同文化在不同层面、领域的特长。  相似文献   

19.
云南蒙古族研究委员会始终把“抢救、发掘和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加强学术研究”作为学会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在保护、抢救、弘扬蒙古族文化遗产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悠久绵长的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也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发展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华文化四大源流之一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